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功健身康復機理

氣功健身康復機理

氣功健身康復機理,即氣功能夠祛病健身,對於慢性和疑難病症,尤其是心身疾病更是功效卓著。但氣功康復不同於臨床治療,它並不針對病因或病灶,而是通過增強機體的自我調節功能、激發其自愈能力,進而 達到祛病和健身目的。氣功康復注重社會環境和個人心理的作用,更符合新的健康理念和新的醫學模式。

健康與疾病

人體在神經體液的自我調節機制的保障下,內外環境間頻繁地進行著大量的物質、能量和信息交換。這是一個動態的平衡過程,它一刻不能停止,又一刻也不能偏離。人體的功能穩態保持在正常範圍內就是健康;而當機體遭受病菌等異物入侵或應激反應過於強烈和持久時,健康穩態遭受破壞,即進入疾病狀態;而處於疾病和健康之間,則稱為亞健康狀態。

醫學的進步和社會保障體系的改善,使那些因細菌感染引起的疾病逐漸得到了控制。如今,像霍亂、鼠疫、傷寒等大型傳染疾病已不多見;少數嚴重危害人類生命的疾病,如天花等,已經被徹底消滅。但隨著社會物質文明的發展,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心身疾病的患病率開始逐年上升。致使心腦血管病、癌症等已經取代傳染性疾病占據了疾病譜的首位。

疾病譜的改變反映著時代的變遷,呼喚著醫療觀念也應作出相應的改變。現行的生物醫學模式已難適應多種致病因素引起的心身疾病,應儘早建立起心理、生理、社會因素相結合的現代醫學模式。

氣功康復不同於臨床治療

中西醫的臨床治療,首先是通過望聞問切或臨床檢測手段對患者的病因作出診斷;然後制定治療方案,對疾病實施藥物或手術的干預性操作;以達到祛除病因、消除症狀,恢復功能、增強體質的目的。

由於現行生物醫學模式僅將病人當作具體的生物對象,忽略社會環境和患者心理因素對疾病的影響,因而對多因素引起的心身疾病的診斷和治療難能把握。患者能否早日康復,主要取決於所在治療單位的設備條件和經治醫生的診療經驗;而患者本身,在整個治療過程中則處於從屬和配合的被動地位。另外,由於藥物的誤用和診療器械的頻繁使用,醫源性疾病時有發生,更使一些患者舊病未除新病又添,給個人和家屬帶來雪上加霜的痛苦。

健身氣功的祛病康復,往往並不在意對病因是否作出明確診斷;它不用開刀,也無需用藥;只是通過恰當地氣功鍛鍊,就能夠治病健身。而且,氣功治病和康復還具有“廣譜”特點:當人們採用氣功方法對某種疾病進行康復治療時,往往一些次要的症候也得到根除。氣功作用的廣譜性,也得到了大量臨床研究的證實;氣功鍛鍊能夠廣泛影響人體各個系統的功能,使自我調節功能加強,使免疫能力改善。顯然,健身氣功的這種整體健身效應與臨床治療有著根本的區別:它並非直接針對病因或病灶,而是旨在激發人體的自愈能力;通過增強自我調節功能和提高免疫作用,使患病機體重新回到健康穩態。

套用建身氣功祛病健身,不僅具有簡、便、廉、驗的特點,還能使病患者完全擺脫臨床治療中的從屬和被動。許多鮮活的實例顯示,由於患者能夠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功法進行康復鍛鍊,可最大限度的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在中西醫合理的配合下,通過刻苦練功,往往使許多久治不愈的沉疴痼疾得到徹底根除。健身氣功減少了對藥物和醫療器械的依賴,從而也減少了醫源性疾病的傳播機會。氣功健身注重環境因素對練功效果的影響,更重視練功者保持平穩的心態及和諧的人際和社會關係。這種將生理、心理、社會乃至環境因素結合在一起的理念,與健康概念的4要素定義,以及與生理、心理、社會因素三結合的新醫學模式的要求非常一致。

旨在激發人體自愈能力的健身氣功,與針對病因的臨床醫學應當是並行不悖、相輔相成的關係。多年的健身氣功實踐表明,若兩者能夠合理地相互配合,將使患者病程縮短、早日康復。應當看到,儘管臨床醫學仍有許多缺欠,但並不影響它在整個疾病治療過程中的地位。一味誇大氣功在祛病健身中的奇效、並嘲笑臨床醫學的某些不足,將會誤導民眾的就醫行為,甚至使一些病患者失去早日康復的機會。

氣功治療心身疾病的生理心理機理

按應激反應概念,可將心身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在應激源的刺激下,機體自身防禦機制被初步激活,其標誌是腎上腺髓質和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大量分泌;第二階段。機體功能在被抬高的水平上超常運轉,竭力保持內環境的穩定;並逐步提高對應激源的抵抗,力圖戰勝應激源的刺激;第三階段。當機體動員出全部潛能仍無力戰勝應激源時,健康穩態即遭破壞,身體進入疾病狀態。

前已述及,氣功鍛鍊能夠產生諸多有益心身健康的生理和心理效應。這些生理心理效應能夠增強機體的自我調節功能、激發機體抵禦應激源的自愈能力,起到祛病健身的作用。當機體處於疾病初發的第一階段,身體呈亞健康狀態。此時,適當的氣功鍛鍊能幫助身體迅速恢復健康。疾病發展的第二階段是康復的關鍵。認真而有效的氣功鍛鍊,能在機體抵禦應激源的相持時期,逐漸增強機體的抵禦能力並最終戰勝應激源的刺激。而當機體處於疾病發展的第三階段,身體已呈病態。此時的氣功鍛鍊必須認真堅持,最好能針對病症選擇功法,還要與臨床醫療相互配合;以便儘速消除病因,培育並恢復機體的自愈能力,重建內環境的穩定,回到健康狀態。

關於人體氣功外發氣的致病機理

氣功師外發氣的疾病治療方法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人體穴位的點穴治療,另一種是帶氣按摩療法。對於這兩種方法的致病機理來說,只限於人體一般的經絡受阻、風濕受寒、氣血運行、臟腑器官病態的調理、腰肌勞損、舒筋活血以及減緩良性腫瘤和癌症的病變狀態。人體能夠通過外界生物力場磁波或相適宜的頻率磁波輻射作用來改變人體細胞病態下的生物電場強度,使其得到正常的恢復和緩解。

1,氣功點穴治療方法。

人體經絡是我們人體氣血運行的網路感念,而內則屬於臟腑器官,外則行於人身整體。經絡將人體的各部組織以及器官聯結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結構。“經絡”是人體經脈和絡脈的總稱,“經”則指經脈,類似於氣血循環的徑線,也是經絡系統中的主要路徑。“絡”是指絡脈,形如網路節點系統,又是人體經脈的最小分支路線。人體經絡學說是我國中醫學的精髓之一,與臟腑以及氣血等基礎理論合二為一。這對於我國中醫學來說特別是針灸的臨床治療實踐,有著及其重要的引導作用。

人體經絡是由十二經絡和奇經八脈組成的,它包括:

1,手三陰經(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

2,手三陽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

3,足三陽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

4,足三陰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

奇經八脈包括:

督脈、任脈、沖脈、帶脈、陰維脈、陽維脈、陰蹻脈、陽蹻脈。

當人體在處於病態的狀況下,臟腑器官和氣血運行不暢,經絡信息傳遞受阻。我們可利用外界人體生物電磁波輻射的局部點壓和治療,從而促使人體受阻經絡的穴位以及氣血運行通暢,使病態下的細胞生物電場強度得到正常的恢復,並且使磁波衍射於人體臟腑器官和機體達到正常的運行狀態。大家知道,人體經絡穴位信息的傳遞阻斷是導致人體局部病變的重要因素,經絡信息的阻斷也是人體細胞正常生物電場的電位改變。中醫學的專業術語叫做:“通則不痛,痛則不通。”

氣功師自身的意念生物波場強度較高,手指局部可形成高溫狀態下的熱核反應並構成電磁微波的輻射狀態,它能夠形成對他人病體局部微弱的生物電磁波產生共振效應,以提升病體細胞低電位的場強增加,使氣血運行進入到常規狀態並以實現病體的緩解和治癒。人體生病是細胞發生不正常的反應或者是敗壞死亡,也是細胞生物電形成的場力衰退減小,從而使正常的電磁波輻射強度也會降低。我們知道,人體細胞病變的機理首先是細胞的電位力場發生非常規性變化,醫學的電磁療法以及人體外發氣功磁波輻射也是用來改變細胞生物電的衰變,提升病變細胞的生物電場強度,增強細胞在正常狀態下的活動規律,以減緩病態細胞的延續或者恢復細胞的正常功能,這也是一種穴位刺激下的條件反射作用。

氣功點穴療法古老而悠久,經絡覆蓋著人體的五臟六腑,經絡的節點輻射於人體的奇經八脈、臟腑器官。經絡節點的刺激映射,也是古老中醫學理論之經典學說,針灸療法、艾灸療法、刮痧、點穴療法、氣功點穴療法、穴位的按摩療法等等,無不顯示出它那古老而神奇的醫學經典。經絡節點細胞的穴位療法刺激作用,用以傳導電磁波信息延伸到五臟六腑,用來改變臟腑病態細胞的轉化,使人體處於正常的健康狀態。當人體經絡穴位節點細胞膜受到外界的點壓或磁波激發後,其細胞電位馬上就會產生一系列的變化,從而形成區域網路細胞電位的連鎖性變化反應,來達到本區域網路中的病態細胞受到良好的影響,使非正常電位的病態細胞得到恢復和痊癒。而氣感又是什麼呢,當氣功師外發氣時,肢體的周圍溫度升高,從而產生局部區域範圍內的冷熱空氣小型環流形態,這就是氣功的外發氣感覺。

2,帶功按摩法

帶功按摩,也是一種氣功療法,氣功師意念行氣並作用於手掌,對人體實施帶功按摩。這種方式較不帶功的方法療效好,不帶功按摩是一種及普通的人體病態療法,常用於一般的按摩操作,它也會緩解人體的病態效應。但是,雖然帶功按摩的療效好,病態緩解進展也較快,往往以較少的按摩次數就可以使人體得到全面的病癒,然而氣功師卻很少採用此種療法。

氣功的意念作用可導致氣功師的手掌形成人體的微電磁波輻射以及紅外線輻射,連同普通人體力場電壓的綜合作用效果,使人體經絡節點以及肌腱細胞生物電會很快的恢復到正常的狀態。氣功外發氣可用於人體的經絡以及臟腑和肌腱一般的病理治療,而這種治療方法只能夠局限於一般的人體病理醫治,舒筋活血,調整五臟六腑的常態微變機能,用以緩解惡性疾病的發展。但是,任何一種醫學療法絕對不是萬能的,還需要其他的輔助療法才會將疾病完全的治癒或根除。

人體經絡氣血受阻、風寒入侵、人體細胞的癌變,都可以實施人體外發氣的功法治療。上述已經說過,不論是經絡氣血受阻,還是風寒入侵以及細胞癌變,用氣功的外發氣醫治方法都會得到很好的療效。它能夠快速的提高病變細胞生物電場的強度,因為人體細胞的病變首先是細胞生物電場的改變,為了穩固保持生物電場不規律性的變化,就要實施外加電場磁波的強行干擾,使其儘快的恢復到正常值。打個比喻:當冬季到來時,會導致人的手腳由於在低溫環境下的影響而帶來的細胞病變,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凍瘡”,按著中醫理論,治療人體“凍瘡”必須使用“熱性”或能夠抵抗嚴寒的過冬植物類藥品進行醫治。而在我國中醫學界,採用的則是“陰陽平衡”的治療方法,“熱”屬於陽“冷'屬於陰,所以陰陽平衡才能達到治療疾病的作用。然而,由於氣功師採用的又是外發氣治療方法,之所以就會產生生物電場的磁波輻射。因為氣功師的外發氣屬於人體內部的熱核反應,所以氣功師的手掌溫度才會高於正常人的數倍,並且伴隨著有益於人體病變細胞恢復的微電磁波輻射也會作用於人的身體。氣功外發也是屬於陽剛之氣,從而達到“凍瘡”病體細胞的正常功能恢復和陰陽互補。

總而言之,人體氣功的醫學作用不可忽視,人體意念氣功源於世界古老的宗教意念修煉。手掌在發放外氣時,掌心的溫度多在40攝氏度左右,當在外寒入侵病態下的其他人手掌放置於氣場中時,他會感覺到手掌象置身於在火爐旁一樣而暖烘烘的。在陰陽相補的過程中,並附加於能夠改變人體病態細胞生物電場的同時,人體病態就會在短時期內痊癒,這就是我國民間以及宗教界和氣功武學界的治病機理。

心身疾病的氣功治療

以下列舉了一些心身疾病的氣功治療,可以看出有關生理心理因素在疾病康復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高血壓

高血壓的一個致病因素就是情緒緊張與情緒急躁,氣功鍛鍊可使人逐漸做到心靜體松,消除身心的緊張狀態,因而能起到降壓的作用。

寧心入靜,心平氣和,調整大腦的功能,調節下丘腦植物神經中樞,有利於大腦皮層對皮層下血管舒縮中樞的調節,使周圍小動脈痙攣狀態得到解除,外周阻力減小,起到治療高血壓的作用。

意守湧泉穴,引氣血下行,不僅有中醫經絡理論的依據,而且還是治療高血壓的重要暗示因素,因而也能起到降低血壓的作用。

冠心病

冠心病病人多有急躁、焦慮、緊張的情緒。這種負性情緒會誘發冠心病或加重冠心病的症狀。練氣功能夠穩定人的情緒,減少焦慮,從而有助於冠心病的治療;練功使心身平靜、舒適、放鬆。在入靜狀態下,人體耗氧量降低,心率減慢,每分鐘心搏輸出量減少,外周小動脈阻力減低,心臟負荷減輕,心肌耗氧量減少,可使心肌缺血得到改善。節律緩慢的腹式呼吸,對內臟有柔和的按摩作用,由於胸腹腔壓力的改變,也改善了心肌供血。

哮喘病

有的學者認為過敏原、感染、心理因素三者相互作用引起哮喘病的發作。心理因素是誘發哮喘病的重要因素。因此哮喘病被列入心身疾病的範圍。不良的心理因素引起人們的情緒緊張,通過下丘腦及其控制的內分泌系統而使免疫功能受到影響,例如,抑制抗體反應等。氣功的心理學研究證明,氣功可使練功者情緒穩定,心情愉快。積極、良好的情緒能通過神經內分泌系統來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從而提高哮喘病患者對過敏物質的適應能力,防止與減少哮喘病的發作。

練功可使大腦皮層的功能得到加強,或使失調的大腦皮層功能得到正常恢復。因此,哮喘病患者堅持氣功鍛鍊,可改善與提高大腦皮層對皮層下中樞和內臟活動的調節,有助於防治哮喘病。

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病人多抑鬱。氣功鍛鍊可改變人的情緒狀態,練功感到舒服、輕鬆,心情愉快。練功使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病人逐步消除不良情緒,即消除了引起疾病的一個重要病因,從而起著治療作用。

由於情緒等因素使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大腦皮層功能失調,造成植物神經系統機能紊亂,致使胃壁和血管痙攣,組織發生營養障礙,黏膜抵抗力下降而產生潰瘍病。氣功是一種以調心為主的自我心身整體療法,使大腦皮層功能協調,正常地調節臟腑的功能,達到治療潰瘍病的作用。調身的腹式呼吸以及調身操作,都能有效地改善消化系統血液循環及微循環,這也是潰瘍病康復的機理之一。

糖尿病

練氣功可使糖尿病患者情緒緊張得到緩解,長期堅持練氣功可使糖尿病患者逐步建立起控制飲食、堅持運動等健康的生活方式,這可使引起糖尿病的一些重要病因得以消除。

練氣功可調節神經系統。而內分泌系統是直接或間接在神經系統的調節下進行活動,使糖尿病患者的內分泌系統失調逐步得到調整,從而使胰島素分泌不足得到改善,表現為糖尿病病情減輕甚至消除。

癌症

不少癌症病人在認識上認為得了“不治之症”,談癌色變,喪失了與疾病作鬥爭的信心。絕大多數癌症病人情緒低落、焦慮、恐懼甚至產生絕望感。這種消極情緒會降低人體的免疫能力,助長癌細胞的生長。

練氣功可使患者逐步認識到氣功是治癌的一個手段,儘管不一定痊癒,但畢究能夠延長生命,從而有了與癌症作鬥爭的決心和信心。氣功鍛鍊可使人的不良情緒有所改善、甚至產生積極的情緒,有利於調動人體的免疫功能,從而起到治癌的作用。

國外的心理學家曾發現了一種治癌的想像療法。讓癌症患者想像自己身體的千軍萬馬的白細胞在與癌細胞作激烈的鬥爭,並不斷地取得勝利。據說有的癌症患者運用想像療法在治癌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