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龍鄉

水龍鄉下轄9個行政村,面積97.5平方公里。

基本信息

水龍鄉

基本概況

水龍鄉位於三都水族自治縣中南部,是縣城的南大門,鄉政府駐地距縣城約22公里,三都至獨山、荔波公路穿境而過,全鄉總面積97.5平方公里,轄水龍村、地寨村、孟寨村、馬聯村、祥寨村、偉寨村、科寨村、拉佑村、獨寨村9個行政村99個村民小組,共3050餘戶,1.45萬人,85個自然寨,水族占全鄉人口的99%。耕地面積9236畝(其中:田6802畝,土2434畝),人均耕地面積0.6畝,人均田面積0.46畝。 水龍鄉屬多山谷的山地地形,平均海拔770米。以“三荔”公路為界,全鄉大致劃分為地貌差異較大的東西兩大版塊。東面(偉寨、祥寨、地寨、科寨、孟寨5個村1647戶)為高山壑谷地界,山高谷深,土層深厚,土壤比較肥沃,氣候溫潤,適宜發展種養殖業,但交通落後,信息閉塞,農業科技含量低,經濟發展緩慢,絕大部分民眾仍處在貧困之中。西面(拉佑、獨寨、馬聯、水龍4個村1411戶)為低山寬谷地帶,坡度較緩,峰叢熔岩或峰叢河石坡較多,石頭裸露,土層較淺,植被稀少,交通、通訊等相對稍便利,經濟狀況相對稍好。 全鄉九個行政村中,除鄉政府駐地的水龍村和與其接壤的獨寨村交通條件較好外(三荔油路、水塘公路),馬聯、地寨、祥寨三個村興有通村簡易公路,路況極差由於年久失修,目前多是晴通雨陰,通行不暢,其餘拉佑、科寨、孟寨、偉寨四個村至今公路未通村委駐地。尤其是最邊遠的偉寨村入村公路(總計21公里)。由於線路長,橋涵多(總計8座橋20個涵洞),地形複雜,山高坡陡,石方量大,投入資金有限,至今仍是該鄉公路建設中的難點。目前,全鄉尚有42個村民組未通公路,2個村民組沒有照明用電,民眾飲水普遍較為困難,在通訊和信息傳播方面,全鄉目前只有政府駐地的水龍村開通程控電話和閉路電視,其餘村組未通程控電話,也只有小部分民眾自行安裝有小型地面衛星接收機收看電視,水龍鄉的基礎設施建設尚等完善。 全鄉仍以傳統農業為主,沒有鄉鎮企業。2002年全鄉國民生產總值1000餘萬元,糧食總產量3698噸,財政收入34萬餘元。2003年,全鄉國民生產總值1106萬元,糧食總產量3920噸,財政收入28萬餘元(稅改後)。民眾的主要經濟收入源於傳統的種養殖業,主產水稻、玉米、辣椒等經濟作物,隨著退耕還林的實施和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2002年全鄉退耕林6377.46畝,2003年退耕還林2441.75畝,兩年共種植經果林1651.77畝,其中麻竹218.77畝,楠竹474.25畝,花椒337.45畝,板栗617.4畝,茶葉3.81畝。養殖業則主要是傳統的牛、豬、雞等畜禽的家庭飼養。 2007年,水龍鄉完成工農業總產值2981萬元,其中農業2586 萬元,工業395萬元;財政收入完成14.9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13元,比上年增長6.1%;糧食總產量3772噸,人均占有糧246公斤。各項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人民民眾生活條件逐步改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社會穩定團結,人民安居樂業。 2007年度,鄉內設有所站辦單位有(含垂管單位):黨政辦、經濟發展辦、社會事務辦、計生辦、終治辦、財政所、派出所、司法所、國土所、計生站、畜牧獸醫站、林業站、教育輔導站、疾控基地站、農業服務中心、衛生院。 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引朗石棺墓”,是了解水族歷史葬墓文化及歷史信息的旅遊景點。[1]

經濟發展思路

農業方面,一是繼續發展傳統農業,二是根據局部特點,東面的地寨、祥寨、偉寨、孟寨、科寨5個村著中發展林業、茶葉、葡萄及以木柴為資源的食用菌項目,目前茶葉種植700畝,可以擴種至1500畝,葡萄種植120畝,可以擴種至600畝;西面的水龍、馬聯、拉佑、獨寨4個村著中發展夏季冷涼蔬菜項目,目前已種植280畝,可以擴種至2000畝。 積極爭取項目資金,並動員民眾集資投勞,修建通村組公路,實施人飲工程,使村組公路網線快速向農村延伸,讓民眾飲用上衛生的自來水,讓民眾廣泛收益;配合上級實施人均0.5畝基本農田項目,興修山塘水庫和灌溉水渠,使基本農田增強抗禦自然災害能力,確保糧食豐收。 以“兩基”迎國檢為契機,下大力抓好教育工作。引進激勵機制,留住優秀生源,強化組織管理,體高教學質量,極力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社會氛圍,確保教育事業上台階。 加大調查力度,了解民眾生產生活、受災情況,適時安排救助和幫助,保障困難民眾的衣、食、住問題。調配精英力量充實到計生隊伍,積極探索有效的工作新方法,開創性抓好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 採取主動下詢方式,了解和掌握民眾思想動態,注重工作方式方法,及時妥善地調處社會矛盾和糾紛;加大力量“打黑除惡”,狠剎社會不正之風,充分發揮村組治安隊、消防隊的作用,維護社會穩定,積極創建平安水龍。 儘快完成城鎮建設規劃,並深入開展整髒治亂工作,盡力改善和美化鄉容鄉貌,積極推進本鄉城鎮建設,為招商引資打好基礎、創造條件。 對以探明的赤鐵礦、鉛鋅礦等礦產資源進行有計畫地保護性開採。抓好水龍、獨寨、拉佑一線工業小區建設,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根據地方資源優勢,著重招商引資發展獨寨年產100萬噸水泥生產線,礦產品(赤鐵礦、鉛鋅礦)加工,木材加工,以及相應的延伸產業項目,並通過爭取220千伏變電站在水龍建設作為保證。 以引朗石棺墓景點為牽引線,進一步挖掘和打造水族原生態村寨旅遊、堯人山南大門旅遊線以及溶洞旅遊[2]。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