歹顏哈

歹顏哈

又作答言罕、達衍汗,皆為“大元大可汗”的異譯。 又作歹顏哈、答言罕、達衍汗,皆為“大元大可汗”的異譯。 至正德初年,又先後翦除以亦思馬因、火篩、亦卜剌等為首的割據勢力,統一了漠南蒙古各部。

人物生平

歹顏哈(約1474~1517)明朝中期退居蒙古高原的蒙古帝國延續的蒙古可汗。又作答言罕、達衍汗,皆為
大元可汗”的異譯。本名巴圖蒙克(一譯把禿猛可),孛爾只斤氏。成吉思汗十五世孫。成化十六年(1480,一說為成化十五年)即汗位,明人因其年幼而稱為小王子。在其妻滿都海哈屯的輔佐下,數與瓦剌爭戰,擊敗瓦剌。至正德初年,又先後翦除以亦思馬因、火篩、亦卜剌等為首的割據勢力,統一了漠南蒙古各部。他將蒙古分為左右兩翼,每翼各設三個萬戶,分封諸子為領主。從而結束了有明以來北方地區擾攘動亂的局面,建立了比較穩固統治。在此基礎上與明朝頻年通貢互市,貢使多達六千餘人,至京師者以五百人為率。貢道由大同入居庸關。貢物有馬、駝、毛皮產品等。達延汗對蒙古的統一,帶來了比較安定的生產環境,對蒙古的社會發展有促進作用,被譽為蒙古歷史上的“中興之主”。由於史料記載互相牾,國內外學者對達延汗的生卒年代和事跡的看法頗不一致。有人認為達延汗實為兄弟二人(兄把禿猛可、弟伯顏猛可),也有人認為達延汗指伯顏猛可。關於其生卒和即位年代,各家所述亦多有出入。

人物修養

達延汗(約1474~1517):明代蒙古可汗。又作歹顏哈、答言罕、達衍汗,皆為“大元大可汗”的異譯。本名巴圖蒙克(一譯把禿猛可),孛兒只斤氏。成吉思汗十五世孫。大將軍徐達北伐,攻取元大都,元順帝逃往漠北草原,不久病死。其後子孫仍稱蒙古可汗,沿用大元國號,但各部權利紛爭,內亂不已。鬼力赤自立為汗,去元國號,改稱韃靼。從此,蒙古分裂為韃靼和瓦刺兩大部落,相互仇殺。起初,瓦刺占上風,也先為太師時,大舉入侵內地,在土木堡俘獲明英宗。隨後,瓦刺內部不和,勢力衰弱,而韃靼部迅速崛起。歹顏哈在其妻子滿都海哈屯的扶持下,於成化十六年(1480年,一說為成化十五年)即汗位,明人因其年幼而稱為小王子,數與瓦剌作戰,擊敗瓦剌。至正德初年,又先後翦除以亦思馬因、火篩、亦卜剌等為首的割據勢力,統一了漠南蒙古各部。將蒙古分為左右兩翼,每翼各設三個萬戶,分封諸子為領主,自己親統蒙古左翼三萬戶,命其三子巴爾斯博羅特為濟農(蒙古副汗)統帥,從而結束了蒙古北元政權擾攘動亂的局面,對明王朝構成了極大的威脅。在此基礎上與明朝頻年通貢互市,貢使多達六千餘人,至京師者以五百人為率。貢道由大同入居庸。貢物有馬、駝、毛皮產品等。達延汗對蒙古的統一,帶來了比較安定的生產環境,對蒙古的社會發展有促進作用,被譽為蒙古歷史上的“中興之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