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岸英在朝鮮戰場》

《毛岸英在朝鮮戰場》

《毛岸英在朝鮮戰場》是一本描寫毛岸英在朝鮮戰場的記錄書籍,作者是武立金,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發行。

《毛岸英在朝鮮戰場》 毛岸英在朝鮮戰場

概述

作 者: 武立金   出 版:作家出版社
上世紀中葉,朝鮮半島燃起熊熊戰火,新中國面臨唇亡齒寒之虞,千鈞一髮之危。鐵骨錚錚的毛澤東毅然作出了選擇——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鐵血男兒毛岸英,以非軍人身份主動請纓,奔赴戰場,幾十天后為國捐軀。忠魂一縷飄天外,馬革裹屍屍未還。強敵當前,慨然送子上前線的毛澤東是英雄。挺身而出,棄安逸而赴艱險的毛岸英是英雄。

內容簡介

第一部分

十月一日下午,毛岸英參加慶祝活動後,匆匆趕往北京醫院看望住院的妻子。劉思齊得了急性闌尾炎,前一天被送進手術室。毛岸英走進病房,看見已做完手術的劉思齊正在輸液,便坐在床頭拉住她的手說:“思齊,昨晚我參加宴請蘇聯大使的招待會去了,手術時沒能在你身邊,請你原諒。”

劉思齊
滄海桑田,斗轉星移,岸英離開我已經半個多世紀了。五十年來,“毛岸英”這三個字鐫刻在千千萬萬中國人民的心中而永不褪色,這是對我最大的安慰和鼓勵。我看過許多研究和褒揚毛岸英的著作,但專門介紹毛岸英在朝鮮戰場上的書,這還是第一本。這本書仿佛帶我走過一條長長的時空隧道,又把我帶回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
作者曾在中國人民志願軍代表團工作過,多次為毛岸英烈士掃墓。他憑著對毛岸英的一種情感、對歷史的一份責任,通過在朝鮮期間的所見所聞所感,採訪了不少志願軍老戰士,蒐集並研究了大量的相關史料,費時數載,終於完成了這部紀實文學,其精神確實難能可貴。
這本書從一九五○年秋中央決策出兵,寫到一九五九年春我去朝鮮掃墓,其中重點寫了毛岸英赴朝前後一個多月的活動。儘管時間跨度不大,但作者以紀實的筆法,從一個側面再現了朝鮮戰場上毛岸英的真實生活,其中也適當夾敘了毛岸英赴朝前各個歷史時期的生平事跡。資料翔實,內容豐富,其中有些故事鮮為人知,的確是一本歌頌先烈、教育後人的好書。
岸英在朝鮮大地上度過了他生命中最後的三十四天,我作為他的妻子,當時根本不知道他去了哪裡,直到兩年後的一九五三年初,才知道他去了朝鮮前線,對於岸英赴朝參戰前後的生活與戰鬥我知之甚少。作者在書中滿懷深情地寫下了這一切,故事生動,發人深思,催人淚下,我被書中的諸多情節所吸引、所感動、所振奮。看完這個書稿,不禁使我想起半個世紀前那場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運動,想起烽火連天的朝鮮戰場,想起為保衛世界和平而英勇獻身的數十萬志願軍烈士。朝鮮的同志曾對我說:“朝鮮的山山水水遍染著志願軍烈士們的鮮!”
岸英是一個熱愛祖國的人。當美帝國主義侵略軍占領朝鮮半島、威脅中國安全時,岸英主動請纓去朝鮮參戰,第一個報名參加了志願軍。據說,岸英被安排在志願軍總部工作也不是他本人的意願,他想到部隊帶兵打仗親手消滅敵人,為此還托三十八軍軍長梁興初幫他向彭老總說情。
岸英是一個勤學好問、刻苦自勵的人。他去朝鮮時帶了很多書,彭總的秘書張養吾說他是搬著書山上戰場來了!岸英利用防空時間,在敵機翅膀底下閱讀了大量的美軍資料,為彭德懷司令員制定作戰方案提供了不少幫助。
岸英是一個嚴於律己的人。他從不以偉人之子自居,時刻視自己為普通一兵,以至同車入朝的志願軍政治部組織部長任榮同志把他當作一個普通的地方幹部;按當時規定團職幹部應該吃小灶,他卻和大伙兒一起在食堂吃大鍋飯,吃粗糧;他工作積極主動,哪裡有困難,哪裡有危險,他就出現在哪裡,當敵機轟炸志司駐地大榆洞時,他還在作戰室處理工作……
在懷念岸英的同時,我不能不懷念偉大的父親毛澤東。岸英殉國的訊息傳來後,父親忍受了老年喪子的巨大悲痛,一邊一刻不停地處理國家大事,一邊以極大的愛心和耐心,先是隱瞞我,後是安慰我和勸導我,顯示出一份深不見底的親情和作為領袖所特有的堅強自制力與巍然屹立的卓絕風範。失去親人後我曾一度陷入絕望境地,正是在他老人家特別的關愛下,我才又鼓起了生活的風帆。
岸英在朝鮮的三十四天,是我和他永訣的三十四天,也是他一生中最不平凡的三十四天。手捧書稿,我仿佛看到了岸英一身戎裝,在槍林彈雨中從容執行任務時的堂堂然、巍巍然、凜凜然的高大身影,感到有一股熱流涌遍全身,頓時由失去親人的深沉的悲痛中升騰起一種強烈的必須向岸英學習的決心!
希望所有感懷先烈珍惜今天的人,都來讀一讀這本書,它不僅給人留下不盡的回憶,使人感到震撼心靈的悲壯,而且也給人以力量。這本書的出版,可以說既有深遠的歷史意義,也有深刻的現實意義,它將激勵著二十一世紀的中國人民在風雲變幻中把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推向前進!
讀罷書稿,有感而發,是為序。
二○○五年秋於北京

第二部分
在我國的東北邊境,有一條水色青綠儼如鴨頭的千里長河,名曰鴨綠江。這條發源於長白山天池東南胭脂山麓、東北至西南走向的外流河,日夜奔騰不息,濤聲不止,宛如一個多愁善感的少婦,好像在哭訴,更像在歌唱,她把一串串辛酸的淚珠送進茫茫大海,又把一曲曲英雄的讚歌留給兩岸人民。

參考資料

http://book.qq.com/s/book/0/5/5349/index.shtml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