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附定位

比附定位

比附定位即通過與競爭品牌的比較來確定自身市場地位的一種定位策略。其實質是一種借勢定位或反應式定位。借競爭者之勢,襯托自身的品牌形象。在比附定位中,參照對象的選擇是一個重要問題。一般來說,只有與知名度、美譽度高的品牌作比較,才能借勢抬高自己的身價。

基本信息

定義

比附定位:就是攀附名牌的定位策略。企業通過各種方法和同行中的知名品牌建立一種內在聯繫,使自己的品牌迅速進入消費者的心智,占領一個牢固的位置,借名牌之光而使自己的品牌生輝。

它是通過與競爭品牌的比較來確定自身市場地位的一種定位策略。其實質是一種借勢定位或反應式定位。借競爭者之勢,襯托自身的品牌形象。在比附定位中,參照對象的選擇是一個重要問題。一般來說,只有與知名度、美譽度高的品牌作比較,才能借勢抬高自己的身價。運用比附定位的激烈商戰常常發生在網路軟體和硬體供應商之間。

形式

甘居第二

就是明確承認同類產品中另有最負盛名的品牌, 自己只不過是第二而已。這種策略會使人們對公司產生一種謙虛誠懇的印象,相信公司所說是真實可靠的,同時迎合了人們同情弱者的心理,這樣消費者對這個品牌的印象會更深刻。美國阿維斯出租汽車公司定位為“我們是老二,我們要進一步努力”之後,品牌知名度反而得到很大提升,贏得了更多的忠誠客戶。

攀龍附鳳

具體來說,就是首先承認同類產品中已卓有成就的品牌,本品牌雖自愧弗如,但在某一地區或在某一方面還可以與這些最受消費者歡迎和信賴的品牌並駕齊驅,平分秋色。內蒙古寧城老窖打出的廣告語“寧城老窯——塞外茅台”,就屬於這一策略。

進入高級俱樂部

公司如果不能攀附第二名,也可以利用模糊數學的手法,藉助群體的聲望,把自己歸入高級俱樂部式的品牌群體中, 強調自己是這一群體的一員, 從而提高自己的形象和地位。美國克萊斯勒汽車公司宣布自己是美國三大汽車公司之一,使消費者感到克萊斯勒和第一、第二一樣都是知名轎車, 同樣收到了良好的宣傳效果。

意義

一、比附定位策略有利於品牌的迅速成長。更適應品牌成長初期。

二、比附定位有利於避免受到攻擊。防止失敗。

三、比附定位策略並非真正的謙虛。體現了實在風格。

實例

1、當幾乎所有的汽車廠商都在追求把小汽車設計得更長、更低、更美觀的時候,金龜車顯得既小又難看。若用傳統方法推銷,勢必要想方設法掩飾缺點、誇大優點。如把照片拍得更漂亮,去宣傳金龜車特有的質量優勢或其他。但金龜車卻將品牌定位在“小”上,並製作了一則廣告:“想想還是小的好”(Think Small)其定位獲得極大成功。

2、20世紀60年代,美國DDB廣告公司為愛維斯汽車租賃公司創作的廣告“老二宣言”,便是運用比附定位取得成功的經典。因為巧妙地與市場領導品牌建立了聯繫,愛維斯的市場份額上升了28個百分點,大大拉開了與行業排名老三的國民公司的距離。

3、2001年7月19日《遠東經濟評論》雜誌刊登了甲骨文公司的整版廣告。甲骨文聲稱他們的SAP管理軟體的效率比IBM的軟體高4倍,“客戶對甲骨文和對IBM軟體的興趣比是10:1”,這種競爭方式再直接不過了。

5、蒙牛剛啟動市場時只有1300多萬元,在伊利、草原興發這兩個資本大鱷面前顯得非常弱小,從競爭層面上看,興發和伊利聯手幹掉蒙牛,是完全可能的。但是,蒙牛充分並巧妙的利用“傍依”策略,從產品的推廣宣傳開始就與伊利聯繫在一起,如蒙牛的第一塊廣告牌子上寫的是“做內蒙古第二品牌”;宣傳冊上閃耀著“千里草原騰起伊利集團、蒙牛乳業……我們為內蒙古喝彩”;在冰激凌的包裝上,蒙牛打出了“為民族工業爭氣,向伊利學習”的字樣,這與阿維斯出租汽車公司強調“我們是老二,我們要進一步努力”的策略是一致的。蒙牛利用伊利的知名度,無形中將蒙牛的品牌打了出去,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而且,蒙牛這種謙遜的態度、寬廣的胸懷,讓人尊敬、信賴,獲得了口碑。

金龜車、愛維斯汽車、甲骨文、蒙牛等品牌都通過品牌定位上的“比附”和品牌傳播上的“傍依”,一步步提升了品牌形象,增強了企業綜合實力。而後,又根據企業的實力變化,不斷調整策略,許多企業最終又塑造出與“比附”對象平分秋色、甚至超過“比附”對象的強勢品牌,非常值得實施跟隨性戰略的企業借鑑和學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