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金長生態農業有限公司

(5)“林果―糧經”立體生態模式。 (6)農業綜合開發經營模式。 (9)高效生態林業經營模式。

基本信息

公司簡介

宜昌市金長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7月,是一家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清江流域原生態特產種養、開發、生產與銷售為一體的公司。
公司與長陽巴里香蜂業專業合作社聯盟開發了首個獨具特色的原生態產品“天然巢蜜”,已贏得廣大消費者的認可及喜愛。合作社成立於2010年,坐落在800里清江流域中游,這裡層巒疊嶂、空氣新鮮,山清水秀,風景如畫。青山秀水孕育了豐富的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是聞名全國的土家文化之鄉和綠色食品生產基地縣。公司與合作社擁有各類專業技術及銷售人員20餘人,依託綠色資源充裕的優勢,註冊“巴天地”商標為公司自主品牌進行市場推廣與銷售!
公司還引進義大利原瓶進口葡萄酒“國際米闌足球俱樂部”官方指定用酒為湖北獨家授權經銷商。
公司本著誠信務實,團結拼搏、祥和高效的宗旨更好的服務於廣大消費者。同時尋求更多的合作夥伴聯盟發展。

公司產品

巢密相冊
宜昌特產圖冊

公司相關證書

公司相關證書

公司地圖

生態農業的發展模式

1)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模式。利用生物、微生物或其它農藝、工藝措施,使農業廢棄物進行無害化處理返回果園、農作物、魚塘,達到資源充分利用,環境保護和土壤改良的目的。我縣主要是抓好規模化養殖場和農村個體養殖戶的畜禽糞便的處理利用,通過進行沼氣發酵,使畜禽糞便產出優質的沼氣能源和有機肥料,沼氣作為用戶的生活用能,肥料作為農業生產的增產來源,起到既減少環境污染,又增加效益的目的。模式主要是開展“豬―沼―果”、“豬―沼―菜(稻)”、“竹―牧―沼―魚”等綜合利用,起到以豬促沼,以沼促農(果、作物),以農促豬的良性循環生態格局。建設期間,本區域集約化養豬場的廢棄物都實行沼氣化處理,開展沼氣綜合利用,取得明顯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
(2)農產品基地集約高效生產模式。充分利用本區域的技術、資金和市場優勢,運用設施農業、無害化農業等先進科學技術,實行精耕細作,秸稈還田和先進管理相結合,進行基本農田環境保護,提高土地生產率,加強農產品基地建設,擴大規模化種植、集約化養殖和良種化品種的發展水平,從而實現農產品的無公害、優質化、高效率生產,有效地提高消費者的生活質量。
(3)小流域綜合治理模式。根據本區域的地理條件和資源開採等特點,我縣採取以保持水土為基礎,結合各種水保措施,實行植物防治和工程措施、治坡與治溝相結合的原則,通過進行總體綜合整治,減輕石、沙、泥的危害,緩解旱澇災害。具體做法是山頂封山育林,山腰種植果茶,山溝築壩蓄水,山下開墾農田,山邊種植旱地作物和牧草,發展畜牧業,或者發展加工業,將水土流失區建成多元化複合型農業經濟,從而形成生態與經濟良性循環體系。
(4)以加工為重點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依託農產品生產基地,加強產前、產中、產後服務。可採取“基地+農戶+公司”等形式,對農產品實行專業化生產、規模化加工、企業化經營、社會化服務,逐步實現種養加、產供銷、農工商一體化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格局。
(5)“林果―糧經”立體生態模式。根據資源特點和市場條件,合理調整農、林、果的結構布局,最佳化各業內部品種結構,實現品種多元化。利用作物和林果之間的時空之間差異和互補關係,在林果株行距中開闊地種植糧食、經濟作物、蔬菜,形成不同類型的農林複合種植模式,既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經濟效益,又能保護土壤、減輕水土流失。
(6)農業綜合開發經營模式。以市場為導向,以提高農產品效益為中心,依託當地資源,最佳化組合各種生產要素,培植糧食、經濟林果、茶菌、竹林、經濟作物、養殖等農業主導產業,採取“農戶+公司、農戶+基地+企業”等多種形式,實行專業化生產、規模化發展、企業化管理、市場化運作,形成生態農業的良性經營局面。
(7)庭院生態經濟模式。充分利用該區域的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選擇種植型、養殖型、種養結合型、加工型、循環利用型等模式類型,不斷進行模式的最佳化組合,提高庭院的生態效益。引導農民利用房前屋後零星地,重點發展優質鐵觀音茶葉、綠色茶葉食品、柑桔、食用菌、竹木、畜禽、魚塘、沼氣等庭院產業,增加庭院經濟收入,建設生態庭院
(8)生態茶園建設模式。該區域的茶葉生產規模大,我縣對茶園管理的措施是:建立高標準茶園,推廣生物防治,種植和保護茶園周邊的防護林,調節茶園小氣候,對部分茶園配套滴灌或管灌設施,嚴格把好茶園、大氣的檢測,不斷降解和控制“農殘”,嚴禁重金屬污染。對新開墾茶園實行種草和豆科作物,減輕水土流失。對老茶園實行放養寄生蜂或捕食蟎,減輕茶葉害蟲的為害。
(9)高效生態林業經營模式。因地制宜,合理調整林分結構,在建設生態公益林的同時,結合林藥、林茶、林果、林苗等基地建設和低產林改造,積極開發山地資源,實行長、中、短相結合,基地建設與加工利用相結合,建立一個高效的良性循環的林業生態系統,提高林業的經濟效益。
(10)茶―糧―林複合生態模式。充分發揮該區域的氣候優勢,在保護資源、改善生態環境、保證基本農田的基礎上,把高山出好茶作為發展綠色茶葉和無公害茶葉的重點,合理擴大茶葉種植面積,茶園頂部封山育林,調節茶園生態環境,不斷發展特色茶葉龍頭企業,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同時,還加大茶葉、竹木、糧食、經濟林等產業的深度系列加工開發,使資源利用在良性循環基礎上進一步再生增值。目前,該區域已形成山下農田種植糧食,糧食秸稈覆蓋茶園,茶葉增加效益,發展山頂防護林,防護林改善農田和茶園小氣候的良性生態循環農業系統。
基本概念:它是一種庭院經濟與生態農業相結合的新的生產模式。它以生態學、經濟學、系統工程學為原理,以土地資源為基礎,以太陽能為動力,以沼氣為紐帶,種植業和養殖業相結合,通過生物質能轉換技術,在農戶的土地上,在全封閉的狀態下,將沼氣池、豬禽舍、廁所和日光溫室等組合在一起,所以稱為“四位一體”模式。
具體形式:在一個150平方米塑膜日光溫室的一側,建一個約8~10立方米的地下沼氣池,其上建一個約20平方米的豬舍和一個廁所,形成一個封閉狀態下的能源生態系統。主要的技術特點是:
1、圈舍的溫度在冬天提高了3~5度,為豬等禽畜提供了適宜的生產條件,使豬的生長期從10~12個月下降到5~6個月。由於飼養量的增加,又為沼氣池提供了充足的發酵原料;
2、豬舍下的沼氣池由於得到了太陽熱能而增溫,解決了北方地區在寒冷冬季的產氣技術難的問題;
3、豬呼出大量的CO2,使日光溫室內的CO2濃度提高了4~5倍,大大改善了溫室內蔬菜等農作物的生長條件,蔬菜產量可增加,質量也明顯提高,成為一類綠色無污染的農產品。
經濟效益:
1、 蔬菜增產,在冬季黃瓜、茄子1平米可增產2~5公斤,增收5~6元,年節省化肥開支約200元;
2、 溫室育豬可提前150天出欄,降低成本40~50元;
3、 沼氣點燈年節電60元,節煤130元。
4、 改變了北方地區半年種田半年閒的習俗,也改變了冬閒季節“男人打麻將,女人玩紙牌,鄰里吵架打罵”的陋習,促進了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5、 農村庭院面貌整齊、清潔、衛生,完全改變了“人無廁所豬無圈,房前屋後多糞便,燒火做飯滿屋煙,雜草垃圾堆滿院”的舊面貌。
現有規模:“四位一體”模式在遼寧等北方地區已經推廣到21萬戶。 
二. 南方“豬-沼-果”生態農業模式
基本概念:以沼氣為紐帶,帶動畜牧業、林果業等相關農業產業共同發展的生態農業模式。
主要形式:“戶建一口池,年出2頭豬,人種一畝果”。
經濟效益:
1、用沼液加飼料餵豬,豬可提前出欄,節省飼料20%,大大降低了飼養成本,激發了農民養豬的積極性。
2、施用沼肥的臍橙等果樹,要比未施沼肥的年生長量高出0.2米,多長5~10個枝梢,植株抗寒、抗旱和抗病能力明顯增強,生長的臍橙等水果的品質提高1~2個等級。
3、每個沼氣池還可節約砍柴工150個。
現有規模:在我國南方得到大規模推廣,僅江西贛南地區就有25萬戶。
三. 西北“五配套”生態農業模式
“五配套”生態農業模式是解決西北地區乾旱地區的用水,促進農業持續發展,提高農民收入的重要模式。
具體形式:每戶建一個沼氣池、一個果園、一個暖圈、一個蓄水窖和一個看營房。實行人廁、沼氣、豬圈三結合,圈下建沼氣池,池上搞養殖,除養豬外,圈內上層還放籠養雞,形成雞糞餵豬、豬糞池產沼氣的立體養殖和多種經營系統。
主要特點:以土地為基礎,以沼氣為紐帶,形成以農帶牧、以牧促沼、以沼促果、果牧結合的配套發展和良性循環體系。
好處:“一淨、二少、三增”,即淨化環境、減少投資、減少病蟲害,增產、增收、增效。每年可增收節支20我國生態農業模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基塘”農業模式
珠江三角洲中部的一些低洼地區,常年積水不退。勞動人民充分利用當地的自然條件,在低洼易澇區挖地成塘,堆泥成基,塘中養魚,基上種植桑樹、甘蔗、果樹和花卉,以塘泥作桑、蔗、果樹的肥料,桑葉養蠶,蠶糞、桑葉、蔗葉作魚餌,塘基互養,形成水陸互養的基塘農業人工生態系統。
2.“台田―魚塘”模式
黃淮海平原低濕地區,地勢低平,漬澇嚴重。科技工作者“因窪制宜”,摸索出了低濕地的治理模式,即台田―魚塘模式:挖魚塘,在水中養魚養鴨,栽種水生經濟作物;築台田,在田地里種植糧、果、棉和飼料作物,飼養禽畜。這種模式,使台田―魚塘相互促進,立體開發、綜合利用。
3.“山區農業”模式
在地形變化大、氣候垂直變化明顯的山區,人們充分利用這種“立體氣候”資源,合理布局農、林、牧、副、漁業的農業生產方式。
例如,浙江南部出現了在河谷底部的溪流、水庫里養魚、鴨,谷底平地種糧食,從山麓到山頂分別種植亞熱帶水果、毛竹、茶葉和發展用材林的經營方式。這樣布局,既發展了生產,又保持了水土,使山區農業走上了良性循環的軌道。
4.“庭院經濟”模式
利用庭院零星土地、陽台、屋頂進行種植業、養殖業、農產品加工工業的綜合經營。例如,四川彭縣楠木鄉的一位農民,在自家的院子裡挖了2米深的水池,同院外水溝相通,池內放養2000多尾魚苗,池上擱雞籠養母雞,雞糞落入池中作為魚的部分餌料,雞籠之上搭個葡萄架給雞遮蔭,這樣獲得蛋、魚、葡萄三豐收。
5.北京“留民營”模式
北京大興縣留民營村是世界著名的生態農業新村,該地以秸稈、米糠、麩皮等作飼料搞飼養,牲畜糞便和部分秸稈送入沼氣池,產生的沼氣作生活燃料,沼氣池的廢渣送回魚塘,或者送至農田……這樣既提高經濟效益,又增加農田有機質的含量,實現了區域化種植、規模化經營、清潔化生產的良性循環。
6.“水田農業”模式
廣西與浙江中南部等地區形成的稻―萍―魚共生模式,既在水田中起壟,壟上種稻,壟下水中養萍養魚,形成立體農漁業的生態結構。
7.“蔗田農業”模式
甘蔗苗期套種大豆、西紅柿、茄子、綠肥等,後期在甘蔗行間種植蘑菇、香菇、木耳等,充分利用光熱資源,發展農業生產。
8.“果園農業”模式
以果、瓜、豆、菇為主體,種養結合,多層次利用土地空間。例如,葡萄園內套種大豆、黃瓜並養蜂可以明顯提高產量。因為豆科作物的根系、枯枝落葉,根瘤菌和含氮的化合物留在土壤中,能提高土壤肥力,黃瓜苗會分泌葫蘆素C、九碳鏈等化學物質,對葡萄常見病蟲有抑制作用,而蜜蜂授粉則能顯著提高產量。
此外,南方的“豬―沼―果”模式、北方的“四位一體”模式、西北內陸地區的旱作農業、節水農業等也屬於生態農業。
“豬----沼----果”是利用山地、農田、水面、庭院等資源,採用“沼氣池、豬舍、廁所”三結合工程,圍繞主導產業,因地制宜開展“三沼”(沼氣、沼渣、沼液)綜合利用,達到對農業資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態環境建設、提高農產品質量、增加農民收入等效果。工程的果園(或蔬菜、魚池等)面積、生豬養殖規模、沼氣池容積必須合理組合。模式工程技術包括豬舍建造、沼氣池工程建設、貯肥池建設、水利配套工程等。
基本要素
“戶建一口池,人均年出欄2頭豬,人均種好一畝果”。
運作方式
用於農戶日常做飯點燈,沼肥(沼渣)用於果樹或其他農作物,沼液用於拌飼料餵養生豬,果園套種蔬菜和飼料作物,滿足育肥豬的飼料要求。除養豬外,還包括養牛、養雞等養殖業;除果業外,還包括糧食、蔬菜、經濟作物等。該模式突出以山林、大田、水面、庭院為依託,與農業主導產業相結合,延長產業鏈,促進農村各業發展。
核心技術
養殖場及沼氣池建造、管理,果樹(蔬菜、魚池等)種植和管理等。
“四位一體”簡單來講就是主幹形、種油菜、胺基酸、生態肥,四項措施相互依託,缺一不可。它是果樹辨證管理技術發展至今的科學總結,充分體現了“利用自然、保持自然、自然而然”的管果宗旨,為果樹管理者徹底擺脫繁重的體力勞動締造了一個大眾化的輕鬆管理模式。
主幹形 這裡指的主幹形,主要是主幹形及一主多乾形的管理方法,是“四位一體”的重要內容。包括五類枝勢、八項控冠措施、牽制枝的科學利用。
主幹形適合行株距3米×1米的高密度,盛果期以後樹高2.5米,冠徑80厘米,直接在中乾結果或由中乾直接著生細枝條下垂結果。一主多乾形是根據樹的密度,在中幹上著生分生枝軸,枝軸上著生結果枝,樹越稀中幹著生枝軸就越粗越少,如3×2米的密度,中乾大約著生15個左右下垂枝軸,半徑80厘米;4×3米密度,中乾可著生5~7個朝上的較粗枝軸,枝軸上再分生結果枝軸,半徑1.3米左右。再稀者枝軸更粗更少,統一高度都是2.5米左右,管理方法相同。
種油菜就是在果園地下播種根系粗壯、富含各種營養的油菜種子(榨油用的老油菜),以油菜營養果樹,這是一個既經濟又實惠、營養價值又高的地下增肥好方法。每年種兩次(第一次早春發芽後,第二次是9月後),每畝用種子一斤,手撒或機播。第一次種後夏季生長過旺時可刈割,9月種油菜時**油菜生命點(長枝葉與根結合處下部),第二次種的油菜越冬後待來年長至40厘米左右、頂部剛開花時去除生命點,用機械淺施或人工鋤頂。
胺基酸每年從發芽時至8月底每隔15天葉噴300倍或原液塗乾(粗皮或有病斑的樹可改為葉噴),此項措施除能給果樹提供有機營養外,最奇特的效果是連續使用後,可使果樹自身從根系吸收過量無機營養明顯減少,反覆生長勢力減緩,間接起到矮化作用,從而大大減少人工致矮的工作量,地下營養經常保持飽和狀態,隨時供應果樹需求(化學合成的含有激素的胺基酸無此作用)。此作用“新奇蕊”胺基酸(使用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整合而成)作用極為明顯。除間接矮化作用外,它對葉片的增厚、變硬、頂芽、旁芽、腋芽的飽滿及樹體的抗逆、抗病作用也非常明顯(每年使用2~3次是沒有以上作用的)。
生態肥生態肥是集有機肥、無機肥、生物肥、微生物肥等諸多優點為一體的現代化土壤營養增補劑,在“四位一體”中主要是為所種油菜增補營養和改善衰弱樹、弱樹、特別虛旺樹、結果過多樹的營養缺乏,為新栽幼樹的快速生長補充所需要的營養。
經過兩年的大面積試驗,“天下第一倉”胺基酸有機無機生態菌肥確實起到了以上作用,贏得了大家的廣泛好評,使用此肥所生產出的果品,基本上都是綠色果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