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增產劑

毛竹是江西省重要森林資源,全省現有毛竹林80多萬公頃,立竹量13.7億株,占森林資源的10%左右,毛竹生產也是江西省林業產業支柱和林農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

簡介

但是江西省的毛竹林經營粗放,有80%左右面積的毛竹低產林,嚴重地影響了林農增收致富和江西省竹產業的發展。竹腔施肥豐產技術是由江西省林業科學院竹類研究所和江西省林業科技推廣總站根據毛竹生長特點共同研發的一種新型配方生態施肥技術。該技術擁有適合毛竹林分生物學特性的優效配方專用肥料——BNP毛竹增產劑,能有效促進筍芽分化,改善大小年,減少退筍,促進成竹與竹徑增粗,顯著提高竹林產量和質量。同時,這項技術將傳統土壤施肥改變為竹腔注射施肥,克服了傳統施肥用量大、肥效差、工效低等缺陷,能大幅度降低施肥成本,明顯提高工效,2005年通過了省級鑑定。毛竹竹腔施肥豐產技術解決了提高毛竹產量與質量的技術關鍵,是江西省毛竹科學經營的一項自主重大技術創新。

1 BNP毛竹增產劑簡介

1.1 主要成分

BNP毛竹增產劑是一種主要以NPK有機液、胺基酸、有益微生物、生物激素、植物生長素、細胞分裂素、微量元素、增肥添加劑等原料配製而成的高效濃縮劑。

1.2增產機理

BNP毛竹增產劑集毛竹生長所必需的“三要素”養分和多種生物激素、微量元素於一體,竹株吸收後可有效提高毛竹植株內新陳代謝過程中各種酶的活性和新竹居間分生組織的活性,增加葉綠素含量,提高淨光合速率,促進鞭根生長和筍芽分化,從而顯著增加孕筍量、出筍量和新竹成竹量。

1.3主要功能

BNP毛竹增產劑對毛竹具有補充有機營養與提高內源激素的雙重功效,能有效促進筍芽分化、筍徑增粗和提高出筍量與新竹數,從而顯著提高竹林產量,縮減大小年差距,並能提高竹材材性和竹林抗逆性。

1.4保存方法

將BNP毛竹增產劑放在室內陰涼乾燥處保存即可,置久後可能有少量沉澱,搖勻後仍可使用,不影響功效,但稀釋液不宜久置。

施肥技術

2.1 竹腔施肥技術原理

毛竹竹竿、竹鞭中發達的微管束具有很強的輸送功能,其竹壁與節隔組織具有很強的吸附性和滲透性,其竹腔具有高度的封閉性。將BNP毛竹增產劑注射到竹腔內,經與竹壁、節隔組織接觸吸附,通過滲透作用和微管束的快速輸導,可將養分迅速運送從下到鞭根從上到枝葉的各個器官,且營養液在竹腔內不揮發,不流失,不易固定,與竹壁、節隔組織細胞接觸面大,施放的養分可完全被吸收利用。利用這一原理進行竹腔施肥,完全可滿足毛竹豐產林分對“三要素”養分、生物激素、微量元素的需求,達到快速促進鞭根生長、萌芽發筍和有效增強葉綠素含量與提高淨光合率。

2.2竹腔施肥季節

毛竹微管素的輸導功能和竹壁、節隔的滲透性會隨竹齡的增加而減弱,對新竹進行注射施肥,養分在24 h內就可輸送到枝葉和鞭根,而5 a生竹株要在8 d後才能達到。因此,進行竹腔施肥應選擇新竹為好,且以竹竿竿高停止生長進入展枝展葉階段(江西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中旬)為宜,此時新竹組織幼嫩,注射容易,傷口易閉合。過早,因竹節伸長,注射易引起傷口、傷流,造成竹材損傷和引發病蟲害;過遲或2 a生以上老竹,因組織老化,注射較費時費力,需要特製的施肥器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