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組織與災荒救治:民國華洋義賑會研究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第1版 (2005年1月1日)
平裝: 327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710004216X
條形碼: 9787100042161
尺寸: 19.8 x 13.8 x 1.6 cm
重量: 322 g

內容簡介

本書是勤禹的博士後出站報告。作為他的聯繫導師,我想就本書的意義和特點推薦給讀者。華洋義賑會作為一個民間組織,是聯繫國家和個體之間的社會中間層,是緩解社會問題和維持社會穩定的重要事業,也是全社會應予關注和推動的事業,學術界對此儘管有所研究,但仍嫌薄弱。所以選取民國時期的一個救災組織進行深入的個案研究,不僅對於拓寬民國社會史研究領域,具有明顯的學術價值,而且,對於當代中國非營利部門的成長及公民社會的興起與發展,又具有借鑑意義。作為一部脫胎於博士後研究報告的專著,我認為該書達到了這一目標。具體而言,本書出版具有以下學術價值和科學意義:(一)以往對華洋義賑會的研究,或從西方社會福利思想的實踐,或從農村合作的一種示範,或從賑災救荒等視角立論,而本書首次從社會變遷視角出發,結合近代中國集權衰落趨勢和現代化開展過程,全面探討該組織生成與發展的經濟、政治、文化及社會心理等生態環境,並就現代化進程中民間組織成長的機遇與面臨的困難作了細緻分析。這是一種突破,對該組織的研究和相關組織的研究有重要的學術意義。(二)由於在研究視野上的突破,作者從容地從組織模式入手,深刻剖析華洋義賑會的組織架構、權力分配、總分會互動與自律機制,揭示出該會不再是傳統慈善組織,而已演進為具有現代組織屬性的民間組織。這是對華洋義賑會研究的一種新說,有較重要的學術意義和理論價值。(三)從社會自組織角度出發,考析華洋義賑會與政府的關係,檢討在“強國家、弱社會”情勢下,社會自組織與國家互動方式及狀況,並得出令人深思的結論。這在同一題目的研究中,是一個嘗試和突破。(四)通過對華洋義賑會全面地分析考察,得出以下結論:在政府主導現代化過程中,民間組織可以通過邊緣替代,實現對公共事務的參與和管理,從而成為現代化的一股強力。在當今中國處於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國際環境下進行現代化,政府如何放手民間組織,又如何利用民間組織等現實性問題,該書具有實質性的借鑑與指導意義。
該書20多萬言,引證資料十分弘富。據我所知,勤禹三去南京,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浩如煙海的原始文獻中,拂塵遍覽,不放過任何有用資料,摘抄了近10萬字卡片。又數月浸泡於上海圖書館近代文獻室,儘可能多地蒐集華洋義賑會年報、會刊、宣傳冊及其他資料和當時報刊及相關的理論著作與研究論著。這種“上窮碧落下黃泉”的研究精神,保障了該書嚴謹紮實的學術價值,也顯現了作者潛心學術的勤苦與執著。
該書在研究方法上,突破以往在同一領域所採用的單一的歷史學實證方法,吸收了政治學的合法性理論、治理理論以及社會學的互動論、社會控制論、社會資本等學科的研究方法和概念,並將上述方法貼切自然地融會於研究之中,沒有生拉硬扯、矯揉造作之感。而且在文字表達上,簡約明快,於樸實無華的言語中將道理娓娓道來,做到言之有理,持之有故。
可以說,本書是一部思路科學、切實、清晰,結構合理、有效,視角新穎獨特,且具有鮮明時代性和前沿性的研究專著,是中國近代社會史研究領域的一項有意義的學術成果。

媒體評論

書評
.

目錄

導言
第一章 華洋義賑會興起的經濟社會環境
第一節 近代經濟的產生與發展
一、國家資本主義經濟
二、私人資本主義經濟
第二節 新興社會力量的成長
一、買辦
二、紳商
三、工商業者
四、新知識群體
第三節 社會思潮的激盪
一、國家起源的社會學說與自治思潮
二、合群結社思潮
第四節 傳教士與救濟新理念的傳播
第二章 華洋義賑會演變與合法性獲得
第一節 事業的合法性
一、災荒危機
二、政府軟化
第二節 華洋義賑會的成立與演變
一、淵源
二、緣起
三、創辦
四、發展
五、頓挫
六、復會與終結
第三節 其他合法性的獲得
一、組織定位
二、名流參與
三、尋求法律保護
第三章 華洋義賑會治理結構
第一節 組織制度
一、會員制
二、機構設定
第二節 組織架構與運作
一、類科層化的層級結構
二、組織運作
三、分會組織架構
四、分會與總會互動
第三節 自律機制
一、人事管理制度
二、財務管理制度
三、監察制度
第四章 經費籌集與使用
第一節 國內募捐
一、大眾公共意識的喚起
二、募捐形式
三、制約公眾捐贈因素
第二節 海外捐募
一、來自美國公眾的捐款
二、他國公眾捐助
三、華僑捐贈
第三節 經費使用
第五章 防救結合,以防為主
第一節 救災程式與規則
一、成災標準
二、災情調查
三、查戶須知
四、放賑辦法
第二節 建設救災
一、救災方式的轉變
二、新原則表述
三、以工代賑
四、工賑項目分析
五、貸款掘井
六、防災試驗
第六章 合作制度試驗與推廣
第一節 農村經濟問題與合作思潮興起
一、農村經濟問題
二、合作思潮的興起
第二節 合作制度試點
一、合作類型選擇
二、在河北試點
三、合作社組織系統
四、合作社放款
第三節 合作制度推廣
一、辦理皖贛湘鄂農賑
二、推動陝川合作事業
三、成績與問題
第七章 華洋義賑會與民國政府
第一節 國家讓渡與介入
一、無奈地讓渡
二、政府權威重建與強力介入
三、經濟補助與政策優惠
第二節 組織反應
一、協助與合作
二、矛盾與衝突
餘論:現代化進程中的民間組織
參考文獻
致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