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蟎類

水蟎類

水蟎類(water mites)是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螯肢亞門(Chelicerata)、蛛形綱(Arachnida)、蜱蟎亞綱(Acari)、真蟎目(Acariformes)一個很大的類群。是多無須肢拇爪複合體,體色鮮明美麗的水生蟎類。一大部分是屬於輻蟎亞目的水蟎群,計45科287屬。中國水蟎已知有40餘種。主要棲息在淡水中,若蟎和成蟎捕食各種水生昆蟲和蟲卵以及其他無脊椎動物;幼蟎寄生在昆蟲上,有時與軟體動物、腹足綱、甲殼綱的十足目以及淡水海綿有關聯;另一部分是海蟎科,主要棲息在海水中,也有一部分在淡水中生活,共約350種,是捕食、寄生和藻食性的。

基本信息

水蟎類

正文

蜱蟎亞綱真蟎目一個很大的類群。多無須肢拇爪複合體,體色鮮明美麗的水生蟎類。一大部分是屬於輻蟎亞目的水蟎群,計45科287屬。主要棲息在淡水中,若蟎和成蟎捕食各種水生昆蟲和蟲卵以及其他無脊椎動物;幼蟎寄生在昆蟲上,有時與軟體動物、腹足綱、甲殼綱的十足目以及淡水海綿有關聯;另一部分是海蟎科,主要棲息在海水中,也有一部分在淡水中生活,共約350種,是捕食、寄生和藻食性的。
水蟎體長大的2~3毫米,小的0.3~0.4毫米,體軀為球形或圓盤形,也有扁平的。一般背面凸出,而腹面扁平。體色多紅、橙、青、綠等單一顏色,或栗色中有黃、白等斑點,極為美麗。但靜水中潛土的種類則為暗色。體壁為薄幾丁質,其上有堅硬的板。體軀表面各處有加厚的幾丁質小板,板上一部分有感覺毛,一部分分泌腺在此開口。水蟎受刺激時排出分泌液,稍凝固即成膠狀,而被蓋在體上。背面前方兩側有眼點,有的種類除兩側的眼點外,中央也有一個眼。後足特長,由7節構成,棲息靜水中的種類的後足有長的剛毛列,即所謂游泳毛。各足末端常有2爪,流水種類的爪發達成鉤狀。有些種類雄蟎第 4對足用於交尾。生殖腺有在腹面正中腺上開口的,有在第3和第4基節板之間的,也有在更後方的,這個部分稱為性域。生殖腺開口處有骨化生殖板覆蓋,其左右或四周有吸盤狀感覺器,稱為性吸盤。
水蟎的生活史:卵塊由膠質膜包裹,每塊有卵數粒至百餘粒。一般經過前幼蟎期(約20天)孵化為幼蟎。幼蟎在水中游泳,或浮在水面跳躍,找尋寄主(水生昆蟲、河蚌或田螺等)。幼蟎將吸管插入寄主皮膚內,吸取營養而成為第1蛹。從第1蛹脫出成為若蛹,營自由生活,捕食水蚤,在水底或水草上化為第2蛹。寄生在河蚌的竟蟎的若蟎生活在河蚌外套膜腔內,吸取外套膜和體壁的粘液,進入外套膜組織內化為第2蛹。第2蛹脫皮後成為成蟎,營自由生活。
中國水蟎已知有40餘種。寄生在按蚊體外的馬氏雄尾蟎研究較為詳細(見圖)。水蟎類雌蟎在水生植物莖葉上產卵,聚成一團。幼蟎長0.247毫米,寬0.145毫米。眼點淡紅,背盾板較黃,體軀其他部分透明。在水中自由活動,找尋寄主。幼蟎寄生在蚊體後,即以螯肢刺破體表皮,伸入吸取組織液。不久脫離蚊體進入水中,進入前若蟎期。前若蟎較幼蟎色深,體形與幼蟎相似。若蟎淡藍色,背部有無數紅色小點。此時幼蟎又侵襲蚊的幼蟲,將後者抱到水底,直到蚊的幼蟲死亡為止。成蟎為寬卵圓形,色淡青,一部分因腸道中的食料而呈墨綠色。雌成蟎平均體長0.912毫米,寬0.734毫米。雄成蟎較雌成蟎小。成蟎在水中自由生活,交配後約10天開始產卵。
參考書目
 忻介六:《蜱蟎學綱要》,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84。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