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道尋往

內容介紹清光緒末年,國門洞開,受西學東漸的影響,有志之士紛紛倡建具有現代意義的公共圖書館。 以後通過捐贈、撥交和採購等多條渠道,經過近百年的發展,館藏圖書總數達到了300餘萬冊,以藏書宏富和影響,躋身全國十大圖書館之列。 豐富的館藏文獻,為我們參加《清史·圖錄》項目提供了前提條件。

內容介紹

清光緒末年,國門洞開,受西學東漸的影響,有志之士紛紛倡建具有現代意義的公共圖書館。當時擔任直隸省提學使的盧靖先生向光緒皇帝奏請,倡建直隸省圖書館,獲準建館,並於光緒三十四年(1908)建成。直隸省圖書館便是天津圖書館的前身。建館伊始,滿漢官吏紛紛捐獻自己的藏書,由此奠定了本館藏書基礎。以後通過捐贈、撥交和採購等多條渠道,經過近百年的發展,館藏圖書總數達到了300餘萬冊,以藏書宏富和影響,躋身全國十大圖書館之列。豐富的館藏文獻,為我們參加《清史·圖錄》項目提供了前提條件。我們為《清史·圖錄》資料庫項目提供了有關清史圖片資料近7000幅,包括多個門類,而輿圖類的特點最為鮮明,所以,本次我們選錄輿圖作為《圖錄叢刊》的首批圖書予以出版。本書收錄水道圖和古蹟圖等兩大類圖籍,其中包括《治河全書》、《山東省黃河圖說》、《山東黃河全圖》、《山東黃河簡明全圖》、《水道提綱》、《保定府屬河圖》、《冀趙深定易五直隸州屬河圖》、《正定府屬河圖》等水道圖8種,《大沽炮台圖》、《聖駕回鸞行宮圖》、《文登威海等地古蹟圖說》等古蹟圖3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