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市演集鎮第一初級中學

永城市演集鎮第一初級中學,屬於教育機構,該學校的類型是中學。學校占地面積70000平方米,生均占地100餘平方米。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演集鎮第一初級中學位於永城市東城區芒碭路與311國道交叉口北600米,演集鎮政府西1公里處,始建於1975年,是一所環境幽雅,校風嚴明,教風嚴謹,學風文明,最適宜學習的學校。

學校占地面積70000平方米,生均占地100餘平方米。建築面積18000平方米,生均約30平方米,課桌凳配備齊全。學校校園建築規劃整齊,四區分明,布局合理,錯落有致。校園綠樹成蔭,花團錦簇,渾然一體。學校有360米環形跑道、3個籃球場、20個桌球台、單雙槓、桌球、山羊木馬、羽毛球等體育器材應有盡有。教學儀器設備齊全,各室齊全,配套達標,均符合規定要求,使用率高,效果好。並建立了遠程信息技術教育資源網。學校藏書30000餘冊,生均近50冊。其中2009—2010年又添新書近3000多冊。每年征訂報刊雜誌多種,教學工具書、參考資料等30多種。為配合《四環節循環教學模式》的推廣,2010年學校為各班教室安裝學生展示黑板32塊,價值近萬元。2010年10月開始學校利用投入資金25萬元,完成68米西圍牆拆除重建、硬化校園活動場所3300平方米及教學樓、綜合樓內外的粉刷和地面硬化,完成學生水沖式廁所的改建,硬化校園中心道路總計3600平方米,更換教室鋁合金窗戶600餘平方米,布置教室和宿舍、食堂以及校園文化建設展板、標牌等計380塊。自此,學校硬體建設基本達標,為學校的長足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堅實基礎。

辦學方向

學校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樹立科學的教育發展觀和正確的教育質量觀,巨觀上有遠景發展規劃,微觀上有近期目標和學期計畫,注重實施方案及過程操作,實施人本管理——“教育以人為本”,尊重人格,張揚和發揮個性,注重培養全面發展,傾注溫暖的人文情懷,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教師以學生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的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因材施教,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張揚個性特長,“校長以教師為本”,尊重知識,尊重教師,關心教師,積極營造民主和諧校園氛圍。

一、德育工作

全面貫徹學校德育教育的政策法規及未成年人教育,建立健全德育工作制度和激勵機制,重視學校德育基地建設,並且將各科教學滲透到德育工作之中,寓教於德。學校黨支部、政教處、團支部抓德育工作,認真實施《德育綱要》安排具體,建立了升、降國旗制度,重視養成教育,注重方法的改進,講求教育效果,發揮班團組織的作用,用激勵、督導、檢查、評比的方式,營造良好的氛圍,創造文明環境,從我做起,從我身邊小事做起,從我的一言一行做起,接受監督檢查,一周一小結,每月總結,期末匯總,評出模範班級,同時所任班級的班主任教師評為模範班主任。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陶冶學生的心靈,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校、社會、家庭齊抓共管,形成“三結合”教育網路,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使學生健康、茁壯成長。

二、安全工作

安全管理制度齊全,教學設備,設施等校產完好率、使用率較高。各種設施、各室及各種器材等有專人負責,管理嚴格,無財產丟失或人為損壞等現象。安全教育工作制度健全,措施得力,有安全預警機制和特大事故應急預案。安全防範措施到位,學校盡力提高安全工作的技防、人防水平 。2010年學校投資24000元建設了覆蓋全校的校園監控系統一套,使學校安全監控無死角。嚴格門衛值班制,與教師、門衛值班人員簽訂責任契約,建立教師安全責任田,實行樓梯值班崗制度,在每天的早、上、中、晚、課間操以及集會散會後輪流值班維持秩序。節假日實行領導帶班輪流值勤護校制度,並一直堅持領導值班制度,實行首問負責制,每周每位領導值班一天,負責當天的事務。為確保校園用電安全,每年檢修兩次,2010年11月份投資6000元對學校電路進行了徹底換線改造。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常抓不懈,堅持安全工作“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會會講”使安全觀念深入人心;讓每位教職員工牢記“繩子段在細處,問題出在松處”的安全格言。安全教育有計畫、有安排,有安全責任書,各項措施落實到位,確保學校無重大安全責任事故發生。

三、校園建設與校園管理

校園建設有整體規劃,四區分明,布局合理,標準適用;學校環境優雅,生均占地面積100餘平方米,建築面積30餘平方米;教室標準,室標齊全,課桌凳整齊完好;各室配備齊全,布置規範;宿舍、食堂、餐廳建設達標,配套設施基本齊全;有固定的籃球、桌球等常用實用的體育設施,利用充分,管理較好;清潔衛生良好,五化效果良好;有固定的《守則》《規範》和醒目的校訓、校風、教風、學風;花木定期修剪,牆壁乾淨無亂塗亂畫;學校建立正常規範的教學秩序,有遠景規劃和近期目標,及各種規章制度130餘種。每學期均有具體計畫,開齊開足課程課時,並按計畫實施、檢查和總結,有行事曆、總課程表、作息時間表、輪流值日表、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等必要的規章制度;教室布置符合規範。

四、教學管理

學校建立正常規範的教學秩序,有遠景規劃和近期目標,每學期均有具體計畫,開齊開足課程課時,並按計畫實施,檢查、和總結,有行事曆、總課程表、作息時間表等。領導班子分工明確,成立了業務工作領導組,結合“四環節循環教學模式”的推廣,成立了“四環節循環教學模式”推廣工作領導組和“四環節循環教學模式”業務工作指導組;教學常規管理制度健全,各種計畫齊全,在上期的教研活動中,學校領導從我開始帶頭上一節公開課,每位老師都要上一節並排好具體時間節次表;本期又組織教師以教研組、年級組為單位互相聽一節示範課,每學科推薦一人上示範課;成立以教務主任為組長、各班班主任、教師代表、學生代表為成員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定工作”領導組,每月定期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評定;學校將減負納入教學工作體系,有計畫有實施。無開除學生現象;無因家庭困難上不起學的現象。

五、師生管理

師生關係融洽,無體罰變相體罰學生的現象。認真貫徹落實《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制定《教師教育教學行為101個細節規範》、《中學生文明禮儀常識》組織師生學習並進行測評,評選師德標兵、文明學生並予以表彰。制定教師的量化考核制度;建有教師的業務檔案;積極鼓勵教師進修,學校共有教師60名,其中國家級“骨幹教師”2人,省級、市級“骨幹教師”6人,全員參加“校本研修”,12人參加教師基本技能培訓,13人參加班主任培訓;開學初對師生進行《職業道德規範》、《守則》、《規範》的學習和測評,定期開展評教評學活動。無輟學現象。

六、後勤管理

後勤組織健全,崗位管理人員職責分明,工作具體,工作到崗到位;堅持財務公開,民主管理,成立民主理財小組,充分發揮其職能;建有固定資產專賬;食堂管理制度健全,飯菜質量好,衛生。要求食堂經營利潤不得超過15%。檢查評比有制度、有檢查、有記錄,資料齊全。師生衛生習慣好,學生宿舍管理制度化,物品擺放符合要求,正氣統一。圖書、儀器、器材管理有專人,使用效果好,有管理制度。

七、依法治校

組織教師認真學習各種法律法規和檔案,確保上級政策不棚架,並要求寫出心得筆記;聘請派出所的同志為學校法制副校長,定期給師生上法制教育課;並依據教育法律法規結合本校實際,建立健全了各項規章制度並注重落實,校務公開透明,重大問題提交教職工大會討論,是教職工有效的行使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權利;大力整頓學校周邊環境,保持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無校園暴力和違法違紀現象,自覺規範辦學行為,嚴格執行《義務教育階段辦學行為十不準》,定期召開家長會;無亂收費、無有償家教、無推銷教輔材料、無節假日收費補課現象。依法治校已使全校師生形成了照章辦事的好風氣。

八、體衛藝工作

堅持做好課間操,上好早操,堅持體育訓練的系統化、規範化,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打基礎,成立各種興趣小組,每年舉行一次校園文化藝術節,開展佇列隊形廣播操比賽、創作朗讀比賽、興趣體育競賽、籃球賽、桌球賽、羽毛球賽、中招體育加測項目對抗賽、陽光夥伴、書法繪畫比賽、歌詠比賽、校園歌手大賽、課本劇展演、文藝匯演等活動;另外根據時間階段舉行不定期活動和定期活動,感恩教育、知識競賽、有獎知識問答等。有組織、有計畫、有實施方案、有表彰獎勵。並且配合政教處、團支部、教研組等開展豐富多彩的藝術活動,使師生的才能得以盡情展示;抒發其對祖國、對家鄉、對親人和朋友的衷愛之感,對未來美好憧憬的無限嚮往,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之情,感受祖國文化深奧的豐富底蘊,弘揚祖國文化的傳統美德,張揚個性特長、感受成長的快樂,領悟人生的樂趣,在和諧愉悅、團結奮進、民主輕鬆地育人環境中不斷完善自我,自尊自愛、自信自強、團結互助、積極向上、健康茁壯成長。今年的藝術節我們就為王慶禮老師舉辦了個人書畫展,使師生們欣賞到王老師的才藝,受到了感染。我們還邀請了心理專家韓團結老師為家長、學生做了“讓愛在我們心間流動”大型感恩勵志報告會,受到了家長的一致認同,效果很好。

在去年永城市“中小學生課本劇展演”中,我校學生的《石壕吏》獲得二等獎,今年的課本劇《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更是取得一等獎,位居鄉鎮學校第一名。今年的教體局“合唱比賽”中,我校代表演集鎮獲得了二等獎。

對衛生工作常抓不懈,責任區分明,檢查結果每日公布,當月兌現考核。

九、教育教學

教育教學是學校工作的重頭戲,學校常抓不懈,以“知而獲智,志達高遠”為校訓;以“立身立德,礪志篤行”為校風;以“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為教風;以“勤學善思,合作創新”為學風。積極營造民主和諧,人和政通的管理氛圍。

建立健全教學過程管理制度。有計畫、有總結、有檢查、有落實、有記載、有考核及獎勵措施;對備課、講課、輔導、作業批改、測評等教學工作有明確、具體的規範要求;建立集體備課制度以及備課本上有課後反思等,且認真組織講課、聽課、評課、說課活動及公開課、示範課、引領課、觀摩課等活動,錘鍊教師教學基本功。積極推廣成功的教學經驗。有教改、教研、科研工作計畫和實施措施。學校老師申報的《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策略研究》課題,已經結題,成果明顯。近年在市、省、國家級報刊發表教育教學、教改教研論文約20餘篇。學校充分發揮教研組功能,以教研促教改。結合《四環節循環教學模式》的強力推進,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計畫用三個學期一年半的時間,在學校全面實施課堂教學模式改革,按照“先求形似,再求神似,最後達到形神兼備”的思路,力求形成具有演集一中特色的“四環節循環教學模式”。在改革中,全體教師是改革的執行者、實施者、建設者和開發者,深鑽細研教材的編寫思路、結構、內容和要求等方面的新特點、新亮點、詳實記錄平時教學中的成功與失敗的心得體會(及課後反思)。在教育教學中實現四個轉變,即教學過程由灌輸轉變為引導;教學內容由傳授轉變為啟迪;學習過程由組織轉變為參與;學習質量由檢測轉變為診斷。及時在本教研組反饋交流、集思廣益、不斷改進教育教學工作方法,逐步提高駕馭教材的能力,使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工作得以穩步進展。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最佳化課堂教學模式,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方法進行教學,注重強化課堂教學效果,努力“減負增質”。爭取用一流的教育教學質量吸引更多的學子。

總而言之,我們要以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為指針,求真務實、真抓實幹、腳踏實地地努力工作,以全新的理念和工作姿態,全新的精神風貌及飽滿的工作熱情迎接機遇和挑戰,迎接未來,把我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推上一個新台階。把學校辦出特色、辦出成效,成為現代化的育人環境和基礎教育的主陣地、主戰場,學子成才的搖籃,傳承文明和民族文化的沃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