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人物過眼錄

《民國人物過眼錄 》,作者是 楊奎松(青石)。描述的是因為這裡所集的文章,既有學術論文,也有讀史札記,既有講演的現場錄音稿,甚至也有帶些“演繹”味道的歷史紀實。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這個集子是硬編起來的。所以說是硬編,理由有二:一是因為它確實不是筆者自己主動想編而編的,實在是向先生再三推動的結果,多少有點不得不的架勢;二是因為筆者的研究較多地集中在中共歷史方面,要想集中編一本民國人物的集子,還真比較困難。好在民國人物並不等於都是國民黨的人物,但即便如此,也還是有幾篇比較關鍵的文章,早已成為其他書的章節內容,除個別篇外,總不能又重複收入到這個集子裡來,因此只好另想辦法。

民國人物過眼錄

另想辦法的結果,就是編成了這本“過眼錄”。這裡的所謂“過眼”,倒不是蜻蜓點水,一筆帶過的意思,其實是不拘一格隨便談的意思。因為這裡所集的文章,既有學術論文,也有讀史札記,既有講演的現場錄音稿,甚至也有帶些“演繹”味道的歷史紀實。總之是五花八門,沒有體例上的一致性。包括專門的學術論文,筆者也儘可能地做了一些文字上的處理,即把它們儘量變得通俗、更好讀一些。

讓文字好讀易懂,是筆者一向所追求的風格。不過,通俗到把史學論文變成紀實,並不是我的想法。因此,這裡把早些年寫過的兩篇歷史紀實收進來,還是會讓筆者有些忐忑不安。這一方面是因為筆者從來對社會上各種紀實文學作品的歷史真實性持懷疑態度,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自己從來不認為自己有這種“創作”的資格。之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還會把以前改寫的兩篇歷史紀實編進來,是因為這兩篇“東東”掛在網上多年,不少人轉貼來轉貼去,甚至有人把它扒下來成為自己的作品去投稿。既如此,它們想來不會有太大問題。同時,之能夠寫出來,也是因為當年寫論文時發現所能利用的資料和能夠涵蓋的歷史背景與細節局限性太大,自己蒐集到的相關史料實在太多、太具體,很多史料不用太可惜。雖然這兩篇紀實並沒有能夠把大量已有的史料全部用上,但也還是把許多不為人所知的歷史細節交代了出來。因此,通過這兩篇其實還是建立在大量史料基礎上的歷史紀實來了解相關的細節,對一些讀者也許還是有所幫助的。

作者簡介

楊奎松(青石),1953年10月生於北京。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研究員,現為北京大家教授。已出版專著多種並發表論文百餘篇,已出版專著包括《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合著),《抗日戰爭期間中國對外關係》(合著),《海市蜃樓與大漠綠洲--中國近代社會主義思潮研究》,《失去的機會?--戰時國共談判實錄》,《中間地帶的革命--中國革命的策略在國際背景下的演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西安事變新探--張學良與中共關係之研究》,《中共與莫斯科的關係(1920-19600)》等。

目錄

一、華人洋事

瞿秋白與共產國際

蔣介石、張學良與中東路事件

二、洋人華事

牛蘭事件及其共產國際在華秘密組織

蘇聯大使羅申的秘密使命

三、聯蘇秘聞

孫中山的西北軍事計畫及其夭折

抗戰前夕陳立夫赴蘇秘密使命失敗及其原因

四、抗日秘辛

蔣介石與1936年綏遠抗戰

蔣介石與中國抗戰之開啟

蔣介石抗日態度之研究——以抗戰前期中日秘密交涉為例

五、黨人內爭

向忠發是怎樣一個總書記?

毛澤東的崛起與共產國際

張學良反蔣問題之探討

論張學良與西安事變之解決

六、讀史札記

蔣經國莫斯科歷險記

王明上台記

宋慶齡何時加入共產黨

七、人物縱談

蔣介石與民國外交

毛澤東與蔣介石的比較研究

八、歷史紀實

李、白反蔣和共的密謀

美國駐瀋陽總領事瓦爾德事件始末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