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

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

《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是2006年6月由 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傅偉勛。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傅偉勛,生於1933年10月7日,台灣省新竹市人。台灣大學哲學系畢業,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博士(主攻現代歐洲倫理學研究)。曾在台灣大學、伊利諾伊大學、俄亥俄大學等哲學系任教,也曾擔任美國費城州立天普大學宗教學研究所教授,主持佛學與東亞思想博士班的研究工作。著有《西洋哲學史》、《從西方哲學到禪佛教》、《批判的繼承與創造的發展》、《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學佛學》、《中國哲學指導》(英文版)等中英文專著。於1996年11月去世。

目錄

序:一個不平凡的人,一本不平凡的書 楊國樞

自序: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 傅偉勛

導讀:生死大事 鄭石岩

一 引論

1 現代人的死亡問題

2 美國的“死亡學”研究與“死亡教育”

3 我在美國學府的教學經驗

二 死亡的尊嚴

1 自殺與安樂死的問題考察

2 末期患者的精神狀態——庫布勒·羅斯醫師的“五階段”模型

3 托爾斯泰小說名著《伊凡·伊里奇之死》的啟蒙意義

4 黑澤明電影巨作《活下去》的生命啟示

5 聶爾玲近作《美好人生的摯愛與告別》

三 世界宗教與死亡超克

1 生死問題與宗教探索

2 基督宗教

3 印度教

4 傳統佛教

5 儒道二家的生死觀

四 現代生死學建立課題

1 從臨終精神醫學到現代生死學——科際整合的一大課題

2 傅朗克“意義治療學”的理論啟示

3 “森田治療法”——禪與精神治療的結合

4 心性體認本位的現代生死學試探

五 結語——我與淋巴腺癌搏鬥的生死體驗

附錄 記取來時路

瀟灑走過死亡——傅偉勛專訪

生死交關——透視死亡學——傅偉勛與作家平路對話

死亡的挑戰,智慧的回應——劫後餘生的再探索

從醫療到照顧,從絕望到解脫——《一起面對生死》讀後有感

讀傅偉勛教授生死體驗的新著——《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

未知死,焉知生?——讀傅偉勛著《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有感

調整焦距看生死——評《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

死得有品質

臨別心苦,願記來時路

附記

序言

一個不平凡的人,一本不平凡的書偉勛兄是一個不平凡的人,這本書是一冊不平凡的書。斯人也而著斯書也,在先睹為快的機緣下閱完校稿,不禁掩卷感嘆,久久不能自已。我認識偉勛兄已經25年多了。我們初識於美國檳城的伊利諾伊大學,當時青春年少,意氣風發,時常相聚一堂,把盞夜談,不知東方之既白。多年以來,我們兩人一住美國,一住台灣地區,各自在個人的學術領域裡追求安身立命之道,見面深談的機會自然少了。這期間相聚的時日雖少,我卻有不少機緣拜讀偉勛兄的書文,對其著作之豐、學識之博、見解之精,時感驚訝與讚佩。. 自訂交以來,偉勛兄在我心目中一直是一位博聞強記、悟性高超的學者,也是一個動靜幅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