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與本土文化:韓國威權主義時期的政治發展

民主與本土文化:韓國威權主義時期的政治發展

第三章民主形式的奠定 三民主化的基礎 二民主形式的角色

圖書信息

作 者:尹保雲 著 叢 書 名:

出 版 社:人民出版社ISBN:9787010089706 出版時間:2010-01-01 版 次:1 頁 數:355 裝 幀:平裝 開 本:32開 所屬分類:圖書 > 政治/軍事 > 世界政治

內容簡介

《民主與本土文化:韓國威權主義時期的政治發展》共分9個章節,主要對韓國威權主義時期的政治發展課題作了探討和研究,具體內容包括民主形式的奠定、強政權與民主、民眾與公民社會、兩大黨制的發展趨勢等。該書可供各大專院校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供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用書使用。

作者簡介

尹保云:男,1953年生,哲學學士(1982年)、哲學碩士(1989年)、歷史學博士(1992年),北京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教授。長期從事現代化理論、現代化國際比較等研究和教學工作。先後在國內外發表中文、英文、朝文學術論文共八十多篇,個人主要專著有《韓國的現代化》(東方出版社1995年版)、《現代化通病》(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什麼是現代化:概念與範式的探討》(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理論探討範圍涉及馬克思主義、民族主義、意識形態、傳統文化、文化與文明、威權主義、現代性、現代化歷史哲學、民主的形式、農村發展等,歷史與經驗俯瞰範圍包括歐美、拉美、中國、東亞地區以及東南亞地區。2010年6月,被美國傳記研究院授予“金質獎”。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緒論
一 第三波研究與民主概念
二 威權主義政體的過渡性
三 韓國經驗的特點
第二章 本土文化資源
一 傳統制度的變遷
二 以忠、孝為核心的道德價值體系
三 社會的張力與衝突
四 傳統文化的柔韌性與脆弱性
第三章 民主形式的奠定
一 憲政萌芽與殖民全權主義
二 國際依附與政治精英的分裂
三 引進民主形式
四 形式民主與精英的權力鬥爭
五 民主形式的懲罰
第四章 民主與失控
一 李承晚政權遺留的問題
二 新形式與舊習慣
三 民眾運動的壓力
四 激進思潮的崛起
第五章 強政權與民主
一 5·1 6軍事政變的性質
二 加強集權的措施
三 精英結構的變化
四 民主的形式收縮與品質提高
第六章 官僚-威權主義:性質
一 經濟成就與合法性危機
二 維新體制的脈絡
三 與拉美官僚-威權主義的比較
四 政府與經濟精英
第七章 官僚-威權主義:向民主過渡
一 反政府的民主運動
二 “首爾之春”的寒流
三 民主化的基礎
四 六月抗爭與民主化轉型
第八章 民眾與公民社會
一 政府與普通民眾的關係
二 工人與工會
三 農民與農協
四 政治活躍的板塊
第九章 兩大黨制的發展趨勢
一 選舉形式與社會文化因素
二 50年代的兩大黨制趨勢
三 一黨獨大制的失敗
四 整合地域主義
五 自然的進化過程
結語:儒教國家的政治重構
一 集權主義的民主發展道路
二 民主形式的角色
三 儒教文化與民主形式
四 趨勢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