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泡桐(原變種)

形態特徵喬木高達20米,樹冠寬大傘形,樹皮褐灰色;小枝有明顯皮孔,幼時常具粘質短腺毛。 蒴果卵圓形,幼時密生粘質腺毛,長3-4.5厘米,宿萼不反卷,果皮厚約1毫米;種子連翅長約2.5-4毫米。 生長習性本種在被毛疏密,花枝及花冠大小,萼齒尖鈍等方面常因生境和海拔高低而有變異,生長在海拔較高處,有花枝變小、萼齒在花期較鈍、花冠稍短縮的趨勢。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喬木高達20米,樹冠寬大傘形,樹皮褐灰色;小枝有明顯皮孔,幼時常具粘質短腺毛。葉片心臟形,長達40厘米,頂端銳尖頭,全緣或波狀淺裂,上面毛稀疏,下面毛密或較疏,老葉下面的灰褐色樹枝狀毛常具柄和3-12條細長絲狀分枝,新枝上的葉較大,其毛常不分枝,有時具粘質腺毛;葉柄常有粘質短腺毛。花序枝的側枝不發達,長約中央主枝之半或稍短,故花序為金字塔形或狹圓錐形,長一般在50厘米以下,少有更長,小聚傘花序的總花梗長1-2厘米,幾與花梗等長,具花3-5朵;萼淺鐘形,長約1.5厘米,外面絨毛不脫落,分裂至中部或裂過中部,萼齒卵狀長圓形,在花中銳頭或稍鈍頭至果中鈍頭;花冠紫色,漏斗狀鐘形,長5-7.5厘米,在離管基部約5毫米處弓曲,向上突然膨大,外面有腺毛,內面幾無毛,檐部2唇形,直徑約小5厘米;雄蕊長達2.5厘米;子房卵圓形,有腺毛,花柱短於雄蕊。蒴果卵圓形,幼時密生粘質腺毛,長3-4.5厘米,宿萼不反卷,果皮厚約1毫米;種子連翅長約2.5-4毫米。花期4-5月,果期8-9月。

地理分布

分布於遼寧南部、河北、河南、山東、江蘇、安徽、湖北、江西等地,通常栽培,西部地區有野生。海拔可達1800米。日本,朝鮮,歐洲和北美洲也有引種栽培。

生長習性

本種在被毛疏密,花枝及花冠大小,萼齒尖鈍等方面常因生境和海拔高低而有變異,生長在海拔較高處,有花枝變小、萼齒在花期較鈍、花冠稍短縮的趨勢。
該種較耐乾旱與瘠薄,在北方較寒冷和乾旱地區尤為適宜,但主幹低矮,生長速度較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