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發電設備國家重點實驗室

水力發電設備國家重點實驗室

水力發電設備國家重點實驗室依託: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水力發電設備國家重點實驗室是科技部2007年7月首次批准籌建的36個在轉制院所和企業建設的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之一。

實驗室簡介

水力發電設備國家重點實驗室水力發電設備國家重點實驗室

水力發電設備國家重點實驗室是科技部為貫徹落實全國科技大會和《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的精神,營造激勵自主創新的環境,促進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在2007年7月批准組建的首批36個以企業為依託的國家重點實驗室。

水力發電設備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哈爾濱大電機研究所為依託組建,2010年7月15日通過了由科技部組織的專家組對水力發電設備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的驗收。實驗室設立了由國內知名的水力發電專家20人組成的技術委員會,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由梁維燕院士擔任。

實驗室下設水輪機實驗室、電機實驗室、金屬材料和綜合工藝實驗室、絕緣技術實驗室、機械強度與振動實驗室五個實驗室和一個日常管理機構行業規劃室及模型加工基地。實驗室通過項目牽引,多學科交叉滲透,挖掘內部潛力,培養和引進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優秀人才,完善“開放、聯合、流動、競爭”的運行機制,加大國際交流與合作,建設了一支國際一流、實力雄厚的水力發電設備研究團隊,目前實驗室固定人員101名,其中:設主任1名,付主任3名。學科帶頭人16名,主任工程師24名,副主任工程師38名,工程師33名,實驗室流動人員16名主要包括清華大學、三峽公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國內高校和大企業的專家學者。實驗室衷心的歡迎有志於水力發電設備事業的同仁來水力發電設備國家重點實驗室進行技術交流和學習。

研究領域

實驗室圍繞水力發電設備開展套用基礎技術、關鍵和共性技術研究,引導企業加強前期技術研究和投入,營造有利於自主創新的環境,促進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圍繞水力發電設備關鍵共性技術等五個方向開展科學研究,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購置了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測試儀器和設備,新建和改造了大型試驗需要的研究平台。

水力發電設備共性技術和實驗測試技術、水力發電設備關鍵技術、百萬千瓦級大型水電機組關鍵技術、抽水蓄能機組關鍵技術、高水頭大容量衝擊式水輪發電機組關鍵技術、大型燈泡式水輪發電機組關鍵技術。其中,水力發電設備關鍵技術研究主要涉及:推力軸承關鍵技術、水輪機模型轉輪的開發、超高壓等級主絕緣技術的研究及套用、水輪發電機冷卻技術、結構剛強度分析及最佳化、機組軸系穩定性、水輪機轉輪防裂紋的措施等。

通過驗收

2010年7月15日,科技部組織專家在哈爾濱對水力發電設備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建設進行了驗收。科技部基礎研究司、科技部基礎研究管理中心、黑龍江省科技廳以及哈爾濱市科技局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和有關人員出席了會議。驗收專家組由來自國內大專院校、科研院所、企業和行業協會的知名科學家組成,上海交通大學饒芳權院士任專家組長。
專家組聽取了水力發電設備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建設報告,現場考察了實驗室,並與實驗室及其依託單位的同志們進行了廣泛的交流。專家組經過討論,認為該實驗室圍繞水力發電設備關鍵共性技術等五個方向開展科學研究,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購置了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測試儀器和設備,新建和改造了大型試驗需要的研究平台;實驗室重視發揮學術帶頭人和骨幹科技人員的作用,制定了相應的規章制度,依託單位重視實驗室建設,圓滿完成了建設計畫的要求,實現了建設目標。專家組一致同意該實驗室通過驗收。同時,專家組就凝練重點研究方向,增強技術擴散能力和加強國際交流等方面給實驗室提出了寶貴的建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