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警務

民生警務

民生警務,是指基層公安機關在警力安排、警察活動甚至是警察機關的設定上,直面民眾訴求,以“保民安、聚民力、暖民心、聽民意、解民憂”為主要內容的一種警務模式。

基本介紹

標識名稱: “民之盾”

標識釋義:

1.標識整體方圓融合,既表達圓融、和諧之意,又不失警務工作的莊重和嚴肅。

2.盾牌由字母“C”變形而來,“C”指常州,盾牌代表公安,取“常州公安”之意。

3.綠色部分由“民”字變形而來,居於盾牌之中,寓意常州公安永遠將人民民眾置於心中,時刻守護關愛,突出“民生警務”主題。

4.“民”字又形如拳頭,意指警民手牽手、心連心,共創和諧幸福城。

5.“民生警務”四字之陽光色,表示警務工作溫暖民生、幸福常州。

6.五角星系公安元素,同時也代表常州公安“高標準”的工作要求,意指達到行業星級標準。

7.“常州公安”、“CHANGZHOU POLICE”中英文結合突出“民生警務”主體。

概念

民生警務既是公安機關履行職責的一種理念,又是實現公安機關職責的一種民生設計與運行的體制機制。

江蘇省常州市公安局新一屆黨委班子自2008年成立以來,探索總結建立了民意導向型的“民生警務”新機制,並將“民生警務”定義為: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民生幸福為目標,以維護和實現最廣大人民民眾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落腳點,在警務活動中堅持愛民、安民、便民、利民,全面、系統、長效地打造安全、安定、安寧的社會環境,建立與黨委政府對社會穩定期望高度一致、與人民民眾對平安和諧期盼高度融合的新型警務機制。

提出背景

1.社會形態的變化。改革開放以來,常州市經濟社會發展一直居於全國同類城市前列,所碰到的新情況、新變化也相對較早、較多。這就要求公安機關增強風險意識,主動肩負起保民生、護民利的重任,並且有責任、有義務通過開放、開明的方式化解風險問題。

2.政府職能的轉變。當前,各級政府職能的重心,已從單純行政管理轉向創新社會管理,致力於建設服務型政府、民主政府、陽光政府和廉潔政府。公安機關的職責也應隨之改變,要主動適應黨委政府對創優發展環境的新要求。

3.民眾期待的提高。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人民民眾的期待和要求也不斷提高,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要求十分強烈,已不僅僅滿足吃得飽、穿得暖,更需要滿足安全、權利、服務的要求。這也要求公安機關應主動適應民眾的期待。

全新理念

常州公安提出的民生警務有別於以往的警務,它更多的是一種巨觀警務、本質警務、主動警務、積極警務、信息警務。具有著全新的理念:

1. 追求和諧社會。民生警務是以善治也就是良好秩序為目標,實現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2. 管理風險社會。民生警務是以管理風險社會、維護社會良好運行為行為模式。

3. 融入信息社會。民生警務在做好傳統實體社會形態的同時,積極介入虛擬社會形態,掌握運用網際網路時代的新技術,提高公安機關的辦事效率。

4. 建設法治社會。民生警務堅持執法為民,確保制度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同時,針對傳統的風險反饋,通過採取積極的措施進行秩序恢復、權利救濟。

運行機制

民生警務常州模式的運行機制分為三大部分:

1.與民生對象的指導與互動。主要是建立獲得民生警務需求的有效途徑,並對民生警務需求進行分析、研究、分類。

2.公安自身的管理與提升。主要是通過對公安內部資源進行有效整合,提高公安機關滿足民生警務需求的能力。

3.外部環境的營造與最佳化。主要是通過對公安機關進行適當、有效的宣傳,提高民眾對公安機關的理解度、信任度、認可度和參與度,形成全民民生警務。

發展過程

2008年以來,通過廣泛調研,常州市公安局組織實施了“和諧安民”、“交通暢通”兩大工程,開通了“平安常州網”、“平安常州”警方部落格(微博),推出了創優服務、惠及民生“新八項措施”等。隨後,又通過不斷探索實踐、改進完善,將“民生警務”發展到今天的和諧安民、暢通便民、消防護民、服務惠民、執法為民等“五大工程”,體系更加完整,內涵更加豐富。

主要實踐

1.和諧安民工程。2009年常州市公安局牽頭制定並以市委市政府名義印發《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三年規劃》,全面啟動“和諧安民工程”。三年市、區、街道三級累計投入建設資金4.76億元,其中老小區、城中村安防設施改造,惠及15萬戶家庭近50萬人,警情下降65%。

2.暢通便民工程。城市交通達到全國城市“暢通工程”A類一等管理水平,跨入了“國家模範交通管理城市”行列。市民對城市道路交通狀況的滿意率達到91%以上。在全國大城市交通管理工作會議上,常州作為唯一特邀的地級市介紹了創建“暢通城市”的常州經驗。

3.消防護民工程。完善消防安全、消防宣傳和消防服務三大機制,創新“防消結合”社會化巡防工作,開展構築社會消防安全“防火牆”工程,成立1008支“消防護民隊”,消防安全工作社會化程度提高,連續13年未發生群死群傷惡性火災事故。

4.服務惠民工程。全市率先設立行政服務處,率先實現公安行政審批服務事項全部網上受理;打造“網上公安局”,實現115個服務事項全部網上受理,全省率先開通“交通違法線上繳費”等20個“一站式”網上服務事項。加強網上警民互動,“平安常州”新浪官方微博冬粉超過100萬,開創全國警方“網路淘凶”成功第一案。

5.執法為民工程。通過做強執法主體、做新執法管理、做實執法評價,常州市公安局連續10年被評為“全市依法行政優秀單位”,連續6年被評為“全省執法質量考評優秀單位”、蟬聯“全省依法行政示範點”,被授予全省公安唯一的“全國法制宣傳教育先進單位”等榮譽。

建設成果

通過加強“民生警務”五大工程建設,常州公安公安工作基礎更紮實了,民眾口碑更好了,贏得了眾多榮譽:2012年6月,全國公安廳局長座談會在江蘇召開,國務委員、公安部部長孟建柱高度肯定常州公安機關信息化條件下創新民眾工作和社區警務做法,全體與會代表實地考察常州公安基層基礎工作,專門舉行了常州市公安局基層基礎工作匯報演示會;行政服務公安視窗連續三年被評為全市年度優秀視窗第一名;在全市“評議機關”活動中排位連年躍升,2011年獲政風行風民主評議和機關作風評議雙第一,蟬聯“綜合考核優勝單位”;湧現出榮獲公安部集體一等功的交巡警支隊、榮獲“全國抗震救災先進集體”的消防支隊和全國一級英模、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陸立才,全國二級英模、全國先進工作者、全省“十大愛民警察”劉祖明和“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戴世毅等一大批先進集體和個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