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甲骨文

自從1899年(清光緒二十五年)發現或者認識甲骨文以來,已經一百多年過去了。這一百多年的時間並不算長,可是在甲骨文的考釋、著錄和研究方面做出的成績卻是巨大的。究其原因,一方面固然與中外學者的努力分不開,另方面也是甲骨文本身具有的重要學術價值所決定。

名稱

殷墟甲骨文

相關信息

所謂甲骨文,乃商朝後半期殷代帝王用龜甲骨文進行占卦時刻寫的卜辭和少量記事文字。這種卜辭和記事文字,雖然嚴格的說起來並不是正式的歷史記載,但是因為它的數量眾多,內容豐富,又因為時代比較早,所以一直是研究我國古代文字和古代史特別是研究商代歷史的最重要的直接史料。
現在,甲骨文已經成為一門世界性的學問,引起了國內國外許多專家學者們探討的興趣,並且取得了巨大的成績,這不是偶然的,而是甲骨文本身具有的上述重要學術價值所導致的必然成果。
甲骨文出土之初,所以有大量偽刻的湧現,乃是偽造者有利可圖。如王懿榮收購甲骨,每版價銀約二兩;范維卿為端方購置甲骨,端方每字酬二兩五錢。這種按字計值和高價收買甲骨的後果,必然會令人垂涎而導致偽造。梁啓超1927年在燕京大學講授古書辯偽時就曾講到“前清光緒末年,在河南殷墟發現很多甲骨,其上刻有文字。那都是孔子以前的東西,孔子所不曾見過的。本來極為寶貴。不過發現以後,二十年來至如今,琉璃廠的假甲骨就很我。因為從前不貴,現在很貴,小者數元,大者數十元,自然有人偽造牟利了。”
據董作賓《甲骨學五十年》,當初偽造甲骨的人不止一個,但成績最好的要數藍葆光。他說:
“藍葆光是河北省人,我在民國十七年(1928年)秋季第一次發掘殷墟時見過他,那時候他也不過三十多歲,象個文弱書生。他是心靈手巧的,可惜自幼染上抽大煙的惡習,不務正業,流浪彰德府多年。據他談起,他起初造假古董是鬧著玩的,他會在沒字的銅器上,甲骨版上或鹿角、箭頭上刻些甲骨文字,古董商人們利用他,就造出了許多假古董,欺騙平津京滬的同行,同行又去欺騙洋人,他卻樂的把自已手藝換些錢吸白面。他從小就仿刻“甲骨頭”,曾把作品給我看。原來古董商把殷墟出土沒有字的龜甲和牛胛骨(卜用過,無字的甲骨,比有字者多),鹿角,獸骨之類,廉價買了來,請他刻字,材料買了來,請他刻字,材料是舊的,文字是新的,他又造出許許多多奇形怪狀的東西,雕上花紋或刻上甲骨文,銷路非常好,因此,古董商人們都很捧他。自從劉鐵雲搜求甲骨起,就羼入了贗品,直到民國十七年,還在不斷的大量出貨。藍君有一個小冊子,臨摹許多甲骨文字,劉氏羅氏出版各書,他都抄過,但是他始終一個字也不識。他從碎片上抄些單字,抄的時候,放置顛倒,就寫一個倒文,甚至全片都可以寫倒。刻的時候,看著冊子抄,抄熟之後,想起那一個就刻那一個,刻的功夫也不錯,於是乎外行人看起來,第一片,每一字,都象甲骨文。後來更進步了,只抄完整的片子,又刻得工細,簡直可以亂真,因為這樣等於是翻版。他曾送我一個完整的龜腹甲,背面鑽灼都是原來的,他在正面很工整刻著幾段卜辭,確切和出土的差不多,那時,我知道他不懂文例,刻辭的地位和左行右行都不合,但不能告訴他。據我所見的偽品,在民國初年和光緒末年所作的,大部分不成句讀,雜亂無章,中間還有倒字,這是一種作風;後來就有人造出似通不通的句子,最後又變為全文的仿刻。”
鑒於上述作偽的人,基本上不具備甲骨學的知識,所以偽刻的卜辭,大多數是刻者拼湊一些單字而成者,顯得雜亂無章,一望即知其偽。也有少數仿刻的,即摹仿真的刻辭而刻的,由於刻者不懂文例,只要細心察看,一般說來也還是比較容易辯認的。此外,還可歸納出一些辯偽的經驗或規律,例如:
(1)偽刻者刻在筘胛骨上,因為牛胛骨易於刻字。而龜甲之新甲則難刻:若是地下出土之無字真甲,刻字又易於破碎。
(2)由於偽刻者人為地力求字跡整齊,反而一看即知其偽。
(3)如前所說,造偽者一般缺乏甲骨學的基本常識,不知文例,不懂斷代,或行文不辯左右,或仿用第五期字型,刻補上第一、第二期貞人,或用第一期字型、貞人,刻武丁以後之殷王世系等等。總之,一定會露出蛛絲馬跡,出現這樣那樣的漏洞或破綻。象《庫》1506這們難以下最後結論的片子為數甚少。
空格初學甲骨的人,學了甲骨學的系統知識後,只要多看甲骨的著錄拓本,有機會再看一些實物,偽刻還是比較容易識別的。至於已著錄的書,其偽刻大體已如本節第一部分所標出,其它各書,多經專家鑑定選印,極少偽刻,可以大膽引用。
值行一提的是國學大師章太炎,向來奉《說文》為金科玉律, 不容他人用時代較早的甲骨金文來訂正“說文”的訛誤。今藍葆光等人的造偽,恰恰給章氏攻擊甲骨文增添了口實。他在《國故論衡》里專門寫了一篇《理惑論》,一則否定甲骨文;二則用以挾擊羅振玉本人。他說:
“又近有掊得龜甲骨者,文如鳥蟲,又與彝器小異,其人蓋欺世豫賈之徒,國土可鬻,何有文字。而一二賢儒信以為質,斯也通人之蔽。按《周禮》有龜之典,未聞銘勒,其餘見於《龜策列傳》者,乃有白雉之灌,灑脯之禮,梁卵之祓,黃絹之裹,而刻畫、書契無傳焉。假令灼龜以卜,理兆錯迎,璺裂自見,則誤以為文字,然非所論於二千年之舊藏也。夫骸骨入土,未有千年不壞,積歲少久,故當化為灰塵。龜甲蜃珧,其質同耳。古者隨侯之珠,照乘之寶,解之見,今無有見世者矣。是明堊質白盛,其化非遠,龜何靈而能長久若是哉?鼎彝銅器,傳者非一,猶疑其偽,況於速朽之質,易霾之器,作偽有須叟之便,得者非貞信之人,而群相信以為法物,不其歟!”
今天來說,已是不值一駁。然而當初出自章氏的口,還是有一定的影響的。而章氏對甲骨的懷疑和全盤否定,於甲骨學本身及整個學術研究來說,都是一種不利的因素。為此,當時的青年甲骨學者金祖同於1935年曾熱心向章氏遊說,先是登門拜謁,繼以書辯難,不幸此老於第二年即與世長辭,終未改變其固執的成見。
章氏以後,其弟子黃侃(季剛)亦步乃師後塵,不信甲骨。
另有漢川徐英(澄宇)者,著《甲骨文字理惑》一書,條列二十二事力詆甲骨之偽,又從字形穿鑿附會,一一辯孫、羅二家考釋之不可信,此亦好事者徒勞之作,終難掩沒甲骨的光輝於萬一。
甲骨文是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古老文字。在商代,國王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占卜。甲骨就是占卜時的用具。
甲骨在使用之前,要先經過加工,首無把甲骨上的血肉除淨,接著鋸削磨平。然後,在龜甲的內面或獸骨的反面用刀具鑽鑿凹缺。這些凹缺的排列是有序的。占卜的人或者叫巫師,把自己的名字、占卜的日期、要問的問題都刻在甲骨上,然後用火炷燒甲骨上的凹缺。這些凹缺受熱開裂,出現的裂紋就稱為“兆”。巫師對這些裂紋的走向加以分析,得出占卜的結果,並把占卜是否靈驗也刻到甲骨上。經過占卜應驗之後,這些刻有卜辭的甲骨就成為一種官方檔案保存下來。
目前,在殷墟共發掘甲骨16萬餘片。其中有的完整,有的只是沒有文字記載的碎塊。據統計,所有這些甲骨上的各種文字總計為四千多個,其中經過學者們考證研究的約三千個,在這三千餘字裡面,學者們釋讀一致的是一千多字。其餘的或者不可釋讀,或者學者們分歧嚴重。儘管如此,通過這一千多字,人們已經可以大致了解有關商代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的情況了。
研究甲骨文最早的專著是1913年出版的劉鄂的《鐵雲藏龜》。著名史學家和文學家郭沫若1929年出版的《甲骨文字研究》一書,是另一部重要專著。目前中國甲骨文研究方面的權威有北京大學的裘錫圭教授、中國歷史研究所的李學勤教授等。
除了在殷墟發現的商代甲骨,近年考古中還發現了時間更早的西周時代的甲骨,只是這些甲骨上記載的文學非常少,因此沒有商代甲骨重要。而殷墟發掘的重大意義也並不止於甲骨文的發現。70餘年來,考古工作者在殷墟共發現了宮殿宗廟建築群遺址50多座、王陵大墓12座、貴族平民墓葬數千座、祭祀坑1000座、手工業作坊5處、車馬坑30多座,以及大批青銅器、玉器、陶器、骨器等,所有這些,為人們展現了一個立體的中國古代社會形象。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