江蘇路街道

江蘇路街道位於長寧區東部,面積1.52平方公里。下設16個居委會,居民1.88萬戶,5.18萬人口。街道辦事處設在愚園路909弄2號。

基本信息

江蘇路街道

街道簡介

江蘇路街道位於上海市長寧區境東部,東起萬航渡路、鎮寧路;西至長寧路折愚園路、安西路;南沿華山路折江蘇路、延安西路、武夷路;北臨武定西路折江蘇路、長寧路。與靜安區、徐匯區接壤,是中共長寧區委、區人大、區政府、區政協機關所在地,是長寧區通往中心城區的門戶。 截止2008年,面積1.52平方公里,設13個居民委員會。有居民近6萬。街道以江蘇路命名,辦事處設於延安西路681號。

歷史沿革

19世紀初,河浜縱橫。北有清水浜,中有諸安浜,南有曹巷浜。有汪家弄、朱家厙、曹家堰、錢家巷等村落。居民以耕田務農為業。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起,租界當局越界闢築憶定盤路(今江蘇路)、愚園路等7條道路。一些中外人士紛紛在道路兩側建造洋房別墅、高級住宅,建有京兆別墅、宏業花園70餘幢樓房、英國式9層公寓西園大廈等。20世紀20年代後,住宅建築逐年增多。解放前,街道境內建有花園洋房320幢。新式里弄有錦園、漁光村中一村、月村等,是當時滬西地區高級住宅區之一。抗日戰爭時期,四鄉難民在曹家堰、朱家厙、汪家弄等處,搭建草棚陋舍棲身。一些房地產商相繼來此置地建房,租頂營利。日漸形成支弄繁多,新式里弄與舊式里弄相連,洋房別墅與草棚陋屋相鄰的畸形狀態。 民國16年(1927年),中共中央在愚園路亨昌里418號(即今1376弄34號)創建《布爾塞維克》編輯部,負責人有瞿秋白、張聞天等。1984年,編輯部址被市政府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民國26年,愚園路上開設好萊塢遊樂場,後改名好萊塢俱樂部(即今長寧區工人俱樂部),有賭檯20張,為滬西有名大賭場。八一三事變後,愚園路一帶高級住宅區成為侵華日軍與汪偽首腦進行罪惡活動的主要場所。民國28年,汪精衛及其妻陳璧君等麇集愚園路1136弄31號(即今區少年宮),籌建偽政權。 民國36年,中共中央上海局機關設在江蘇路永樂村(即今389弄)21號,書記劉曉,副書記劉長勝。1992年6月,市政府批准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解放前,街道境內靜心庵、大聖廟均湮沒,福緣庵尚存。有榮豐紡織一廠、泰利機器廠等132家工廠及手工作坊。商業集中在江蘇路中段,有344家商店。 1949年5月解放後,區級黨政機關設於街道境內。1953年,曹家堰、西諸安浜填築成曹家堰路和宣化路。新辟鎮寧路和安西路。80年代,彈街路面全部改築為混凝土路。 1956年,有上海第七紡織機械廠、上海裝卸機械廠等工廠50家,商店及事業單位279家。 80年代,根據市、區人民代表意見,成片改造長寧路427弄舊式里弄,興建長寧新村,動遷居民1045戶。新村有18層住宅樓2幢,6層住宅樓13幢,幼稚園1所,商業用房27間,綠地4400平方米,設假山、亭台、竹林、幽徑等景點10餘處。總投資2167萬元,總建築面積5.94萬平方米。1950~1992年,街道境內共新建住宅59.40萬平方米。1992年9月,長1.7公里的江蘇路,從14米拓寬到32~35米,並更換地下全部舊管道網線。同時,拆除沿路商店及事業單位134家,餘145家。 1992年,街道境內有各級各類學校52所,其中高等院校2所,市重點中學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學和延安中學及其他中學6所,國小8所,幼稚園及託兒所14所,成人教育、特殊教育、藝術教育等各類學校22所。醫療單位有同仁醫院、電業管理局職工醫院、地段醫院3所。文化娛樂場所有電影院、俱樂部、文化館、少年宮、少兒圖書館、游泳池、網球場等。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中國人民建設銀行4家支行均設街道境內。有信用社3家,證券公司4家,太平洋保險公司長寧代辦處1家。

社會事業

江蘇路街道轄區內居民中台、港、澳親屬、海外僑胞親屬、少數民族、退休工商業者和各界知名人士較多。1979年起,街道辦事處建立統戰工作機構,健全各居委會統戰工作小組,並與有關方面聯繫,對在“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衝擊的300餘名各界知名人士落實政策,做好30餘戶私房歸還工作。 80年代初,計畫生育被定為國策。街道辦事處成立計畫生育領導小組,建立專門機構,居委會配齊專職幹部,為每個育齡婦女建立生育情況卡。廣泛宣傳計畫生育政策,幫助育齡婦女解決實行計畫生育的困難。1982年,計畫生育率達100%。1983~1990年,連續8次被評為上海市計畫生育先進集體。1986年,獲國家計畫生育委員會授予全國計畫生育先進集體稱號。 1991年,為62名各界知名人士發放方便服務卡,會同派出所、菜場等有關單位提供各種服務。1992年,街道辦事處被評為上海市統戰工作先進集體。 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學、上海市延安初級中學、江蘇路第五國小、愚園路第一國小、區少年宮等一批市、區重點教育單位均在轄區內。 2001年被命名為上海市文明社區,並連續多年獲得上海市社區教育先進單位、上海市雙擁模範街道、上海市社區僑務工作先進單位、上海市學習化社區實踐基地、上海市一級衛生街道等榮譽稱號。至2004年底,街道已建成市、區級文明小區29 個,文明弄25個,有近75%的居民生活在文明小區之中。

交通建設

江蘇路街道通過改革開放,使轄區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先後拓寬的江蘇路、長寧路、東諸安浜路、宣化路、延安西路、華山路,新辟的昭化東路和新建起的延安路高架及捷運二號線,形成“一縱七橫”的立體交通。 註:“一縱”:江蘇路;“七橫”:華山路、延安西路、宣化路、愚園路、長寧路、延安高架道路、捷運二號線。[1]

長寧區行政區劃

長寧區轄9個街道、1個鎮,區政府駐長寧路599號,數據截止2009年。
街道華陽路街道 | 江蘇路街道 | 新華路街道 | 周家橋街道 | 天山路街道 | 仙霞新村街道 | 虹橋街道 | 程家橋街道 | 北新涇街道
新涇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