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行》

《江村行》的作者是唐朝詩人張籍,精彩詩句:一年耕種長苦辛,田熟家家將賽神。

作者

張籍

詩詞正文

南塘水深蘆筍齊,下田種稻不作畦。耕場磷磷在水底,
短衣半染蘆中泥。田頭刈莎結為屋,歸來系牛還獨宿。
水淹手足盡有瘡,山虻繞身飛颺颺。桑林椹黑蠶再眠
婦姑採桑不向田。江南熱旱天氣毒,雨中移秧顏色鮮。
一年耕種長苦辛,田熟家家將賽神。

注釋

⑴蘆筍:蘆葦初生的嫩芽。齊:齊生,指露出水面。

⑵下田:低洼的田。

⑶耕場:耕種之地。磷磷:通“粼粼”,形容水清見底。

⑷染:污染。

⑸刈:割。莎:莎草,多年生草本植物。

⑹虻:一種灰黑色的昆蟲,似蠅而稍大,喜吸人畜的血。

⑺再眠:即二眠。蠶變蛹蛻皮前不動不食叫“眠”。

⑻向田:送飯到田間。

⑼天氣毒:指太陽酷烈。 

⑽賽神:一年農事完畢,陳酒食以還原酬神,聚飲作樂。後稱賽會。

作品鑑賞

此詩描寫了農民耕作的勤勞和生活的困苦,反映了在地主階級壓榨下勞動人民的共同遭遇。全詩平實流暢,連貫易懂,語言近乎野語村言,極富生活氣息,表達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同時也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的觀察細緻入微。

作者簡介

張籍,唐代詩人。字文昌,原籍吳郡(今江蘇省蘇州市),後移居和州(今安徽省和縣)。曾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員外郎、國子司業等官職。世稱張水部或張司業。早年生活貧苦,後來官職也較低微。由於社會地位較低,有機會接觸中下層社會生活,對現實有較深刻的認識,寫了許多揭露社會矛盾,反映民生疾苦的詩歌。其樂府詩,繼承漢魏樂府的優良傳統,勇於暴露現實,給予元稹、白居易的新樂府運動以極有力的推動。其五言古詩也不乏感深意遠之作;近體不事雕飾,輕快自然。與王建齊名,世稱“張王”。有《張司業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