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舌門

記者:以後還會做易中天的採訪嗎? 林:我現在已經在懇求易老師,有可能的話再做一期。 林:準備方面,我讀過易中天的一本書,還看了些視頻。

我拒絕回答愚蠢問題! 7月20日晚,易中天受邀做客北京電視台科教頻道的《非常網路》欄目。當天,該頻道特地請出當家美女主持人姜華與欄目主持人林白搭檔出場。
在看完節目組準備的《百家講壇》短片後,當主持人問起易中天在現實生活中對太太是否也像片中那樣溫柔時,易教授神色一斂,直接說“這茬肯定有陷阱,不能接”。在現場觀眾的鬨笑下,主持人顯得十分尷尬。此後,主持人一提問,易教授就表現出“較勁”的架勢,言辭越來越犀利,雖年屆六旬卻頗為憤青,最後乾脆和身邊的嘉賓開玩笑說,“咱們以後辦個主持人培訓學校,培訓培訓。”當主持人問及易中天有沒有想到《品三國》圖書火爆時,易中天以“媒體是弱智,總喜歡問動機”的勁爆之語作答。即便主持人示弱,表示是“完成任務”,易中天也緊盯不放,放出“你們完不成任務是因為你們領導弱智,這年頭不弱智不能當領導”的狂言。
當姜華問起“與余秋雨的網路戰是不是為了保持名人熱度”時,易教授再度“發飆”:“我拒絕回答愚蠢的問題!”易中天還多次以譏諷的口吻問主持人還要繼續愚蠢下去嗎?質問主持人怎么不明白自己的意思等。兩位主持人幾度被噎到無語,特寫鏡頭中能看到他們面露難色,眼泛淚花,強忍著才沒當場飆淚。
【對話主持人】
 林白不怕“砸”想再訪易中天
“ 別說易老師當時用話語‘砸’我,他就是真的把椅子扔過來,我還是要把節目做完。”因採訪學者易中天時遭狂“砸”,BTV主持人林白昨日約見記者,坦言當時心情。採訪中,林白不僅時刻稱易中天為“易老師”,還強調“批評易老師是不公平的”。他表示,還想請易老師再做一期節目。
 事後有溝通
 “懇求易老師再做一期”
記者:節目錄製時尷尬不斷,易中天說了“問題愚蠢”等過分的話,有沒有覺得自尊心受傷害?
林白(以下簡稱“林”):沒有,我覺得他說得對。但是,我也不能因為問題蠢就不問。
我們是做主持人的,嘉賓無論說什麼都是對的,他說我蠢也沒什麼錯,被易中天說愚蠢難道有什麼過分嗎?我在易中天這樣的大師面前就是愚蠢的,差得太遠了。
記者:做完節目後有沒有跟易中天交流過?
林:有。是我送易老師出去的,他當時出去就問我會不會介意。我說“您是我的老師,我當然不會介意了”。
記者:以後還會做易中天的採訪嗎?
林:我現在已經在懇求易老師,有可能的話再做一期。我還保證這次肯定要和他放開了聊。
 功課做得少
 “就是扔椅子也得做完節目”
記者:採訪之前,查了關於易中天的大量資料嗎?
林:準備方面,我讀過易中天的一本書,還看了些視頻。現在覺得了解得還是不夠多,查的資料還是太少。
記者:現場,好幾次你和姜華想接著提問,都被易中天打斷,當時是不是覺得有些應付不過來?
林:也許易老師喜歡一種跟他交鋒的方式。坦率地講,當時我有任務在身,我必須先問完問題;第二,我喜歡易中天,我做不到和他爭論;第三,即使我不喜歡這個人,我也很難做到“砸”一個人。
記者:節目接近尾聲的時候,你和姜華好像都在儘量緩和氣氛,但是好像沒緩和過來。是你們的主持功力不行還是和易中天交流太困難?
林:我後來是拚命想把氣氛緩和過來。別說易老師當時用話語“砸”我,他就是真的把椅子扔過來,我還是要把節目做完,這是我的工作,我也要有點職業精神。
記者:很多網友也說節目中主持人不夠專業,你認同嗎?
林:我以前被網友稱作“野播”——我沒受過正規的培訓,是後來才改行幹這個的。我在專業上確實有很大的欠缺,網友批評得也挺對。
 實況全展示
 主持人雖狼狽 精彩過程有看頭
記者:為什麼這期節目要播出來?是為了博收視率嗎?
林:我們沒覺得這期節目有什麼不好,也沒覺得有多好,就是當成普通的節目就播出了,也沒考慮到收視率問題。
記者:節目是原封不動播出來嗎?還是刪減了不少更激烈的內容?不怕對自己影響不好嗎?
林:我們刪掉的是比較常規的地方,這個是節目組商量決定的。我覺得真正精彩的就是後面,而且把易老師的性格、個性都表露出來了。
當然,主持人被“砸”是有點狼狽了,但是這個狼狽正好襯托出嘉賓的氣勢。這就是我們要的效果。
我不怕影響不好,幹這行就不能太多地在乎自己。大家批評我是在幫我,易老師“砸”我也是在幫我。
 【各路聲音】
 倒易派 做人不能太易中天
黃名金(評論家):易中天“愚蠢門”事件暴露出學者言行失范、自倨自傲、輕易傷人等多重病灶。易中天可以拒絕回答別人提的問題,但是作為公眾人物的言行要注意社會效果,這是公眾人物必須要遵守的公共道德;其次,即使別人提問的問題水平再差,你也不可以以“愚蠢”的字眼來侮辱別人,這是應有的尊重底線。做人做事不能太易中天!
他對媒體含有敵意
張粉琴(記者):易中天面對媒體總是保持戒備和防禦,對記者的提問更是高度敏感,似乎其中隱藏著陷阱和圈套。有一次,他還當著南京十幾家媒體記者的面承認:“我正在看電視連續劇《潛伏》,我就是要學習余則成的智慧,用來對付你們媒體。”聽了這句話,當時心裡真有點不對味。
挺易派
 易中天的“飆”發得好!
丁啟陣(專欄作家):易中天這一次的“飆”發得好,好就好在,使少數媒體從業人員暴露出了低下得驚人的應變能力和落後得可怕的行業觀念,引起關注,展開討論,或許可以促使事情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主持人不懂就是不懂!
徐滔(北京電視台科教節目中心主任):跟易中天老師這樣的嘉賓做節目就是吸氧的過程,只有大吸才能大放。主持人不懂就是不懂,我們只有認識到這種差距和不足,並把它放大,才能有進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