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固城

永固城

永固城,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

百科名片

永固城,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地處祁連山北麓,焉支山西側,為東西交通要衝。它南控大斗拔谷隘口,是河西走廊南通唐蕃古道的捷徑,乃古代絲綢之路重鎮,向為兵家必爭之地。此外,永固城是《降世神通》中土強國的首都,皇帝便居住於此。

1.甘肅省張掖市民樂永固城

簡介

今民樂永固城,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歷史上河西發生的許多重大事件都與此處相關。
永固城地處祁連山北麓,焉支山西側,為東西交通要衝。它南控大斗拔谷隘口,是河西走廊南通唐蕃古道的捷徑,乃古代絲綢之路重鎮,向為兵家必爭之地。
據史料記載,永固城舊址最早出現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居住在河西一帶的月氏民族曾在這裡建起月氏東城,統轄黑河以東及湟中地區的月氏部落。

歷史記載

西漢初期,匈奴趕走月氏,將月氏東城建為單于王城,供老上單于巡幸時居住。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率騎兵出大斗拔谷突襲單于王城,將匈奴逐出河西。
歷史的巨步跨過幾百年後,到東晉永和十年(354年),前涼王張祚在此置漢陽縣,以守牧地。東晉隆和元年(362年),前涼張玄靚又在此置祁連郡,管轄漢陽、祁連二縣。後隨著朝代的更迭,此處又多次改變名稱,北涼時叫赤泉,北魏時稱赤城戍,西魏則謂之赤城,北周又改為赤泉,隋朝時名為赤烏鎮。
隋大業五年(609年),隋煬帝西巡,六月癸卯(初八日)經大斗拔谷,遭遇大雪,成為一個有名的歷史事件,這就是史料記載的“山路隘險,魚貫而出,風雨晦冥,與從官相失,士卒凍死者大半”。那次隋煬帝出大斗拔谷到達河西的第一站便是赤烏鎮。
唐朝初年,在此處建立軍事據點,名為赤水守捉城,唐神龍二年(706年)擴編為赤水軍,移駐涼州,這裡仍為赤水軍的一個守捉。唐開元十六年(728年),唐朝軍隊大敗經大斗拔谷來犯的吐蕃於祁連城下。這年,赤水軍守捉改名為大斗軍,有守兵7500人,馬2400匹,可見規模之大。
宋代,甘州回鶻曾把這裡作為臨時都城。明朝末年,李白成部將賀錦破甘州,而後經這裡進扁都口到青海境內,圍攻西寧。
到了清代康熙十年(1671年),因青海屢有叛亂發生,這裡地勢更顯重要,便大力修築城池,定名永固,自然是永遠堅固之意了。清廷在此處設定永固城協,派駐副總兵,轄甘州城守營、山丹營、洪水營、大馬營、黑城營、梨園營、硤口營、南古城營、馬營墩營、定羌廟泛等各營泛。雍正年間共有守兵4439名,馬1348匹,其中直轄永固協標營有兵962名,戰馬328匹。
清同治年間,陝甘等地回民起義反清,在永固城一帶多次發生戰鬥。青海回、藏民義軍也出山攻大馬營,與永固協副將扎拉芬會戰於高峰寺土山下。
據《穆天子傳》記載,周穆王在公元前989年西巡時曾到過“焉居、禺知之平”,禺知即月氏。若從那時算起,永固古城已在張掖大地上經歷了三千年歷史風煙。(王秉德 田瞳)

2.《降世神通》中永固城簡介

永固城是《降世神通》中土強國的首都,皇帝便居住於此。永固城由幾道厚重的土牆包圍,任何人包括愛

洛將軍也休得通過。故此,它更加名副其實。但永固城內政治黑暗,致使永固城一直都受困於欺騙之中,甚至連皇帝都成了傀儡。而幕後操縱者正是戴笠首領--長風。盤蛇關

盤蛇關是一座險關,是永固城土宗為防敵所建。關道中有一斷裂帶,所處於水中,而水中又有隻怪獸盤鏇。

戴笠-長風

戴笠是指皇帝身邊的禁衛軍,他們皆是土宗,並且他們賦有獨特技藝--鐵掌無影手。他們本應忠於皇帝,但他們生來冷峻野蠻,所以他們更忠於首領長風。長風亦是永固城宰相,負責宮中內政,且皇帝在他眼中視為掌上玩物。無論任何反對他的人,都將送入勞改湖洗腦,聽從他的指揮。但後來由安的幫助,皇帝重新執政,長風被關進監獄,但戴笠卻依然是長風部下。隨即,他們與火烈國公主阿祖拉,里戶外應,致使永固城這個神話破滅。長風妄想做永固城之主,卻被阿祖拉的強勢甘拜下風。戴笠也終歸阿祖拉所有。

永固城之主

他本該堅韌偉大,但由於長風的控制,他一直都以籠中鳥的身份示人。他目光短淺,甚至內牆之外都沒去過,逆言貫耳,甚至不知道世上尚有戰火。好不容易大權回手,又中了敵人奸計,使永固城落入敵人之手。或許他不適合做皇帝,他應該做自己喜歡的事。所以,他帶著寵物大熊巴斯特週遊世界了。

勞改湖

勞改湖是戴笠們關押,洗腦反政府,反長風的分子。它由一座湖偽裝,而湖底則是一個基地。關於洗腦的問題,大嘴茱蒂與傑特就是最好的例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