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性遺傳

指遺傳的性狀與雄性生殖細胞無關,只是通過雌性生殖細胞而遺傳的現象。母體遺傳可區分為遲延遺傳(delayed inheritance)和細胞質遺傳二類。雖然母性遺傳的性狀本身是由細胞核基因決定的,表現出明顯的孟德爾式遺傳,但是作為卵細胞質的性質卻是在母體內形成的,因此子代的表型常常和母親的基因型相同。

概述

指遺傳的性狀與雄性生殖細胞無關,只是通過雌性生殖細胞而遺傳的現象。母體遺傳可區分為遲延遺傳(delayedinheritance)和細胞質遺傳二類。所謂遲延遺傳,例如在蠶卵的顏色、田螺殼的右鏇、左鏇等所見的現象。雖然這些性狀本身是由細胞核基因決定的,表現出明顯的孟德爾式遺傳,但是作為卵細胞質的性質卻是在母體內形成的,因此子代的表型常常和母親的基因型相同。這樣在F2中基因型雖以3∶1比例分離,但表型並不分離,與母體的性狀完全一樣,延遲一代後,在F3中表型才以3∶1的比例分離。細胞質遺傳一般也稱為偏母遺傳。真核生物的絕大多數遺傳物質存在於細胞核染色體中,但有少量遺傳物質DNA存在於細胞質的細胞器中,如線粒體和葉綠體中,為小型環狀DNA結構,一般含幾千個鹼基。這種細胞質中的基因控制某些遺傳性狀,如水稻雄性不育症狀。在受精過程中,卵細胞中的細胞質基因完全遺傳給子代,而精子由於本身缺乏細胞質,所以細胞質遺傳表現為母系遺傳。

細胞質遺傳

細胞質遺傳的主要特點:一是母系遺傳;二是後代的性狀不會出現一定的分離比。因此,很多師生在遇到有關細胞質遺傳的問題時,都會不加思索地認為:細胞質遺傳一定是母系遺傳。然而據有關資料表明,細胞質遺傳並非都是母系遺傳。

細胞質遺傳一般表現為母系遺傳的特徵。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DNA分子生物學技術的發展,將DNA分子標記套用於細胞質遺傳研究,從DNA分子水平上研究細胞質遺傳物質的變異,使得人們對細胞質遺傳現象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研究表明,在所有高等真核生物中,線粒體DNA一般表現為母系遺傳的特徵,包括人類、其他哺乳類動物、兩棲類動物、魚類及高等植物等。但也發現,老鼠、衣藻、被子植物的月見草、大麥和黑麥的屬間雜種、甘藍型油菜、北美紅杉等生物體中線粒體DNA是父系遺傳的。而對植物葉綠體DNA的研究發現,在被子植物中,大多數植物表現為母系遺傳特徵,而其中20%的物種存在著雙親遺傳的現象,紫花苜蓿、胡蘿蔔等植物表現為典型的父系遺傳特徵。與被子植物相比,大多數裸子植物的質體DNA則表現為父系遺傳特徵。

細胞質遺傳表現為多種形式的複雜性,沒有一種簡單的機制去解釋這種現象。母系遺傳是細胞質遺傳的主要特徵,而不能代表細胞質遺傳的全部內容。隨著分子生物學技術的發展和套用,為人們對細胞質遺傳規律的研究和認識提供了強有力的手段,科學家們已揭示出了生物細胞質DNA遺傳的新規律和新現象,在細胞質遺傳方面表現為單親的母系遺傳、父系遺傳及雙親遺傳多種形式,大大豐富和逐步完善了細胞質遺傳研究的內容。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