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中文簡介
水質工程學課程是給排水工程專業和環境工程專業的核心支柱課程,由城市給水處理、城市污水處理、工業給水處理、工業污水處理四大部分組成。採取多媒體和雙語教學方式,以水處理中的一級、二級、三級處理工藝為主線,結合工程實踐和理論分析來組織教學。其中,城市給水處理內容包括反應器理論、混凝、沉澱、過濾、消毒和淨水廠設計,目的是通過對天然原水的各項處理工藝的介紹,使學生能夠勝任自來水廠的運行管理和設計等工作。城市污水處理內容包括溶氧理論、沉砂、初沉池、曝氣池、二沉池、污水廠設計,目的是通過對污水基本處理單元的介紹,使學生熟悉和掌握污水廠的設計、管理等知識。工業給水處理內容包括水的軟化、除鹽、冷卻等,了解鍋爐循環冷卻水的處理知識,工業廢水處理內容包括各類典型工業廢水的處理方法,使學生能夠靈活運用學到的處理工藝至實際工程實踐之中。本課程配備水處理實驗技術、專業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等實踐環節的教學內容作為支撐。英文簡介
The course “water quality engineering”is the core course of water treatment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majors, which is composed of municipal water treatment, municipal sewage treatment, industrial water treatment and industrial wastewater treatment. The course is taught by multi-media and bilingual teaching, which is mainly concerned with primary treatment, secondary treatment and tertiary treatment and combined with engineering practice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Municipal water treatment includes theory of reactors, coagulation, sedimentation, filtration, disinfection and water treatment plant design, whose purpose is to ensure the students to undertake the operation management and design in the water treatment plants by presenting every process of raw water treatment. Municipal sewage treatment includes dissolved oxygen theory, sand sedimentation, primary settlement tank, aeration tank, secondary settlement tank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whose purpose is to make the students to master some knowledge about design and management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Industrial water treatment includes water soften, desalting and cooling etc. Industrial wastewater treatment includes a variety of typical industrial wastewater treatment, which can make the students exert the processes they have learned into practical applications. The course is supported by water treatment experiment technology, major cognition practice, production practice and graduate practice etc.課程負責人
李孟,男,1972年1月生。現任武漢理工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築學院市政工程系主任,工學博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國際水質協會(IWA)會員,美國水質協會(AWWA)會員。學習經歷如下:
1989年9月至1993年6月,武漢工業大學建工系學習,獲得工學學士學位。
1993年9月至1996年6月,武漢工業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築學院學習,獲得工學碩士學位。
1996年9月至1999年6月,哈爾濱建築大學市政與環境工程學院學習,獲得工學博士學位。
1999年7月至2001年4月,在上海同濟大學環境工程博士後流動站從事科研工作。
2002年1月至2003年1月,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環境工程系Ames實驗室進行科研工作。
2003年12月至2004年1月,赴日本東京、德島等地研修水處理技術。
2003年1月回國後繼續在武漢理工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築學院工作至今。2000年初被破格晉升為副教授和碩士研究生導師。
主持或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項目等各類國家級、省部級和橫向科研項目12項。在國內外各類學術刊物上公開發表論文40餘篇,其中被SCI、EI、ISTP等國際權威檢索單位索引9篇,出版學術專著1部,獲得及申請發明專利5項。
主講教師
李孟
李孟,男,1972年1月生。現任武漢理工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築學院市政工程系主任,工學博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國際水質協會(IWA)會員,美國水質協會(AWWA)會員。主講的本科課程:
1 水質工程學,1999-2008
2 給排水工程自動化技術,2001-2008
3 取水工程,2000-2001
主講的研究生課程:
1 水處理藥劑導論,2005-2008,博士生課程
2 給水處理理論,2003-2006,碩士生課程
3 水處理新材料的套用,2004-2008,碩士生課程
4 特種工業廢水的處理技術,2004-2008,碩士生課程
主持的教研項目:
給排水生產實踐教學環節的改革探索,2005-2006,武漢理工大學重點項目
主持的科研項目: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基於SS/SF混合模型的氧化物、水界面NOM吸附機理研究,2008-2010)
2 十一五“863”課題(PHBV生產廢水處理技術研究,2007-2009)
3 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陶瓷濾料處理重金屬廢水研究,2008-2011)
4 國家教育部留學回國啟動基金(高效最佳化組合處理工藝對微污染原水中去除腐殖物質,2004-2006)
5 廣東佛山科技局攻關項目(改性澱粉水處理劑的研發,2003-2005)
6 企業橫向項目(納米海綿一體化裝置開發,2004-2008)
7 企業橫向項目(車載一體化高效除油裝置及改性陶瓷濾料的研發,2005-2007)
8 企業橫向項目(山東鋁業公司工業循環回用水處理系統改造,2004-2006)
9企業橫向項目(中冶南方酸洗廢水脫矽研究,2007-2008)
10 企業橫向項目(武鋼酸再生鐵粉利用的研究,2008-2010)
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
1.一種新型水處理淨化工藝中的混凝方法
2.用於水處理的陶瓷濾料過濾池
出版學術專著:
新型水處理材料的理論與套用研究,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5年8月
水質工程學,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年4月
代表性的論文:
序號 | 作者 | 論文名稱 | 刊物名稱 | 收錄情況 |
1 | 李孟 | 環氧丙烷廢水處理技術研究 | 武漢理工大學,2008年第3期 | EI收錄 |
2 | 李孟 | 改性陶瓷濾球粗粒化裝置處理油田廢水試驗 | 工業用水與廢水,2007年02期 | |
3 | 李孟 | 給排水專業實踐性教學環節改革 | 理工高教研究 2007年03期 | |
4 | 李孟 | 油田含油廢水多級精細過濾裝置的試驗研究 | 給水排水,2007年05期 | |
5 | 李孟 | 新型車載式除油裝置在江漢油田的生產性試驗 | 中國給水排水,2007年12期 | |
6 | 李孟 | Ceramics filter medium application | IW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article separation, 2005,6,Seoul,Korea | ISTP收錄 |
7 | 李孟 | Case retrieving method of case-based reasoning using grey-relational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slope stability evaluation | Progress in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5 | ISTP收錄 |
8 | 李孟 |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new porous environmental ceramics filter medium |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edition, 20 (3): | EI收錄 |
9 | 李孟 | Application of New Porous Environmental Ceramics Filter Medium in Drinking WaterTreatment |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aterial Science), 2005.03 | SCI收錄 |
10 | 李孟 | 新型陶瓷濾料在工業廢水處理中的套用 |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 2005第07期 | EI收錄 |
11 | 李孟 | 絮凝分形技術處理有機微污染物原水的研究 |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 2004第02期 | EI收錄 |
12 | 李孟 | 改性澱粉在水和廢水處理中的套用研究 | 淨水技術 2004年05期 | |
13 | 李孟 | Construction methods for the installation of transmission pipelines in western China | New pipiline technologies, security, and safety,July,2003 | EI收錄 |
14 | 李孟 | 納米材料降解水中污染物的研究進展 | 中國給水排水 2001年09期 | |
15 | 李孟 | 透光脈動檢測技術在礦井廢水處理中的套用 | 污染防治技術 2000年01期 | |
16 | 李孟 | Application of a new photoelectric monitor in oily wastewater intense treatment | Sensors and Control Techniques,June, 2000 | EI收錄 |
17 | 李孟 | 水中顆粒雜質光電檢測方法和套用研究 | 淨水技術 2000年03期 | |
18 | 李孟 | 新型光電檢測技術在污泥處理中的套用 | 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 2000年06期 |
姜應和
姜應和,男,1963年2月生。工學博士。現任武漢理工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築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我校市政工程專業學術帶頭人,從1983年開始承擔水質工程學課程的教學任務,是深受同學喜愛的教學名師,曾先後獲得湖北省師德先進個人、武漢理工大學師德標兵等多項獎勵。2005年獲得湖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2008年出版了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水質工程學》。主持國家“863”等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6項,被SCI、EI等國際權威檢索單位索引10餘篇,獲得國家發明專利3項。
1 主持的主要科研項目有:
序號 | 課題名稱 | 課題來源 | 起止時間 | 排名 |
1 | 中心城區排水系統的性能診斷及截流倍數優選 | 國家“863”子課題 | 2008-2010 | 1 |
2 | 城市污水處理與資源化技術研究及工程示範 | 國家“863”課題 | 2002-2005 | 5 |
3 | 示範區城市污水水質水量調查與預測 | 國家“863”子課題 | 2002-2005 | 1 |
4 | 固廢化學洗滌/生物塔濾協同污水廠除臭技術及工程示範 | 湖北省科技 攻關項目 | 2006-2008 | 1 |
5 | 城市污水廠氣體除臭技術及設備的研發 | 湖北省重點 科技攻關項目 | 2007-2009 | 1 |
6 | 村鎮污水處理實用技術研究 | 湖北省建設廳科技攻關項目 | 2008-2009 | 1 |
7 | 南方水網地區農村污水處理技術研究 | 建設部科技 攻關項目 | 2007-2008 | 2 |
2 獲得的科研獎勵有:
序號 | 課題名稱 | 獎勵級別 | 時間 | 排名 |
1 | 武漢市城市污水水質特徵分析及其水質指標預測方法研究 | 武漢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 2007 | 1 |
3 獲得專利有:
序號 | 專利名稱 | 時間 | 排名 |
1 | 組件式生物除臭濾塔 | 2007 | 1 |
2 | 鹼性固廢洗滌除臭塔 | 2007 | 1 |
3 | 酸性固廢化學洗滌除臭塔 | 2007 | 2 |
4 獲得的教學獎勵有:
序號 | 獎勵稱號 | 時間 |
1 | “高校水平教育評估的方式探索”或湖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 | 2007 |
2 | 武漢工業大學首屆青年教師講課比賽二等獎 | 1992 |
3 | 湖北省師德先進個人 | 2000 |
4 | 武漢理工大學師德標兵 | 2003-2005 |
5 | 武漢理工大學“華為獎教金” | 2006-2007 |
6 | “給排水專業畢業設計管理規範化建設”獲校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 1996 |
7 | “給排水專業程式設計軟體包的研製” 獲校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 1998 |
5 教學研究課題有:
序號 | 課題名稱 | 級別 | 起止時間 | 排名 |
1 | 給排水專業畢業設計管理規範化建設 | 校級 | 1995-1996 | 1 |
2 | 給排水專業程式設計軟體包的研製 | 校級 | 1997-1998 | 1 |
3 | 全真-仿真水處理實驗動態教學研究 | 校級 | 2005-2008 | 1 |
張少輝
張少輝,男,1972年12月生。現任武漢理工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築學院市政工程系副主任兼實驗中心主任,工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2004年獲得浙江大學環境工程博士學位後來校工作至今。從2005年起開始承擔水質工程學課程的教學任務,同時還承擔了水泵與水泵站等主幹專業課程的教學。近年來主持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等多項省部級科研項目,在《環境科學》等國內外各類學術刊物上公開發表論文10餘篇,其中被SCI、EI等國際權威檢索單位索引6篇,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項。
主要學術成果有:
序號 | 作者 | 論文名稱 | 刊物名稱 | 收錄情況 |
1 | 張少輝 | Transformation of heavy metal forms during sewage sludge bioleaching. |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05, 123(1-3) | SCI、EI收錄 |
2 | 張少輝 | Nitrogen removal from sludge dewatering effluent with anammox process. |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5, 17(6) | SCI、EI收錄 |
3 | 張少輝 | 反硝化生物膜啟動厭氧氨氧化反應器的研究 | 環境科學學報 2004年02期 | |
4 | 張少輝 | 厭氧氨氧化研究進展 | 中國沼氣 2004年02期 | |
5 | 張少輝 | 反硝化新工藝生物膜-電極反應器 | 環境科學與技術 2004年04期 | |
6 | 張少輝 | 厭氧氨氧化反應器啟動方法的研究 | 中國環境科學 2004年04期 | |
7 | 張少輝 | Effect of substrate concentration on the bioleaching of heavy metals from sewage sludge. |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4,16(5) | SCI、EI收錄 |
8 | 張少輝 | 污泥厭氧消化的強化處理技術 | 環境保護科學 2004年05期 | |
9 | 張少輝 | Anammox transited from denitrification in upflow biofilm reactor |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4, 16(6) | SCI、EI收錄 |
10 | 張少輝 | 地下水中硝酸鹽去除的新工藝 | 中國沼氣 2002年03期 |
張凌翔
張翔凌,男,1976年9月生。工學博士,現任武漢理工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築學院副教授。從2002年起開始承擔水質工程學課程的教學任務,同時還承擔了水處理實驗技術、水工程經濟等多門專業課程的教學,教學效果突出,深受廣大同學的歡迎,曾分別獲得全校青年教師講課比賽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獲得教學優秀獎2次,獲得校師德先進個人1次。近年來參與了兩項國家“863”課題、國家科技支撐計畫等多項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在國內外各類學術刊物上公開發表論文10餘篇,其中被SCI、EI等國際權威檢索單位索引2篇。
主要學術成果有:
序號 | 作者 | 論文名稱 | 刊物名稱 | 收錄情況 |
1 | 張翔凌 | 複合垂直流人工濕地用於濱湖型校園湖泊水體修復 | 中國給水排水 2008年04期 | |
2 | 張翔凌 | 武漢黃孝河地區城市污水水質特徵分析 | 市政技術 2007年02期 | |
3 | 張翔凌 | 不同填料在高負荷垂直流人工濕地系統中淨化能力的研究 | 農業環境科學學報2007年05期 | |
4 | 張翔凌 | Differentiate performance of eight filter media in vertical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Removal of organic matter,nitrogen and phosphorus. | Fresenius Environmental Bulletin 2007.11b | SCI收錄 |
5 | 張翔凌 | 豆奶生產廢水處理實例 | 工業用水與廢水 2003年02期 | |
6 | 張翔凌 | CEPT—SBR法在旅遊類生活污水處理中的套用 | 給水排水 2002年08期 |
教學大綱
《水質工程學》教學大綱課程名稱 :水質工程學Ⅰ/Water Treatment EngineeringⅠ
學時/學分:40/2.5
先修課程 :水力學、水分析化學、工程測量、工程力學、水泵與水泵站
適用專業 :工科類
開課學院(部)、系(教研室):土建學院市政工程系
一、課程的性質與任務
《水質工程學》是給水排水工程專業的主要專業課之一,是專業必修課。其主要任務是使學生掌握取水工程、水處理工程和輸配水工程的理論知識、設計原理和步驟,計算方法以及相關的新技術和新設備,為學生走向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專業理論基礎。
二、課程的教學內容、基本要求及學時分配
(一)教學內容
第一章:給水處理概論
第一節:水源水質
1、原水中的雜質;2、各種天然水源的水質特點;3、受污染水源中的雜質
第二節:水質標準
1、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2、工業用水水質標準
第三節:給水處理方法概述
1、澄清和消毒;2、除臭、除味;3、除鐵、除錳和除氟;4、軟化;5、淡氏和除鹽;6、水的冷卻;7、水的腐蝕和結垢控制;8、生活飲用水預防處理和深度處理。
第四節反應器
1、物料衡算和質量傳遞;2、理想反應器模型。
第二章混凝
第一節混凝機理
1、水中膠體穩定性;2、硫酸鉛在水中的化學反應;3、混凝機理。
第二節混凝劑和助凝劑
1、混疾劑:①無機混凝劑;②有機記分子混凝劑。
2、助凝劑。
第三節混凝動力學
1、異向絮凝;2、同向絮凝;3、混凝控制指標。
第四節影響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
1、水溫影響;2、水PH和鹼度影響;3、水中懸浮物濃度的影響。
第五節混凝劑的配製和投加
1、混凝劑溶解和溶液配製;2、混凝劑投加:①計量設備;②投加方式。
第六節混合絮凝設備
1、混合設備:①水泵混合;②管式混合;③機械混合池。
2、絮凝設備:①隔板絮凝池;②折板絮凝池;③機械絮凝劑;④格線、柵條絮凝池。
第三章:沉澱和澄清
第一節:懸浮顆粒在靜水中的沉澱
1、懸浮顆粒在靜水中的自由沉澱;2、懸浮顆粒在靜水中的擁擠沉澱
第二節:平流沉澱池
1、非凝聚性顆粒的沉澱過程分析;2、凝聚性顆粒的沉澱過程分析;3、影響平流式沉澱池沉澱效果的因素;4、平流式沉澱池的構造;5、平流式沉澱池的設計計算。
第三節:斜板與斜管沉澱池
1、斜板與斜管沉澱池的特點;2、斜管沉澱池的設計與計算
第四節:澄清池
1、澄清池特點;2、澄清池分類簡介
第四章:過濾
第一節:過濾概述
第二節:過濾理論
1、過濾機理;2、過濾水力學
第三節:濾料和承托層
1、濾料;2、承托層
第四節:濾池沖洗
1、高速水流反衝洗;2、氣、水反衝洗;3、配水系統;4、沖洗廢水的排除;5、沖洗水的供給。
第五節:普通快濾池
1、單池面積和濾池深度;2、管廊布置;3、管渠設計流速
第六節:其它形式濾池
1、虹吸濾池;2、移勸罩濾池;3、V型濾池;4、壓力濾池
第五章:消毒
第一節:氯消毒
1、氯消毒原理;2、加氯量;3、加氯點;4、加氯設備,加氯間和氯庫
第二節:其它消毒法
1、二氧化氯消毒;2、氯胺消毒;3、漂白粉消毒;4、次氯酸鈉消毒;5、臭氧消毒
第六章:水的其他處理方法(2學時)
第一節:地下水除鐵除錳
1、地下水除鐵方法;2、地下水除錳方法
第二節:活性炭吸附
1、活性炭性質;2、青年態吸附性能試驗;3、活性炭柱試驗;4、活性炭池設計;5、生物活性炭工藝
第三節:水的除氟
1、活性氧化鋁法;2、骨炭法;3、其它除氟方法
第七章:水廠設計
第一節:設計步驟、要求和設計原則
1、設計步驟和要求;2、設計原則
第二節:廠址選擇
第三節:水廠工藝流程和處理構築物選擇
1、水廠工藝流程選擇;2、水處理構築物類型選擇
第四節:水廠平面和高程布置 1、平面布置;2、高程布置
第五節:水廠生產過程檢測和自動控制
1、水廠內檢測儀表的設定;2、水廠自動化設計要求
第八章:水的軟化
第一節:軟化的目的與方法概述
第二節:水的藥劑軟化法
1、石灰軟化;2、石灰—蘇打軟化法
第三節:離子交換基本原理
1、離子交換樹脂的命名與型號;2、離子交換樹脂的基本性能;3、離子交換平衡;4、離子交換速度;5、樹脂層離子交換過程
第四節:離子交換軟化法與系統
1、離子交換軟化方法;2、離子交換軟化裝置;3、離子交換軟化系統的選擇;4、再生附屬設備;5、除二氧化碳器
第九章:水的除鹽與鹹水淡化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離子交抽除鹽方法與系統
1、陰離子交換樹脂的工藝特性;2、復床除鹽;3、混合床除鹽;4、氫型精處理器;5、離子交換雙層床;6、樹脂的污染與復甦處理
第三節:電滲析法
1、離子交換及共作用原理;2、電滲析原理及過程;3、電滲析器的構造與組裝;4、電流效率與極限電流密度;5、電滲析器工藝設計與計算;7、電滲析技術的發展
第四節:反滲透與超濾
1、反滲透;2、超濾
第五節:蒸餾法
1、多效蒸發;2、多級閃蒸
第十章:水的冷卻
第一節:冷卻構築物類型
1、水面冷卻;2、噴水池;3、濕式冷卻塔
第二節:冷動塔的工藝構造
1、冷卻塔的組成部分及其作用;2、配水系統;3、淋水填料;4、通風及空氣分配裝置
第三節:水冷卻的理論基礎
1、濕空氣的性質;2、水的冷卻原理;3、接觸傳熱量和蒸發熱量
第四節:冷卻塔的熱力計算基本方程
1、麥可焓差方程;2、逆流冷卻塔熱力計算;3、冷卻塔的性能;4、橫流式冷卻塔的熱力計算特點。
第五節:冷卻塔的設計與計算
1、設計任務、範圍與技術指標;2、基礎資料;3、設計步驟和方法
第十一章:循環冷卻水水質處理
第一節:循環冷卻水水質特點和處理要求
1、循環冷卻水的水質特點;2、循環冷卻水的基本水質要求;3、循環冷卻水結垢控制指標
第二節:循環冷卻水處理
1、腐蝕控制;2、沉積物控制;3、微生物控制;4、複方緩蝕、阻垢劑;5、循環冷卻水處理
(三)學時分配
本課程的教學時數為40學時,課內外學時比例為1:1,課內學時分配如下表:
教學環節 課程內容 學時 | 講課 | 習題課 | 小計 |
給水處理概論 | 6 | 6 | |
混凝 | 6 | 6 | |
沉澱和澄清 | 6 | 6 | |
過濾 | 4 | 4 | |
消毒 | 4 | 4 | |
水的其他處理方法 | 4 | 4 | |
水廠設計 | 2 | 2 | |
水的軟化 | 2 | 2 | |
水的除鹽與鹹水淡化 | 2 | 2 | |
水的冷卻 | 2 | 2 | |
循環冷卻水水質處理 | 2 | 2 | |
合計 | 40 | 40 |
(四)課程內容的重點、難點
第一章重點: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難點:理想反應器模型
第二章重點:1、混凝機理;
2、影響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
難點:混合和絮凝設備。
第三章重點:平流沉澱物的構造和設計計算1、
難點:懸浮顆粒在靜水中的沉澱
第四章重點:普通快濾池的設計計算
難點:過濾理論;
第五章重點:氯消毒;
難點:二氧化氯消毒
第六章重點:地下水除鐵方法;
難點:地下水除氟方法
第八章重點:離子交換過程;
難點:離子交換軟化法與系統
第九章重點:離子交換除鹽方法與系統;
難點:電滲析法
第十章重點:水冷卻的理論基礎;
難點:冷卻塔的設計與計算
第十一章重點:循環冷卻水的基本水質要求;
難點:循環冷水處理
三、課程改革與特色
在教學方法上要力求少而精,採用啟發式與形象化相結合,通過多媒體、教具、掛圖、幻燈及課外實驗等方法使同學對抽象的內容有一定感性認識,加深印象,以此來提高教學效果。
, 四、推薦教材及參考書
使用教材:《給水工程》第四版,嚴煦世、范瑾初主編,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99年
主要參考書
1.《淨水廠設計》鍾淳昌主編,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88
2.《給水管網設計理論與計算》嚴煦世主編,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91
3.《水處理構築物工藝設備計算》李紅兵主編,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99
執 筆:李孟
審 閱:金建華 日 期:2005.6
審 定:金建華 日 期:2005.6
教學效果
學生獲獎
1)大學生學科競賽獲獎情況姓名 | 成果名稱 | 獲獎時間 | 獲獎等級 | 授獎單位 |
黎雷 | 全美大學生數學模型競賽 | 2004年 | 全國一等獎 | 中國工業與套用數學學會 |
黎雷 | 全國大學生數學模型競賽 | 2005年 | 全國一等獎 | 中國工業與套用數學學會 |
盛楠 | 全國大學生數學模型競賽 | 2007年 | 省級一等獎 | 中國工業與套用數學學會 |
2)大學生優秀科研成果獲獎情況(省級)
姓名 | 成果名稱 | 獲獎時間 | 獲獎等級 | 授獎單位 |
盛楠 | 大學生優秀科研成果獎 | 2008年 | 省級三等獎 | 湖北省土木工程與建築學會 |
3)專業學生公開出版專著、發表論文與創作、獲得專利技術的情況
姓名 | 年級 | 論文 | 發表刊物和時間 |
李博夫 | 2005 | 古建屋檐排水對現代建築雨水排水造景的啟示 | 給水排水,2009年第9期 |
4)大學生獲得榮譽
姓名 | 成果名稱 | 獲獎時間 | 授獎單位 |
黎雷 | 優秀畢業生 | 2006年 |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 |
學生評價
1.畢業生評價一劉新明(武漢理工大學2000級本科畢業生、武漢理工大學市政工程專業2004級碩士研究生)
我校《水質工程學》課程擁有優秀的師資力量、完整的教學資料、科學的教學方法和多種教學手段。教學中採用啟發式教學和案例教學相結合的模式,不但重視對我們水處理基礎理論知識的傳授,而且非常注重對我們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通過水工設施的設計、水廠實習等一系列實踐活動能真正使我們做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水質工程學》的主講老師李孟老師學術造詣深厚,治學嚴謹,為人師表,教書育人。在課堂上,李老師教學經驗豐富,講課概念準確,重點突出,難點講透,邏輯性強,所授的《水質工程學》課程不但具有很強的理論深度,而且能夠反映本學科的前沿理論,至今使我記憶猶新。課堂下,李老師特別注重對我們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不但鼓勵我們學生要積極參加和開展學術科研活動,加強對我們學術論文的指導工作,而且還不斷為我們創造去水廠和設計院實習的機會,使我們學生能夠理論聯繫實際,實現全方面的發展。
2.畢業生評價二
黎雷(武漢理工大學給排水專業本科生,於2006年考取同濟大學環境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曾獲得全國及全美大學生數學模型競賽一等獎,2005年獲得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優秀畢業生稱號)
眾所周知,武漢理工大學土建學院的《水質工程學》是歷來深受同學們歡迎的一門重要課程,特別是近幾年來,該課程在負責人李孟教授的帶領下發展迅速,已經成為一門在全院影響力很大的主幹課程。目前,該課程已經有多位功底深厚、年富力強的高學歷教師,他們不僅有深厚的理論功底,而且有豐富的工程經驗,授課時善於將理論與實踐巧妙的結合起來,且授課方式靈活多樣,風趣幽默,平時和藹可親,教學時嚴格要求學生,認真負責,這些都深受同學們的喜愛。
我在武漢理工大學就讀時,是李孟教授講授該門課程的,李老師不僅知識淵博,講起課來妙趣橫生,而且強調提高學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精神,鼓勵和親自指導同學們參與大學生課外科技創新實踐活動,以及親自指導同學們的暑期社會實踐課題。這些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為人師表、傳道解惑的大家風範更是記憶猶新。
《水質工程學》這門課程師資力量雄厚,教學模式先進,教學效果顯著,深受學生歡迎,一直是我心目中的精品課程。
3.畢業生評價三
盛楠(武漢理工大學給排水專業在校本科生,已被免試推薦為碩士研究生):
在本科階段,張少輝老師為我們講授了水質工程學,使我們對水處理這門學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現通過我的切身經歷,簡要地談談體會。
1、我們在剛開始接觸學習水質工程學的時候比較吃力,但張老師對水質工程學的講授如數家珍,分析問題循序善誘,闡述問題深入淺出,在授課過程中能夠和學生充分互動和溝通,課堂氣氛活躍,提高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思辨能力。
2、針對水質工程學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課程,張老師在教學中引入了大量的工程實例,通過案例來闡述相關的水處理原理,分析、探求其中的內在聯繫。通過大量鮮活工程實例的學習,我們的見識得以擴大,對水處理工程本質的理解也得以增強。
3、張老師歷來強調課堂講授與學生自學,不斷拓展視野和思維。水處理現象雖然與生活極為貼近,但其基本理論較為抽象。通過自學,我們對水質工程學的內容有所了解,之後在聽講過程中就能夠更加從容地思考,更加積極地和老師進行互動交流。
校內外專家評價
校內外專家評價詳見圖冊吳建鋒武漢理工大學研究生院學科處處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張季如武漢理工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築學院分管教學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許國仁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多媒體課件
中文課件
水質工程學1-給水處理水質工程學2-污水處理
水質工程學3-取水工程
水質工程學4-水源保護
水質工程學5-工業給水
水質工程學6-工業廢水
水質工程學7-給水管網
水質工程學8-排水管網
水質工程學9-污泥處理
英文課件
第一章絮凝coagulation第二章固液分離separation
第三章過濾filtration
第四章吸附adsorption
第五章 沉澱sedimentation
教學錄像
1.主講教師:李孟授課內容:第一章 混凝原理及套用(雙語)
2.主講教師:李孟
授課內容:第二章 沉澱原理及套用(雙語)
3.主講教師:張少輝
授課內容:第三章 生物脫氮(雙語)
4.主講教師:張翔凌
授課內容:第四章 沉澱池的套用(雙語)
5.主講教師:陳永紅
授課內容:第五章 給排水工程設計
6.主講教師:李孟
授課內容:第六章 混凝劑的自動投加
7.主講教師:李孟
授課內容:第七章 混凝劑的工程套用
8.主講教師:張少輝
授課內容:第八章 曝氣理論
9.主講教師:張翔凌
授課內容:第九章 沉澱池理論
10.主講教師:張翔凌
授課內容:第十章 新型沉澱池
11.主講教師:李孟
授課內容:第十一章 過濾動力學
12.主講教師:張翔凌
授課內容:第十二章 固液分離理論
13.主講教師:張少輝
授課內容:第十三章 污泥理論及套用
14.主講教師:李孟
授課內容:第十四章 廢水處理工程實例
15.主講教師:李孟
授課內容:第十五章 給水處理工程實踐
電子教案
教學日曆
周次 | 課次 | 講 課 內 容 | 學時 | 實驗、習題 大作業內容 | 學時 | 附注 必讀與參考書 |
1 3 5 7 8 | 1 5 9 14 20 | 一絮凝 1 絮凝機理 2 絮凝動力學 3 絮凝控制方法 4絮凝設施 二沉澱 1 沉澱基本理論 2沉澱效率計算 3 平流沉澱池的設計 4 澄清池的設計 三過濾 1,過濾理論 2,濾池的運行 3,濾料和級配 4,濾池配水系統設計 5,濾池的類型和設計 四消毒 1 消毒理論 2 消毒劑的種類 五水的特種處理 1 地下水除鐵除錳 2 活性炭處理 | 10 2 2 2 4 8 2 2 2 2 10 2 2 2 2 2 6 2 4 6 4 2 | 機械絮凝池的設計計算 斜管沉澱池的設計計算 澄清池的設計計算 大阻力配水系統的設計 | 40 | 給水工程,嚴續世編,北京:中國建工出版社,第四版,2002 |
註:於開學第一周,送教務處、本院、任課教師:李孟2009 年3 月5 日
學生班各一份,教師自存一份。教研室主任:2009 年3 月6 日
線上教程
水質工程學第一篇 給水處理水質工程學第二篇 取水工程
水質工程學第三篇 水資源利用與保護
水質工程學第四篇 工業給水處理
水質工程學第五篇 給水管網設計
水質工程學第六篇 工業廢水處理
水質工程學第七篇 排水管網課件
水質工程學第八篇 污泥處理
水質工程學英文第一篇 混凝
水質工程學英文第二篇 過濾
水質工程學英文第三篇 固液分離
參考文獻
主要參考書目
1.楊欽,嚴煦世.給水工程.上、下冊.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872.嚴煦世主編.水和廢水技術研究.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92
3.許保玖.當代給水與廢水處理理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4.鍾淳昌.淨水廠設計.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91
5.嚴煦世,趙洪賓.給水管網理論和計算.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86
6.王乃忠,騰蘭珍.水處理理論基礎.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1988
7.范瑾初.混凝技術.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2
8.E.Д.巴賓科夫著.論水的混凝.郭連起譯.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82
9.小沃爾特.J.韋伯著.上海市政工程設計院譯.水質控制物理化學方法.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80
10.井出哲夫等編著.水處理工程與套用.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86
11.許保玖,安鼎年.給水處理.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92
12.姚重華.混凝劑與絮凝劑.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1
13.上海市政工程設計院編.斜板斜管沉澱.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78
14.[法]德格雷蒙公司編.水處理手冊.王俊業等譯.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83
15.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3,4,8冊,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86
16.AWWA, Inc., Water Quality and Treatment.3rd, 1971
17.ASCE et al. Water Treatment Plant Design. New York: AWWA, Inc.1979
18.B.A.Γлалков,Ю.И.Арефьев,B.C.пономаренко,ВЕНТИЛЯТОРНЬΙЕГРАДИРНИ.1976,МОСКВа
19.JMM, Consulting Engineers, Inc. Water Treatment: Principles and Design. New York, TOHN WILEY & SONS,1985
給 排 水 專 業 重 要 雜 志 目 錄
1 中國給水排水2 給水排水
3 環境科學
4 中國環境科學
5 環境工程
6 環境科學與技術
7 環境科學研究
8 環境科學學報
9 工業用水與廢水
10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或(英文版)
英文重要期刊
1 Water Research2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3 Water supply
4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