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震

殷震

殷震,獸醫學家,教育家,中國獸醫病毒學開拓者之一。創建獸醫分子病毒學實驗室,創立培養高科技人才群體的“立體式”教學法。2000年7月18日因公犧牲,享年74歲。

基本信息

(圖)殷震殷震

殷震,獸醫學家,教育家,中國獸醫病毒分子學開拓者之一。創建獸醫病毒分子學實驗室,在不同屬小RNA病毒基因的細胞內重組、干擾素轉基因小鼠構建、無病原性腺病毒載體構建等方面的研究具有世界先進水平;創立培養高科技人才群體的“立體式”教學法。

簡歷

1949年6月 畢業於南通學院畜牧獸醫系。

1949年11月 華東軍區獸醫學校教員。

1953年2月至今 中國人民解放軍獸醫大學(現農牧大學)微生物學教研室講師,農牧大學講師、副教授、教授;學校專家組成員、組長。

生平簡介

殷震,原名殷之士,1926年出生於江蘇省蘇州市吳縣。其父殷雲林,早年肄業於復旦公學,是吳縣比較著名的文人學士,其兄嫂早在40年代就出國留學,因而殷震從小受到尊師重教的教育,不僅文化底蘊比較厚實,而且養成和樹立了矢志苦學、奮進攀登的追求和志向。

1949年畢業於南通學院畜牧獸醫系,歷任華東軍區獸醫學校教員、中國人民解放軍農牧大學(原獸醫大學)微生物學教研室和病毒研究室講師、副教授、教授,1995年被推選為工程院院士。現為該校專家組組長。從事獸醫微生物學和動物病毒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逾40年,主持創建獸醫分子病毒學實驗室,開展了許多開拓性的生物高技術研究,取得科研成果20多項,其中8項獲國家或軍隊級科技進步和教學成果一、二等獎,培養博士和碩士研究生近50名,主編《動物病毒學》等4部專著,參編和譯著10多部,共500多萬字,並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60多篇,先後榮立二、三等功5次,1988年被評為全軍優秀教員,1990年被國家教委、科委評為全國高校先進科技工作者,同年獲國家“有突出貢獻的高級專家”稱號,並被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主要論著

1 殷震.動物病毒學基礎.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

2 殷震,劉景華.動物病毒學.北京:科學出版社,1985

3 殷震等合譯.病毒的分類與命名.北京:科學出版社,1987

4 殷震等合譯.禽病原體的分離與鑑定.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1987

5 殷震等合譯.家畜傳染病.北京:農業出版社,1988

6 謝三星,殷震,蔡寶祥.新發現的畜禽傳染病.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89

7 楊貴貞,殷震等.免疫生物工程綱要——理論與技術.長春:吉林科技出版社,1991

8 蔡寶祥,殷震,謝三星等.動物傳染病診斷學.南京:江蘇科技出版社,1993

主要貢獻

殷震制訂了以科研課題為龍頭,科研人才培養和實驗室建設三結合的學科建設方針,在完成科研任務,取得科研和人才培養成果的同時,也使實驗室條件和技術設備得到進一步的充實和完善。為能迅速跟蹤和接近世界生物工程的前沿領域,他給第一個博士研究生熊光明選定了“不同屬小RNA病毒基因的細胞內重組研究”,這是國際上競相探索而尚未突破的課題,風險較大。在深入調查研究和掌握文獻資料的基礎上,經過反覆論證,他們一起擬定了切實可行的課題計畫和實驗設計,結果熊光明經過兩年苦戰,順利地完成了課題。論文在國內外學術刊物和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後,引起廣泛重視,熊光明因此申請獲得原聯邦德國的洪堡基金。轉基因動物和以病毒為載體的重組活疫苗研究,也是當前國際上的熱門研究課題,從掌握國際先進技術考慮,殷震提出“干擾素轉基因小鼠構建”和“無病原性腺病毒載體構建”等兩個套用基礎研究項目,分別作為另兩名博士生的學位研究課題。由於選題恰當,設計合理,也都取得可喜成果,順利通過論文答辯,並以此為主要學術內容,申請到了美國兩所大學的博士後研究名額。其他博士生也選了病毒反義核酸抗病效應、病毒基因組結構分析和基因轉移效應研究等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課題。10年來先後培養了16名博士研究生、29名碩士研究生和50多名進修生。我國第一個獸醫學博士和我國第一個女獸醫學博士就在這裡誕生。

經過殷震10年來的辛勤耕耘,一個頗具規模並有較高學術水平的分子病毒實驗室壯大起來了,科研工作取得了幾十項成果;已經畢業的研究生幾乎個個成才,有的成了校內或國內其他單位教學和科研方面的骨幹,有的去了國外,有的成為博士或博士研究生導師。病毒研究室既是“863計畫”國家高技術課題、全軍“八五”協作攻關和重點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的承擔單位,又是全軍醫學重點實驗室和國家重點學科的主要組成部分。殷震個人也獲得了很高的榮譽和獎勵。他年近古稀,身體不好,胃切除了3/5,又患有慢性結腸炎,平時只能吃些軟食和清淡菜蔬,並要依靠藥物維持正常消化。有了成績,又是這樣的身體,不少人勸他適當放鬆,該歇歇了,他卻不以為然,認為不僅不能放鬆,而且必須加快步伐。他說:“盛名之下,其實難副。所謂成績,如與自己的過去相比,確有一些進步,但與先進單位相比,還有很大差距,而要趕上世界水平,更有艱險的道路亟待攀登。”他制訂了實驗室建設和學科發展規劃,立志將農牧大學病毒研究室建設成為能出高級新成果、能出高科技人才的基地,成為國內外知名度較高並對國內外開放的實驗室。除本職工作外,殷震還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自然科學獎複審組成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學科評審組成員、國家科技進步獎軍事醫學評審委員會委員、總後衛生部醫學科學技術委員會常委、醫學科技成果評審委員會委員和醫藥生物技術專家顧問組成員、中國免疫學會獸醫免疫分會名譽主任委員、中國微生物學會病毒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生物技術研究會副主任委員、國家獸醫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病毒學報》副總編和《人獸共患病》等4種雜誌的編委以及一些大學和研究所的顧問等30多個職務,他均能身在其位而謀其政,盡力做好有關各項工作,同時擴大了國際學術交流,多年來已與美國、加拿大、德國、法國、日本等13個國外學術單位建立和保持學術聯繫,有的已經開展合作研究,有的正在洽談合作項目的具體內容和途徑。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