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貢院遺址

江南貢院遺址

是夫子廟地區三大古建築群之一。始建於南宋(1169年),是縣、府學考試場所。朱元璋定都南京後,鄉試、會試都集中在南京舉行,因此,縣學、府學必須另建考棚。當時東邊營的下江考棚,原為江寧縣學考場,雞鳴山下南京市政府大院是上元縣縣學考場。明成祖1421年遷都北京,但南京仍為陪都,而江南又是人文薈萃之地,考試仍在此按期舉行。這時成祖又繼續派人建造江南貢院。明清兩代對貢院均有擴建,到清光緒年間,貢院占地達數萬平方米。其規模之龐大,為當時全國23個行省的貢院之最。至同治年間,已建供考試用的“號舍”20644間,還不包括司考官員辦公住宿用房在內。 清末廢科舉興學校,貢院也隨之失去作用。1919年開始拆除貢院,除留下貢院內的明遠樓、衡鑑堂和一部分號舍作為歷史義物外,餘下部分全部拆除,闢為市場。 明遠樓是貢院內棟宇之一,樓凡三層,作四方形,四面皆窗。位於貢院中心,原是用來監視應試十子人貢院考試的行動和院內執役員工有無傳遞關節的設施。“明遠”是“慎終迫遠,明德歸原”的意思。樓下南面曾是有楹聯,系清康熙年間名士李漁所撰並題:“矩令若霜嚴,看多士俯伏低徊,群囂盡息;襟期同月朗,喜此地江山人物,一覽無餘。”從聯中也可看出明遠樓設定的目的和作用。大門上懸有橫額“明遠樓”三個金字,外牆嵌《金陵貢院遺蹟碑》,記述了貢院的興衰歷史,碑文最後嘆道:“今則數百年文戰之場,一巳盡歸商戰,君子與此,可以觀世變矣!”

是夫子廟地區三大古建築群之一。始建於南宋(1169年),是縣、府學考試場所。朱元璋定都南京後,鄉試、會試都集中在南京舉行,因此,縣學、府學必須另建考棚。當時東邊營的下江考棚,原為江寧縣學考場,雞鳴山下南京市政府大院是上元縣縣學考場。明成祖1421年遷都北京,但南京仍為陪都,而江南又是人文薈萃之地,考試仍在此按期舉行。這時成祖又繼續派人建造江南貢院。明清兩代對貢院均有擴建,到清光緒年間,貢院占地達數萬平方米。其規模之龐大,為當時全國23個行省的貢院之最。至同治年間,已建供考試用的“號舍”20644間,還不包括司考官員辦公住宿用房在內。 清末廢科舉興學校,貢院也隨之失去作用。1919年開始拆除貢院,除留下貢院內的明遠樓、衡鑑堂和一部分號舍作為歷史義物外,餘下部分全部拆除,闢為市場。 明遠樓是貢院內棟宇之一,樓凡三層,作四方形,四面皆窗。位於貢院中心,原是用來監視應試十子人貢院考試的行動和院內執役員工有無傳遞關節的設施。“明遠”是“慎終迫遠,明德歸原”的意思。樓下南面曾是有楹聯,系清康熙年間名士李漁所撰並題:“矩令若霜嚴,看多士俯伏低徊,群囂盡息;襟期同月朗,喜此地江山人物,一覽無餘。”從聯中也可看出明遠樓設定的目的和作用。大門上懸有橫額“明遠樓”三個金字,外牆嵌《金陵貢院遺蹟碑》,記述了貢院的興衰歷史,碑文最後嘆道:“今則數百年文戰之場,一巳盡歸商戰,君子與此,可以觀世變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