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逝世

毛澤東逝世

1976年9月18日北京各界人士前往人民大會堂向毛澤東遺體告別 1976年9月9日零時10分,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名譽主席毛澤東在北京逝世,享年83歲。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國務院、中央軍委為此聯合發出《告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書》,報告了這一噩耗,並高度評價毛澤東是“我黨我軍我國各族人民敬愛的偉大領袖,國際無產階級和被壓迫民族被壓迫人民的偉大導師”。

基本信息

概述

1976年9月9日零時10分,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名譽主席毛澤東在北京逝世,享年83歲。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國務院、中央軍委為此聯合發出《告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書》,報告了這一噩耗,並高度評價毛澤東是“我黨我軍我國各族人民敬愛的偉大領袖,國際無產階級和被壓迫民族被壓迫人民的偉大導師”。18日,毛澤東追悼會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北京百萬民眾參加。

影響

9月9日下午4時,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以萬分悲痛的心情對外宣布,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偉大導師毛澤東主席於當天凌晨0時10分在北京逝世。訊息公布後的15分鐘內,包括路透社美聯社法新社在內的世界主要通訊社便報導了毛澤東逝世的新聞。
緊接著,世界各大媒體發表和轉載了大量讚揚毛澤東和介紹毛澤東革命事跡的評論和文章,一些第三世界國家的報紙甚至用十多個版面刊登介紹毛澤東的文章和照片。世界各國政府、各國際組織也紛紛對此做出反應。
毛澤東逝世後,世界各地對他的讚揚和哀悼如潮水般湧來。曾有記者這樣寫道:“9月9日下午4時這一悲痛時刻,似乎地球也停止了轉動。”在他逝世後的10天裡,共有153個國家的政府和首腦向中國政府發來了唁電或唁函,155個國家的領導人或他們的代表到中國使館弔唁,153個國家降半旗致哀,許多國際機構和國際會議上也開展了悼念活動。
聯合國總部以歷史上罕見地快速度在毛澤東逝世的當天就降半旗致哀。聯合國秘書長瓦爾德海姆在聯合國全體大會上發言時盛讚毛澤東的豐功偉績:“毛主席是一位偉大的政治思想家、哲學家和詩人”,“他實現自己理想的勇氣和決心將繼續鼓勵今後的世世代代。”聯合國大會主席高度評價毛澤東是“我們時代最英雄的人物”,“他改變了世界歷史的進程”。毛澤東逝世後,美國總統福特在9日的唁電中稱讚毛澤東的著作給人類文化留下了深刻的印記。他認為“毛主席是中國現代史上的一位巨人,他對歷史的影響將遠遠超出中國的國界。”國務卿基辛格以他特有的風格說:“我的孩子們談到流行音樂歌手身上有一種‘顫流’,我承認我自己對此渾然不覺。但是毛澤東卻發出了力量、權力和意志的‘顫流’。”聯邦德國總理施密特對毛澤東也讚賞有加,他稱“毛澤東主席是世界歷史發展的創造者之一,是給中國人民指出走向新的未來的道路的人。”澳大利亞總理弗雷澤認為,“新興的中國就是他永久的紀念碑”。
日本首相三木武夫說:“毛主席作為世界的大政治家在歷史上留下了巨大的業績”,外相福田糾夫則用帶有崇拜的口吻評價說:“無論對他做多么高的評價,都是不過分的。”美國前總統尼克森在評價毛澤東時還引用了後者的詩“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認為“歷史學家將會對毛澤東的事業和他對中國人民和世界的影響做出估價。”此外,英國首相卡拉漢、法國總統德斯坦等各國政要都發來唁電對毛澤東大加讚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