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明珠[舊上海女演員]

殷明珠[舊上海女演員]
殷明珠[舊上海女演員]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殷明珠(1904年-1989年),女,蘇州吳江黎里人(今蘇州市吳江區),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初上海的著名影星,1921年,殷明珠應但杜宇之邀,在《海誓》中扮演少女福珠,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第一位名副其實的女主角。以後她還拍攝了《傳家寶》、《還金記》、《盤絲洞》、《媚眼俠》、《東方夜譚》等十幾部影片,以俏麗明艷的容貌而名揚一時,開青春派偶像之先河。1935年,殷明珠在主演了《桃花夢》一片後即退出影壇,以後一直定居香港。代表作品有《海誓》、《閻瑞生》、《紅粉骷髏》等。她與丈夫但杜宇一起,為中國的電影事業作出了不朽貢獻 。1989年殷明珠在香港去世,享年85歲。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殷明珠 殷明珠

殷明珠生於1904年,名尚賢。殷家世居江蘇吳江黎里鎮北長田村(今屬蘇州市吳江區),曾祖父殷兆鏞是道光年間翰林;祖父殷夢琴,舉人出身,光緒二十一年至二十八年在浙江省桐鄉縣青鎮擔任巡檢,平時好學不倦,有詩文集多部,曾與烏鎮同知李星科發起重修《烏青鎮志》,但因戰事頻繁,籌款艱難而告中止。父親殷星環,進學成為秀才之後,專事丹青書法,遐邇聞名。母親張慕蓮出身舉人之家,知書達禮,能詩能文,也會幾筆丹青。

殷星環夫婦對於女兒,愛如掌上明珠,以“明珠”作為其愛稱,後來大名尚賢不彰,“明珠”一名卻享譽海內外。也許是遺傳因子的作用,也許受到家風的薰陶,明珠自小對形象、線條、色彩有著極強的感悟。5歲開始在父母的指導下學習繪畫,先花卉鳥獸,學一筆似一筆,畫一幅像一幅。10歲以後,明珠要求學繪仕女,一開筆就不同凡響,筆下的女子婀娜多姿、栩栩如生。

才華橫溢

6歲時,明珠被父母送到黎里鎮上的民立國小讀書,啟蒙階段遇上了一位開明的好老師。那就是民立國小創辦人倪壽芝(1864—1943),當地有名的思想新穎的教育家。倪壽芝早年求學於上海城東女學,學成返里,1903年傾盡積蓄創辦了“求吾蒙塾”,兼收男女學生。兩年後,改名民立國小,設定國文、算術、自然等課程。1914年,與黎里鎮另一所“明懿女校”合併,成立吳江第四區女子學校,倪壽芝任校長。由於洋學堂招收女生,改革課程,不讀“四書五經”,遭到當地封建遺老和頑固勢力的攻擊,倪壽芝對此毫不畏懼。在學校里,殷明珠一開始受到的就是有別於傳統的教育。倪老師創立了“女子放足會”、“嚶鳴手工會”等,鼓勵女子放足,學習多種技能,以自食其力,爭得與男子平等的地位。倪壽芝辦的學校,被黎里老百姓稱為“洋學堂”,洋學堂內的女學生都是“洋丫頭”。當時,儘管天足運動已經很有聲勢,但是黎里守舊的家庭仍然要女兒纏足。好幾次,倪壽芝帶領一批“洋丫頭”,去做說服動員工作。殷明珠是“洋丫頭”中最為突出的一位,敢於拋頭露面,敢於發表意見,豆蔻年華的這顆明珠,正悄悄閃耀出她的光華。

家庭變故

殷明珠 殷明珠

正當明珠的思想、學問和繪事與日俱進的時候,家庭突遭不幸,父親得急病去世,那一年明珠才13歲。殷星環在世時,喜歡購買“發財票”(即彩票,黎里人習慣上這樣叫法),去世之日正好有幸得到頭獎。畫家雖然已經聽不到這個喜訊,畢竟為母女倆留下了一筆不小的財產,辦完喪事之後,餘數仍相當可觀。1917年年底,母女倆遷居浙江嘉興,半年後再遷上海。

14歲那年,殷明珠進了上海中西英文女校。在那裡,天資聰穎的明珠似魚得水。她在運動方面特別有天賦,身體的柔韌性極好,很快學會了騎馬、騎腳踏車、駕駛汽車,還有游泳,就連女孩子不能參加的足球她也敢於上場,與男孩子較量直至終場。各種舞蹈她一學就會,唱歌更是拿手。

明星之路

16歲那年,殷明珠出落得楚楚動人,身材頎長,鵝蛋形的臉龐,一雙鳳眼晶亮有神,不僅擅長運動,更喜歡模仿外國影星們的神態身姿。當時美國影片《寶蓮歷險記》正在上海上映,女主角寶蓮由影星白珍珠飾演。明珠自小對服飾及顏色非常敏感,她模仿寶蓮的服飾進行設計,讓裁縫定做了一套寶蓮式的服裝。明珠穿著這套自己模仿設計的服裝,參加社會交際,吸引了許多新潮女性的目光,一時間,模仿外國影星服飾之風席捲了十里洋場。女校肄業後,殷明珠進入郵電局當職員。由於明珠能說會道,熱情大方又彬彬有禮,一口流利的英語,使她在交際場上優遊自如。但凡出現殷明珠身影的舞場、歌廳、咖啡廳等場所,必定人頭濟濟,眾星捧月似的圍著她轉悠。

巧遇伯樂

如果說天賦加上興趣和學習,奠定了殷明珠日後成為影星的基礎,那么但杜宇則是殷明珠進入電影界的引路人。

但杜宇簡介

但杜宇(1897—1972),祖籍貴州,生於江西南昌,原名祖齡,號繩武,自小聰明能幹,喜歡繪畫。在他13歲時父親過早謝世,從此家道中落。18歲那年,隨母親到上海,就讀於上海美術專科學校。他擅長畫美女,別具丰姿,當時上海的月份牌和一些雜誌的封面,都向他約稿,由此名聲大振,後來有《百美圖》畫集出版。但杜宇非常喜歡油畫、水彩畫和攝影,愛看電影,特別喜歡看外國影片。1920年春,但杜宇會同朱瘦菊(長篇小說《歇浦潮》的作者)和周國賢(即周瘦鵑),以1000元的代價從一個即將回國的法國人貝克納手中購得一架“愛拿門牌”電影攝影機。攝影機到手了,可三個人對拍攝電影純屬門外漢,不會使用,也無從請教,搗鼓了幾天,仍然摸不著門,朱周二人知難而退。只有但杜宇下定了決心,決意走出一條自己的路。他拆拆卸卸,裝裝配配,足不出戶半月有餘,漸漸摸到了門道。接下來就試拍新聞片,居然頗有成效。於是他籌集資金辦起了上海影戲公司。這是一個家庭公司,基本演員全是家庭成員,但氏自編自演自導自攝自洗,既是經理,又是家長。這就是中國早期電影製作的常規。杜宇發覺新聞片的內景與外國片相比,陰沉沉的,缺乏亮色。為了找到癥結所在,他反覆觀看舶來片,忽見主人公的瞳仁內有絲絲白光一閃,但杜宇恍然大悟,肯定是使用發光的物體照射所致。但氏立即製作了銀色的薄板,用以反射太陽光增加亮度,一試,效果特佳。攻克了反光技術的難關之後,杜宇決定拍攝一部愛情片《海誓》。所有的一切但氏都能夠包攬,唯一缺少的是女主角,家庭成員無人能夠勝任。

首遇伯樂

再說在中西女校讀書時的殷明珠,就有“首席校花”的名聲,踏上社會後,更是名動洋場的風流人物,人們稱她為F.F女士(FOREIGN FASHION),意為“洋派”人物。報刊上競登明珠的照片,當封面作廣告,袁寒雲等一些文人賦詩讚美。但杜宇看到了殷明珠的照片,嘆賞不已,覺得《海誓》的女主角如果讓殷明珠來飾演,定能生色。一打聽,很是湊巧,但杜宇的一個侄女曾在中西女學讀過書,認識明珠。但氏立馬請侄女引見。當亭亭玉立的明珠出現在眼前時,杜宇的眼睛一亮:“就是她!主角非她莫屬!”明珠一向喜歡新潮,喜歡接受各種挑戰,一聽自己將走上銀幕,就興奮不已,兩人一拍即合!

個人作品

處女作《海誓》

殷明珠少女時期 殷明珠少女時期

1921年,上海影戲公司的處女作《海誓》,在閘北的一塊空地上搭設布景開始拍攝,編劇、導演、攝影、洗印以及美工、布景、製作等等全由但杜宇一人包攬,難怪後來但氏被人稱為“中國電影的技術全才”。據《申報》1922年1月23日介紹:《海誓》“歷時六個月,始告完成,經七次試演,……自21000餘尺中選出6000餘尺,分為六大本,前後歷時一年方才完成,實際是中國最早的三部長故事片之一。”同年1月29日,首映於夏令配克豪華影戲院。

《海誓》描述了一個富有理想和浪漫色彩的愛情故事:摩登少女福珠(殷明珠飾)與青年窮畫家周選青(周國驥飾)相戀,私訂終生,訂婚後互相盟誓:如有負約,當蹈海而死!福珠的表兄(董廉生飾)非常富有,愛慕福珠美貌,窮追不捨。終於在錢財的誘惑下,福珠忘記了自己的盟誓,決定嫁給表兄。正當他們在教堂舉行婚禮之際,福珠忽然天良發現,幡然醒悟,念及前誓,逃離教堂,奔歸畫家周選青。可是選青余怒未消,斥責福珠負義變心,拒絕了福珠。羞愧不已的福珠,狂奔到海邊,決意踐誓投海自盡。選青見福珠情真,及時趕到,救福珠脫了險,兩人盡釋前嫌,終成佳偶。

也許國人看膩了中國的古裝戲,全是“私訂終身後花園,落難公子中狀元,奉旨完婚大團圓”那一套老式的婚姻三步曲,對這部模仿外國的片子感到十分新鮮,情節新,人物新,服裝新,思想感情新,結婚方式更新。鄭逸梅曾撰文說:“各家報紙紛紛登著影評,雖有挑剔陳設太歐化、生活場景處理不妥等,但對殷明珠的表演是無懈可擊,一致讚揚。”的確,中國的電影剛剛起步,沒有什麼技巧,全憑摸索,演員、導演、編劇沒有分檔,故事概況就是劇本,根本沒有什麼分鏡頭,更沒有導演本,一部無聲黑白片,演員全靠表情和動作,使觀眾了解劇情起因、經過、高潮和結局。可以說《海誓》的成功,殷明珠功不可沒。她成功地飾演了中國第一位女主角,在片中能夠深入角色,表演真切,形象動人,顯示出非凡的藝術才能。

其他影片

與《海誓》同年完成的影片還有《閻瑞生》和《紅粉骷髏》。《閻瑞生》由中國影戲研究社拍攝,《紅粉骷髏》由新亞影片公司拍攝。三者都屬於小型公司,拍的又都是故事片,而且都是剛拍攝了短片開始嘗試拍攝長片。三片分別出自小說改編、劇本改編和電影創作,這也是後來電影的三種主要創作源頭。

創業歷程

喜結良緣

電影事業把殷明珠和但杜宇的情感牢牢地維繫在了一起。儘管明珠的母親認為女兒拍電影似乎以色相示人,有傷殷氏門風,一度持反對態度,甚至不準明珠與杜宇往來,但是,殷明珠已經決心把自己奉獻給中國的電影事業,她與但杜宇之間的感情也到了瓜熟蒂落的時刻。最後母親想通了,不再以詩禮傳家的舊觀念苛求女兒,承認了他們的結合。在拍了《重返故鄉》和《傳家寶》之後,1926年2月1日,兩人在杭州結婚。證婚人葉楚傖在致辭時說道:“新郎為海上畫家,為余舊友,新娘系黎里望族,與余有世誼。今日在杭結婚,而余為證婚人,其樂何如!”由戀愛到婚姻,由事業到家庭,故葉楚傖稱讚他倆“一雙璧人,天作之合”。新婚伊始,杜宇和明珠仍牽掛新片,西湖蜜月沒有度完,就回到上海。友人們討喜酒吃,夫婦兩人就在攝影場地設下宴席,招待賓朋,熱鬧一番之後,又投入了新影片的拍攝工作。

別出心裁

殷明珠 殷明珠

上海影戲公司的人員、裝備和經費都有限,可說是捉襟見肘,要拍好一部電影,只有加倍付出心血。有時一個鏡頭卡殼了,不上不行,上又沒有足夠的條件,可他們往往能夠別出心裁,抓拍或搶拍,一次一次地獲得成功。拍攝《飛行大盜》一片,那大盜有個恍如列禦寇乘風而行的鏡頭,為了逼真,必須拍攝一群仰頭觀望空中飛盜的老百姓。這么多的民眾演員,假如臨時僱傭,得花好多錢,鏡頭僅此一用,花錢太不上算,可是不上又不行。於是兩人處處留意,等待時機,其他鏡頭拍得差不多了,這一場戲仍舊沒有拍攝。那時的公司在嚴家閣路,後面是青雲路,青雲路畔的曠地邊有一土墩。也不知從何處傳來風聲,說這兒將要做臨時刑場,槍決罪犯了,一傳十,十傳百,擁來了一大群看熱鬧的,越擠越多。兩人見狀高興極了:“民眾演員來了,大好機會啊!”影片中的民眾,需要抬頭仰望。夫婦倆靈機一動,立即讓職工手持電燭,站到土墩高處,一一點亮,很自然的,民眾都抬起頭,仰望燦然的光芒。杜宇親挾攝影機,把這些義務演員全都拍攝下來,再加上幾個真正演員的鏡頭點綴其間,完全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奇思妙構

為了節約拍攝成本,但、殷二人想出了許多的奇思妙構。一次,拍一個舞蹈場面,需要打蠟的地板,可是攝影場因陋就簡,沒有此項設備,怎么辦?兩人稍一合計,有了!先把地板用水打濕,將乾未乾的時候,叫演員上去跳舞,攝出來的影片,地板亮晶晶的,活脫脫的打蠟地板。但杜宇平時攝影機不離身,一旦遇到有感覺的鏡頭,就拍攝下來,諸如風雨雷電、高山流水、亭台樓閣、花鳥蟲魚、市曹人群甚至鄰里糾紛、民居失火等等,只要是景美的、有意義的或者難以碰到的,他都一一攝錄保存,一旦影片需要,隨時調用。

獻身影壇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初的上海,除了殷明珠之外,還有兩位聞名全市的時髦小姐也涉足影壇。一是AA,Ace Ace的縮寫,意為王牌;二為SS,Shanghai Styie的縮寫,意為上海派。AA叫傅文豪,殷明珠中西女校的同學,領有公共租界第一張女子駕駛執照。殷明珠在《海誓》里飾演福珠成功,第二部國產片即將開拍時,她把傅文豪介紹給但杜宇,提議讓傅代替自己擔任《古井重波記》的主角陸嬌娜。為了使傅一舉成功,明珠把自己飾演福珠的體會、演出的技巧毫無保留地一一傳授給傅。明珠多么希望上海影壇能夠多綻放幾朵中國的玫瑰花啊!當時,傅文豪仍在讀書,知道父母必然反對,好在公司的拍片安排在晚上,傅的母親查問時,就推說在老師處補習功課,或在同學處討教習題。直到《古井重波記》拍攝完成,報紙上刊登了廣告,傅的母親方才知道。儘管《古井重波記》的賣座率很高,社會反響很好,傅文豪高興得幾乎發狂,也想再拍第二部影片,可是傅家嚴厲的管束,最終使AA成為銀幕上見首不見尾的一條神龍。至於那個SS,真名袁澹如,更是曇花一現,拍攝了一部片子後,嫁給了名畫家、大收藏家顏韻伯,從此銷聲匿跡了。唯獨殷明珠獻身影壇,忠貞不渝。

《盤絲洞》

上海影戲公司1927年拍攝的《盤絲洞》一片,是當時最賣座的片子。影片由管際安編劇,但杜宇導演,但淦亭攝影,夏維賢置景,從籌備到攝製完成花去了一年多的時間。《盤絲洞》一片的主題談不上什麼積極意義,不過,影片內容源於《西遊記》第72回,家喻戶曉老少鹹知。精於美術的但杜宇與布景師一起,刻意營造攝影場上的盤絲洞,那裡蛛網密布,鬼影幢幢,陰森森,黑慘慘,讓觀眾幾疑自己誤入了魔窟。情節上,影片對原作進行了相當大的改編和藝術加工。因人員所限,蜘蛛精由七個減至六個,殷明珠領銜飾演蜘蛛精甲,夏佩珍輔佐飾演蜘蛛精乙。眾女妖幻化成女人之後,一個個具備了正常女子的欲望,從而拘捕唐僧、逼婚成親,中間安插了蜘蛛精裸浴、半裸舞等鏡頭,加上為色慾所迷惑的豬八戒變成鮎魚入池嬉戲眾妖的場景。神怪氛圍以及女妖們的色情場面,還有孫悟空精彩迭出的打鬥,使得觀眾源源不斷地湧來,賣座率大大高出同期所有影片,公司大賺了數萬元。

《盤絲洞》之後,古裝神怪影片盛極一時,甚至出現了南洋片商非此不購的局面。就攝影技術來說,《盤絲洞》的布景設定別開生面,拓寬了影片題材,更開創了水底攝影的先例。

人物貢獻

殷明珠 殷明珠

《海誓》在上海轟動了整個影壇,黎里的家鄉父老聞訊振奮不已。黎里是個建於南宋時期的古鎮,文化積澱深厚。清代中期排定了“周陳李蒯汝陸徐蔡”八大姓。其中蒯姓,自明至清先後建有三條弄堂——老蒯家弄、南蒯家弄和新蒯家弄。新蒯家弄是後起之秀,第三廳正廳“樹滋堂”,習稱“蒯廳”,廳堂宏敞,音響效果特別好,是鎮上著名的書場。聽說殷明珠擔綱主演的《海誓》蜚聲海內外,蒯廳主人當即趕赴上海,找到明珠,說明來意,希望《海誓》能夠到黎里蒯廳去放映,讓家鄉父老一飽眼福。明珠一口答應。哪知《海誓》到蒯廳放映的訊息一傳開,四鄉八村、周邊市鎮的觀眾接連不斷地擁來,盛況空前。原定放映三場,遠遠不能滿足要求。本來只能晚上放映,為增加場次,蒯廳四周圍上厚厚的黑色窗簾,白天加映;原打算下午加映兩場,後來乾脆從早晨開始,一場映完再接一場,周而復始。就這樣整整連放了一個星期,才勉強結束。家鄉父老好評如潮,大家都為黎里出了電影明星而高興。從此以後,黎里古鎮開了放映電影之風,只要有新影片問世,黎里鎮總會千方百計弄來放映。明珠知道鄉親們愛看電影,凡是她後來拍成的影片,以及上海灘新上映的片子,她都讓家鄉父老一睹為快。這一來,使本來不算閉塞的古鎮,更與上海這樣的開放城市拉近了距離。

人物評價

制度人性化

早期的上海影戲公司,主要演職員都是家庭成員或親戚,女演員除殷明珠外,還有但杜宇的外甥女賀蓉珠、賀佩瑛,男演員有但杜宇的侄兒但子久、侄孫但淦亭、侄曾孫但二春等。隨著事業的發展,上海影戲公司突破了家庭公司的範圍,招聘了不少演員及工作人員。據回憶,韓雲珍、史東山、王乃東、謝雲卿、袁美雲和王人美等都先後到公司演出或任職。

公司人員一多,管理方面必然會出現問題。對此,杜宇和明珠兩人費了不少精力,除了訂立相應的制度外,在管理上更多體現了人情味。

有個叫徐維翰的上海人,與公司的幾位演職員友善,經常前來作客敘談。不過此君染上了煙霞癖。一次,徐來上海影戲公司訪友道故,菸癮突然發作了,急忙躲到隔壁一間屋子裡,大過其菸癮。但、殷二人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他們擔心如果聽之任之,說不定公司的演員和職工也會染上惡習。杜宇決定驅逐此人,甚至打算報警,將其押送戒毒所。明珠卻認為,這樣做可能會刺激徐氏的朋友,在他們內心留下疙瘩,影響日後的製片工作。經過反覆權衡,夫婦倆決定來一個寓勸懲於詼諧之中的活報劇。沒幾天,徐維翰在公司內又犯了癮,又躲起來了。殷明珠馬上吩咐三四位演員,拿出現成的警服和槍枝,武裝起來,直奔癮君子而去。徐維翰正吸得起勁,突然幾名警察從天而降,不由大吃一驚,急忙擲去菸具,站起來就想逃跑。這時,飾警察的演員哈哈大笑。徐氏才明白是假扮的,不過已經嚇得渾身冒汗了。驚魂初定,但杜宇苦口婆心地勸導徐氏,後來徐氏終於戒除了菸癮。

樂於助人

一次,公司的一部影片剛剛上市,公司大門上不知被哪個促狹鬼用粉筆畫了一個大大的圈。這是上海某些惡勢力慣用的手法,目的大多是為了詐財。杜宇不想去理會,明珠認為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非弄個水落石出不可。經過反覆分析,杜宇覺得社會上的綁票,被綁的都是大富豪、大商人,掂量自己似乎不夠資格,估計是公司中某個心懷不滿者弄出來的小名堂。又經多方觀察,確定是某職工所為。但杜宇秘密指使工友深夜在他家門上依樣畫葫蘆地畫上一個大白圈。杜宇想用這種方式告訴對方:咱們彼此心照不宣,事情就此偃旗息鼓吧。明珠則認為,職工這樣做,一定有他的不滿或者其他原因。因此她對這位職工特別關心,相遇時,總是主動和他打招呼。後來,這位職工生活上碰到了困難,殷明珠動員但杜宇在經濟上幫助了他。從此,這位職工在公司工作得更賣力了。

《盤絲洞》著實使上海影戲公司賺了一大筆,但杜宇決定拍攝古裝片《楊貴妃》。這時明珠有孕在身,無法出任角色,楊玉環由賀蓉珠飾演。公司投入了大量資金、物力和人力。賀蓉珠作為女主角,顯然沒有殷明珠的賣座率,上海各影院反響不佳。《盤絲洞》的拷貝南洋一帶購買最多,不料南洋喜歡看時裝片,《楊貴妃》不受歡迎,拷貝推銷不暢,公司血本無歸,瀕臨倒閉。明珠沒有怨言,挺身而出,拿出自己全部私蓄,將首飾之類的貴重物品盡行典質,撐持起公司的重擔。

主要作品

《海誓》電影海報 《海誓》電影海報

在但杜宇的主持下,殷明珠主演的無聲電影將近20部,除《海誓》和《盤絲洞》外,主要的還有《重返故鄉》、《傳家寶》、《飛行大盜》、《金鋼鑽》和《南海笑人》等。1928年,上海影戲公司併入“六合公司”,1930年加入聯華公司,但杜宇、殷明珠原屬的上海影戲公司稱“聯華五廠”。1932年日寇進攻淞滬,聯華五廠的攝影棚毀於炮火。1934年,但、殷二人又自創“上海有聲影片公司”,決意拍攝有聲片。殷明珠先後主演了有聲影片《媚眼俠》、《畫室奇案》、《豆腐西施》、《古屋怪人》、《東方夜譚》、《桃花夢》和《富春江上》等多部。1937年“八一三”事變發生,公司的攝影棚再次毀於日寇的炮火,杜宇和明珠移居香港,雖然多次謀求重出影壇,但是總為條件所限而無法如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