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葉嘉欖

24-dien diol)。 外用:葉、皮適量,煎水洗。

簡介

藥物名稱:毛葉嘉欖
拼音:Mao ye jia lan
傣藥名:埋航
藥材基原:為橄欖科植物羽葉嘉欖的葉、樹皮和心材。
採收加工:全年可采,采樹皮颳去粗皮,切碎曬乾備用,葉用鮮品。
性味:味微澀,性涼。

化學成分

葉和莖皮含白頭樹素(garuganin)Ⅰ[1]、Ⅱ[2]、Ⅲ[3]、Ⅳ 、V、Ⅵ[4]。還含13α,14β,17α一羊毛甾一7,24二烯一1β,3β一二醇(13α,14β,17α-lanost-7,24-diene-1β,3β-di-ol)[5],13α,14β,17α一羊毛甾一7,24-二烯一3β,11β,16α一三醇(13α,14β,17α-lanost-7 24-diene一3β,11β,16α-triol)[6],辛二酸一2一乙基一雙(2一乙基己基)酯[octanedioic acid-2-ethyl-his(2-ethylhexyl)ester][7]。樹脂中分離出α一香樹脂醇(a-amyrin),丁醯鯨魚醇(butyrospermol),達瑪烷二醇(damrnarandiol)。

功效及主治

清火解毒,消腫止痛,殺蟲止癢,斂瘡收口。主治“菲埋喃皇羅”(水火燙傷),“兵洞烘洞飛暖”(皮膚瘙癢,斑疹,疥癬,濕疹),“兵洞飛暖龍”(疔瘡癰癤膿腫),“接腰”(腰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樹心材15~30g。
外用:葉、皮適量,煎水洗。

藥品附方

1.治“菲埋喃皇羅”毛葉嘉欖鮮葉、皮適量。煎水洗。(勐臘縣傣醫波溜燕驗方)。
2.治“兵洞烘洞飛暖”,“兵洞飛暖龍”毛葉嘉欖皮、白花樹皮、南索、頭花耳草適量。煎水泡洗。(西雙版納州傣醫院傣醫康郎香驗方) 。
3.治“接腰”毛葉嘉欖樹心材20g,橄欖樹根15g,蘇木10g。煎服。(景洪市傣醫波的應驗方)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