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1重型戰鬥機

殲11重型戰鬥機

機長:21.935米 機高:5.932米 升限:18000米

概述 戰鬥機概述

中國戰鬥機很多都是是模仿俄羅斯戰鬥機製造,如:殲5、殲6、殲7等,殲11也是其中之一,它是模仿俄羅斯的蘇-27“側衛”(Flanker)戰鬥機製造,簡單的說就是山寨的蘇27SK。 但它的性能遠遠超越蘇27,達到3代半的水平。作為高端機與自主研發的殲-10“猛龍”戰鬥機高低搭配。與蘇27相比,它安裝的電子設備更多、更先進,座艙也更現代化。未來可能換裝國產WS-10A“太行”渦輪風扇發動機。它是世界上

最重的戰鬥機。
研製概述

蘇-27的引進之初,我國就把蘇27的國產化作為引進、發展中國航空工業的一個重要目標。因此,制訂了分步驟,先進行進口散件的組裝,之後不斷提高國產率,最後利用我國近年來在飛機控制、航空電子與歐洲交流、航空標準向美國看齊的基礎上,開發研製自主的一套改裝系統,用於蘇27的改進,以適應新的作戰任務和航空電子技術的發展,進而全面實現國產化。由此,經過邊組裝、邊改進,最終出現殲-11B這一型號。

技術數據和其他 基本技術數據

機長:21.935米
翼展:14.7米
機高:5.932米
翼面積:46.5平方米
最大起飛重量:30000千克
最大速度:2.35M
升限:18000米

新型殲11BS

作戰半徑:1500公里
動力裝置:2台AL-31F,單台推力7600公斤
機載武器:30毫米機炮,10個外掛點。
研製過程

 尺寸數據:翼展 14.7米,機長 21.94米,機高 5.93米,機翼面積 62平方米。
重量數據:空重 16000千克,正常起飛重量 22500千克,最大起飛重量 30000千克。
性能數據:最大平飛速度 M2.35(2500千米/時),海平面最大速度 M1.1(1345千米/時),升限 18000米,海平面爬升率:305米/秒,航程 4000千米。
武器裝備:右側邊條根部裝一門30毫米機炮,備彈149發,共10個外掛點,最大載彈量 6000千克。
動力裝置:兩台留里卡設計局的雙軸AL-31F渦輪風扇發動機,靜推力 2*77千牛,加力推力 2*122.6千牛。
殲11戰機工程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購買數架俄造蘇27SK戰機;第二階段引進生產線和散件組裝數架蘇27SK戰機(即殲11);自主研製、升級、改進蘇27SK戰機(即殲11B)。殲11B戰機被定位為“打贏未來高科技條件下局部戰爭的重點型號”,“是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的重大決策”,是黨和國家賦予沈飛的“崇高歷史使命”。隨著一系列技術瓶頸的成功突破,殲11B的國產化水平不斷提高,其性能已遠

殲11起飛
遠超過其原型機蘇27SK,現已進入加速生產的“黃金時代”。
J11B採用的153項先進電子設備,全部是首次隨機研製的國產最新電子設備;2001年8月23日,某型飛機綜合航電系統發圖開闢了六0一所型號發圖的第三個主戰場。該部在重點型號飛機設計中重構整個航電系統,任務相當艱巨。但他們知難而進,勇挑重擔,與時間賽跑。經過7個月奮力拚搏,於今年3月底按時完成了某型飛機綜合航電系統發圖工作,共發出圖紙2萬多張A4。國外完成一種型號飛機航電系統設計通常需要兩年時間,而六0一所僅僅用了不到8個月!
其他

據稱,中國一直希望在J11戰機上使用國產1474多功能火控雷達及WS10A渦扇發動機,
以取代俄式設備,但相信還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落實,1474雷達還在進行空中測試。
去年10月,俄羅斯uralopticanicalpiant與中國簽署了【關於採購新一批OLS31E的光學瞄準系統】的契約,。中方採購的具體數量仍是未知數,但這批光學瞄準系統可能用在J11戰機上,或者是蘇27SK。
平可夫分析,中國向俄方進口新一批OLS--31E光學瞄準系統,反映出中方尚未可能在這方面進行國產化,而J11的主要零部件至今還是由俄羅斯供應

殲11亮相2009國慶閱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