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子·嘲楚儀

作者:喬吉 ⑶楚巫娥:即巫山神女。 ⑷殢(tì)酒:醉酒。

基本信息

名稱:【雙調】水仙子·嘲楚儀 年代:元代 作者:喬吉 體裁:散曲·小令 宮調:雙調 曲牌:水仙子

作品原文

【雙調】水仙子 嘲楚儀 順毛兒撲撒翠鸞雛,暖水兒溫存比目魚⑴,碎奔忙兒壘就陽台路⑵。望朝雲思暮雨,楚巫娥偷取些工夫⑶。殢酒人歸未⑷,停歌月上初,今夜何如?

注釋譯文

[注釋] ⑴比目魚:舊謂此魚只有一目,必須兩兩相併才可游卻。 ⑵碎奔忙兒壘就:喻不牢固。 ⑶楚巫娥:即巫山神女。這裡指楚儀。 ⑷殢(tì)酒:醉酒。  

 [譯文] 順著毛輕輕地拍打翠綠色的小鸞鳥,溫暖的滋潤著缸中的比目魚,細碎的奔忙壘成了陽台路。望著早晨的雲,思念晚暮的雨,巫山楚女偷取了一些閒工夫。貪杯醉酒的人歸來時,歌聲已停歇明月正初升,今夜又會何如?[1]

作者簡介

喬吉 (1280—1345)元曲作家。一作喬吉甫,字夢符,號笙鶴翁,又號惺惺道人,太原(今山西太原市)人。寓居杭州。落魄江湖四十年,公元1345年(至正五年)病卒於家。著雜劇十一種,現存《揚州夢》、《兩世姻緣》、《金錢記》三種。散曲有《夢符小令》一卷。其雜劇、散曲在元曲作家中皆居前列。其散曲作品數量之多僅次於張可久,多嘯傲山水,風格清麗,樸質通俗,兼有典雅,與張可久齊名。李開先說他的散曲“種種出奇而不失之怪”,並說“樂府之有喬、張,猶詩家之有李、杜”,給予極高評價。今存小令二百零九首,套數十一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