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青年揚劇團

建於1959年1月30日,由江蘇省揚劇團、南京市揚劇團的部分青年演員組成。 U60年4月,劇團創作《義民冊》、《借船》參加江蘇省首屆青年戲曲演員觀摩演出,均受到好評。 1966年春,劇團在南京人民大會堂演出現代戲《前沿人家》,上海唱片廠灌制了唱片。

建於1959年1月30日,由江蘇省揚劇團、南京市揚劇團的部分青年演員組成。為全民所有制。屬南京市文化局領導。團長陶影,指導員周惠生。劇團的業務組由新文藝工作者和老藝人組成,負責編劇、導演、音樂設計、美術設計、武功教練等,樂隊以南京市揚劇團的樂隊為基礎,吸收少數其他人員。
建團初期,南京市文化局決定暫時不對外公演,制定“紮根補課、再嚴十分”的藝術培訓方針。學習揚州清曲及揚劇曲調和崑曲折子戲,為演員的唱念和表演身段打下紮實的基礎。先後排練了《鴻雁傳書》、《上金山》、《放許仙》、《斷橋》、《安安送米》、《擋馬》、《盜草》、《百花贈劍》等。1959年底,劇團隨江蘇省慰問支邊青年代表團赴新疆作慰問演出。U60年4月,劇團創作《義民冊》、《借船》參加江蘇省首屆青年戲曲演員觀摩演出,均受到好評。《義民冊》由江蘇人民廣播電台錄音,在《劇本》、《江蘇戲曲》發表。
1961年劇團開始對外公演。1963年8月,在上海人民大舞台及大眾劇場先後演出大型現代戲《東風解凍》、傳統劇《三女審子》,觀眾反映頗好,認為演出風格清新;音樂唱腔的改革既保持揚劇風格,又比傳統唱法優美悅耳;舞台作風嚴肅,演員水平齊整。1964年起,全部上演現代戲。1966年春,劇團在南京人民大會堂演出現代戲《前沿人家》,上海唱片廠灌制了唱片。“文化大革命”初期,劇團仍創作演出了大型現代戲《歐陽海之歌》和《槐樹莊》。
劇團共移植、改編、創作大型現代和傳統劇目二十餘個,中、小型劇目十多個。培養出一批比較優秀的演員。積累了一批有一定水平、受觀眾歡迎的劇目,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演出風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