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胎不下

死胎不下

李將軍妻病甚,呼佗視脈,曰:“傷娠而胎不去。 ”佗曰:“案脈,胎未去也。 佗曰:“此死胎久枯,不能自出,宜使人探之。

死胎不下

【概述】


死胎不下,又名胎死不下。指兒死於母腹後,不能自行娩出的病證。在《諸病源候論》中底細述頗詳。針灸下死胎,古籍中早有記載,如《千金翼方·卷二十六》指出:“子死腹中及難產,皆補胞門”。
本病證相當於現代西醫學之稽留流產或過期流產。

【病因病機】

 
胎死不下,多因妊婦氣血虛弱,胞宮無力娩出胎兒 ,亦可因跌仆損傷,氣滯血瘀或臨產受寒,血為寒凝,致胞宮瘀血阻滯,不能送胎外出。

【辯證分型】

臨床上可分氣血虛弱與瘀血阻滯二型,後者症情急重,屬本節討論內容。
瘀血阻滯,症見胎動停止,陰道流紫黑色血液,口氣惡臭腰腹脹急胸滿喘悶面色青暗口唇色青脈象沉澀,舌質紫暗。

【治療】

 
1. 治則:補瘀下胎。
2. 處方:太沖、合谷、三陰交。
3. 方義:太沖為肝之原,刺之可調暢氣機,活血祛瘀;合谷、三陰交系下胎之要穴。
4. 治法:太沖、合谷用補法,三陰交用瀉法,要求導出氣至針感,留針時間宜長,其間須間斷予以運針,日針二次。
5. 古方輯錄
《針經摘英集·治病直刺訣》:“治產生理不順,或橫或逆胎死腹中,胎衣不下:刺足厥陰經太沖二穴,……針入八分,補百息,次補手陽明經合谷二穴,次瀉足太陰經三陰交二穴”。
《神應經·婦人門》:“橫生死胎:太沖、合谷、三陰交”。
《楊敬齋針灸全書·下卷》:“胎衣不下及死胎不出:中極、合谷、崑崙”。
《針灸逢源·卷五》:“一凡難產橫生死胎,皆取太沖”。
【古案選介/名家驗案】
死胎不下案
李將軍妻病甚,呼佗視脈,曰:“傷娠而胎不去。”將軍言:“聞實傷娠,胎已去矣。”佗曰:“案脈,胎未去也。”將軍以為不然。佗捨去,婦稍小差。百餘日復動,更呼佗,佗曰:“此脈故事有胎。前當生兩兒,一兒先出,血出甚多,後兒不及生。母不自覺,旁人亦不寢,不復迎,遂不得生。胎死,血脈不復歸,必燥著母脊,故使多脊痛。今當與湯,並針一處,此死胎必出。湯針既出,婦痛急如欲生者。佗曰:“此死胎久枯,不能自出,宜使人探之。”果得一死男,手足完具,色黑,長可尺所。(《三國志·魏書·華佗傳》)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