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資源可持續開發

水資源作為人類進步與發展的重要載體,以可持續發展理論指導對水資源利用的實踐是一項最有現實意義和深遠意義的工作。 開源是為了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節流是為了確保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人類社會在進步與發展進程中,如何在對資源需求中找到平衡是確保對水資源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水資源與經濟發展的矛盾

有資料顯示,目前全球有近80個國家約15億人口面臨原水不足,其中有近29個國家4.5億人口完全生活在缺水環境。每年約500萬人死於與水有關的疾病。水資源嚴重不足和人口發展的矛盾,將使人類對水的需求矛盾日益突出。而人類對環境的破壞、溫室效應以及全球水資源中河流的地理配置和降雨時空分布的不均衡性,使水資源分布向兩極化過渡。全球經濟化、工業化、城市化的發展所造成的污染以及對現有水資源生態環境良形循環的破壞,將使越來越多的人口面臨水危機。
我國水資源總量約28000億m3,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約為2100多立方米,僅為世界人均水資源量的1/4。而我國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造成不同地區的水澇與水旱相繼發生。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的迅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進一步加快,水資源供需矛盾進一步突出。
我國作為農業大國,而目前農業對水資源的需求是一種依賴關係。特別是我國以占世界可耕地面積僅7%的土地養活了占世界人口22%的人民,水資源的利用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是,由於總體水平落後的原因,我國目前在水資源利用上還存在許多不足。具體表現在:
(l)農業用水利用率低,雖然農業用水目前每年水資源使用率占全國用水總量70%左右,仍有近300億m3的農業用水缺口。技術落後和對水資源的浪費,造成全國平均農業用水的水渠利用數僅為0.4~0.6。寶貴的水資源在輸送過程中白白的損失。
(2)城市化過程中對水環境保護力度不足,造成水資源相對豐裕地區的因水質缺水而產生的水資源缺乏的矛盾以及城市化進程的迅猛發展與當地水資源短缺的水源性缺水矛盾突出。
(3)工業化進程過程中工藝設備落後導致產品的單位耗水量增大;而工業水循環使用率偏低又造成對水資源的浪費。
(4)公共衛生和住宅用水因耗水設備落後和水價偏低,人均耗水指標激增與對水資源的浪費。
對水資源的供需關係失衡已成為我國城市化推進過程中的一個瓶頸。因此用可持續發展理論,認真研究對水資源的利用,不僅具有現實意義,更具有深遠意義。

用可持續發展觀研究水資源利用

可持續發展理論是科學的發展觀。其理論主張發展“不僅要滿足當代人需求,而又不對滿足後代人需求的能力造成威脅”。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目標是社會進步、消除貧困、促進發展、保護環境。水資源作為人類進步與發展的重要載體,以可持續發展理論指導對水資源利用的實踐是一項最有現實意義和深遠意義的工作。
水在整個地球的生態環境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生態環境中最活躍最有影響力的重要因素。物種的進化、氣候的變遷、地貌的變化都與水的運動與循環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
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推行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人類對水資源的開採與利用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類生活環境。但是,大規模的開發水資源和污染問題不僅破壞了原有的平衡,也產生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人類應按照自然資源的可持續性發展理論開發和利用好水資源,以確保人類社會在進步與發展中符合可持續發展理論。

水資源可持續發展與利用的有效辦法

人類在經濟與發展的進程中,經濟發展對水資源的需求增加,尤其是現代農業和現代工業發展對水的需求大幅增度增加;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明的進步加速了對水的需求增加;城市化進程和公共衛生工程加速了對水的需求增加。
用科學發展觀來說我們應倡導合理用水、科學管理、綜合發展和保持平衡的原則,科學合理開發和利用水資源,以促進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然而,這又是一個系統工程。首先,這一發展觀應該奉行開源與節流並舉的方針。開源是為了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節流是為了確保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在開源上應開拓視野,除了大型遠距離引調水工程之外還應在開發再生水資源、海水利用、雨水採集等方面採取積極有效、因地制宜的措施,通過這些措施去替代更為寶貴的淡水資源。
在節流方面,應從四個方面入手:
①降低農產品、工業產品單位產品耗水量,提高工業水循環使用率和農業用水灌溉水渠利用率。
②降低供水企業管網水損率。
③以新技術對生活配套設施進行改造,降低居民生活用水損耗,提高和滿足使用效果。
④以價格改革的經濟槓桿作用,促進節水意識的提高。
⑤加大對水資源管理的力度和環境保護力度。這就要求政府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監管體系,從國家發展戰略的高度制訂符合發展觀的政策,在管理和技術上給予支持,從而在社會上引發一嘲用水革命”。
人類社會在進步與發展進程中,如何在對資源需求中找到平衡是確保對水資源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當在某些地區或部分區域的資源失衡後,人類應該進行反思,並積極地做出補救,才能確保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與自然界的和諧共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