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心道觀

水心道觀

浙江溫州市的水心道觀(水心殿)便是其精華永存的古蹟之一。水心道觀坐落於溫州市鹿城南郊橫渡南首十字河心水心嶼上,始建於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距今已八百餘年。殿宇幾經滄桑,歲月變遷。1990年溫州市道協申報經國務院批准,組建了水心道觀。

基本信息

簡介

水心道觀水心道觀
橫渡水心嶼四周環水,波光粼粼,煙波渺渺,雲蒸霞蔚,獨具風韻。它東依大球山,南眺大羅山,山水一色,景色秀麗。西漢末年,王胡亂華,晉室東遷。建都建康(南京)太守建白鹿城,興修水利,疏通河道,為民造福,其親臨水心嶼觀察,賦詩曰:“水心小嶼似江心,山水天成秀古今,踞甌江星斗曜,南望羅鋒紫氣臨。”南宋名人有詩曰:“青山環古嶼,秋水映樓台,明月景秀麗,清風送客來。”明嘉靖時,大學士張敬孚游水心嶼賦七絕一首:“古利宏宇水天中,煙雨春城景媚蒙。奇秀堪如蓬萊境,雲霞輝映萬紫紅。”歷代騷人墨客慕名水心嶼遨遊,並題詠讚賞,不勝其數,水心嶼的人文遺蹟和天然景色,堪稱東南一絕。
1991年春,水心道觀因遭大火,碑仆壁圮,損失怠盡。
1992年初,在上級領導和溫州市道協的大力支持下,水心道觀管理人員共同努力,各方善信和海外僑胞紛紛慷慨資助,按照道教蓬萊仙境的建築格局重建水心道觀。經過多年努力,一座園林式的道教宮觀呈現在人們的眼前。平水王殿三進一台,左廊右廂,雕龍畫棟,飛檐翹角;圓通殿清淨莊嚴,古色古香;河心亭幽雅別致,涼風習習,獨具一格;園平橋小橋臥波,架同南北,可以伸縮活動,將現代科技和古式建築完美結合於一體,獨擅幽勝;眾秒之門如天然屏障,挺立在園平橋前,雙獅鎮守,威嚴雄偉;放生池游魚戲水,上建曲橋石廊、古亭,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瓊仙樓人間仙境;更兼紅牆碧瓦、亭台樓閣,茵茵綠草、簇簇鮮花,飽攬江南水鄉之秀色,盡占甌越文化之風采。
水心道觀占地面積4260平方米,周邊有溫州新市府大樓、高入雲霄的科技館、風景如畫的繡山公園、寬暢的馬路,古老的道教文化與現代科技文明相得益彰,融會一體。

活動

關愛留守兒童大型公益活動關愛留守兒童大型公益活動
2001年6月,溫州市橫渡水心道觀加入鹿城區慈善總會組織的“慈善一日捐”、“春風送暖”等一系列愛心活動。已向鹿城區慈善總會捐贈善款15萬元。2003年,橫渡水心道觀分別向慈善機構和溫州市道教協會扶貧委等單位捐贈愛心款達80餘萬元。其中向棄嬰、盲童吳滔滔,向鼠藥中毒、生命垂危的四川籍少年劉楊,以及向嚴重苯中毒的安徽青年王曉等雪中送炭的愛心救助尤為感人。
2017年11月21日,由溫州市水心道觀、溫州樂園兩家愛心合作單位共同出資7萬元,為萬排中心國小的52名學生購買校服、文具、體育用品等物品,幫助孩子們實現內心的微心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