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西高鐵

武西高鐵

西武高速鐵路,簡稱西武高鐵或武西高鐵(武漢-西安)西武高速鐵路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的高等級鐵路的福銀高鐵的組成部分。 西武高鐵是連線"江城”武漢“——古都“西安的高速客運專線,線路全長657公里,其中武漢至十堰段399公里,投資527.5億元,十堰至西安段255公里,投資約590.28億元,總投資約1117億元。 西武高鐵線路共設武漢西站、漢口站、天河機場站、孝感東站、雲夢北站、安陸西站、隨州南站、隨縣站、棗陽站、襄陽東津站、谷城北站、丹江口南站、武當山西站、十堰北站、鄖西東站、商洛高鐵站、藍田縣高鐵站、西安北站。武西高鐵設計行車速度為350公里/小時。武漢至十堰全線共設大中型橋樑233座,隧道46座,橋隧總長274公里,橋隧比達到68.65%。除鐵四院負責總體設計外,中國中鐵大橋局、中建三局、中國鐵建十一局、中國鐵建大橋局、中國中鐵隧道集團、中國中鐵七局等均參與建設。武西高鐵稱為我國三大高鐵幹線京廣高鐵與滬漢蓉高速鐵路和福銀高鐵對接。重點推進武漢至十堰西安高速鐵路。

基本信息

高鐵簡介

孝感市政府規劃孝感市政府規劃

武西高速鐵路是連線西安——武漢的高速鐵路。線路起於陝西省西安市,經商洛、進入湖北,經十堰市,襄陽市,隨州市,孝感市,與漢孝城際鐵路在孝感中心城區內共線,並在孝感中心城區建設一體化的孝感東站,實現西武客運專線與漢孝城際鐵路同站換乘,最後沿武漢東西湖區方向直達武漢市。西武客運專線在孝感市域內採取東西走向,平行漢十高速公路並在其南部布局,在市域內串連安陸、雲夢、孝感中心城區等節點,快速聯接漢口火車站和新漢陽站。西武高鐵將首次實現了關中平原和湖北的鐵路交通直達聯繫,對促進陝西關中平原和湖北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西武高鐵西接已開工建設的西寶客專,北延西安至銀川鐵路,南接武九客專和南昌至福州、廈門鐵路,東接武漢至合肥客專。可形成未來的福銀高鐵的陝鄂段。2016年已被列入國家鐵路“十三五”規劃。

最後沿武漢東西湖區方向直達武漢市。西武客運專線在孝感市域內採取東西走向,平行漢十高速公路並在其南部布局,在市域內串連安陸、雲夢、孝感中心城區等節點,快速聯接漢口火車站和新漢陽站。長期規劃到中國東部沿海的福建、廈門、最終止於台灣。西武高鐵首次實現了關中城市圈和武漢城市圈之間通過高鐵的對接,對促進關中平原和湖北的經濟有重要的意義。

西武高鐵將於12月底前開工。10月21日,在國家鐵路部門支持下,西武高鐵棗陽段可行性研究在北京通過專家評審。棗陽市成立專班,協調國土、規劃、環保及鄉鎮做好境內開工段相關工作。

漢孝城際鐵路

武西高鐵武西高鐵

漢孝城際鐵路是西武高鐵中最先開建的一段,自武漢樞紐漢口站東咽喉引出,沿塔子湖西路經江岸區後湖街、東西湖區的將軍街,過府河到盤龍城開發區,經天河機場後從白水湖北側、野豬湖、王母湖南側經過,然後經毛陳至孝感市中心城區——孝感東城新區,設計時速約250km/h,全長62km,已於2016年12月1日建成通車,屆時孝感中心城區到武漢主城區只需20分鐘左右。

武漢至孝感的城際鐵路(即漢孝城鐵)走天河機場。從鐵四院獲悉,從漢孝城際鐵路新公布的推薦走線來看,全線規劃長約62公里,沿線設11個停靠站點,將在天河機場“帶一腳”。據武漢鐵路人士預測,該鐵路建成通車後,預計從漢口乘火車去天河機場只需15分鐘左右。

武襄城際鐵路

2012年10月10日,湖北省召開全省鐵路工作會議,宣布除在建項目外,湖北還將新建武漢至襄陽等4條城際鐵路,“未來3年,高鐵、動車開行範圍將覆蓋全省所有地市州”。

在城際鐵路方面,除正在建設的武漢至黃石、鹹寧、孝感和黃岡的4條城際鐵路外,湖北省還將新建天河機場至黃陂城際鐵路,武漢至仙桃(潛江)城際鐵路,武漢至天門城際鐵路,加上新增的武漢至襄陽城際鐵路,在建和即將建設的城際鐵路已達到8條。

武漢至襄陽城際鐵路將作為武漢至孝感城際鐵路的延伸,未來將進一步延伸到西安,最終形成西安至武漢鐵路客運專線。全面形成以武漢為中心,至長三角、珠三角、成渝、環渤海、西鹹等全國重點經濟區域的4小時左右快速客運交通圈,至武漢城市圈周邊城市的“半小時交通圈”、至宜昌、襄陽省域副中心城市兩小時以內的快速客運交通圈。

武漢襄陽十堰城鐵擬投500億

————漢江經濟帶規劃交通先行武漢-襄陽-十堰城鐵擬投500億先串起來,再併入西武高鐵

據湖北省政府訊息,湖北省發改委編制漢江生態經濟帶規劃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湖北初步確定把“武漢—襄陽—十堰”一線用城際鐵路串連,力爭年內開建,投資近500億元,已擬定初步籌資方案。

2014年2月10日召開的湖北漢江生態經濟帶開放開發專家諮詢會介紹,加快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的一個重要任務是爭取武西(武漢至西安)高鐵上馬,加快形成“水鐵並進”的格局。

湖北省初步確定,把“武漢—襄陽—十堰”一線用城際鐵路的模式先串起來,再併入武西高鐵,爭取進入國家鐵路網。該項目規劃編制工作正在進行,力爭年內開建。據介紹,武漢至十堰城際鐵路為客運專線,初步設計390多公里,投資近500億元,已擬定初步籌資方案,從武漢直接串起孝感、隨州、襄陽和十堰。建成後,漢十兩地通行時間僅需2.5小時。

湖北省發改委主任李樂成表示,建設漢江生態經濟帶,將打好生態牌,“綠色、民生、經濟”三位一體,著力構建現代水利航運帶、生態環保帶、先進制造業帶、現代農業帶、生態文化旅遊帶、特色城鎮帶等六大特色功能帶。

漢江是長江的最大支流,也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源頭。湖北“兩會”已將漢江生態經濟帶開放開發納入省級戰略層面。

昨日,國家發改委網站公布隆黃鐵路新建敘永至畢節段、徐州至淮安至鹽城鐵路、武漢至十堰鐵路孝感至十堰段三條鐵路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覆,三條鐵路的投資分別為137.6億、428.25億和527.5億。

根據國家發改委公布的《關於新建武漢至十堰鐵路孝感至十堰段核准的批覆》,原則同意項目主要建設方案。線路自在建的武漢至孝感城際鐵路孝感東站引出,經隨州、襄陽,終至十堰,全長395公里。全線設孝感、雲夢、安陸、隨州、安居、棗陽、東津、馬集、老河口、谷城、丹江口、武當山、十堰13座車站,預留朋興站。項目總投資527.5億元,其中工程投資504.6億元,動車組購置費22.9億元。(據國家發改委官方網站)

武漢至十堰城際鐵路孝感至十堰段批覆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新建武漢至十堰鐵路孝感至十堰段核准的批覆

發改基礎2015291號湖北省發展改革委、中國鐵路總公司:

報來《關於報請核准新建武漢經襄陽至十堰城際鐵路項目申請報告的函》(鐵總計統函〔2014〕1705號)收悉。經研究,現批覆如下:

一、為完善區域快速鐵路網布局,提高運輸能力和服務質量,加強城市群聯繫,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原則同意報來的項目主要建設方案。鑒於武漢至孝感城際鐵路已經開工建設,並考慮該項目在鐵路通道中的功能定位,根據《城際鐵路設計規範》(TB10623-2014)、《高速鐵路設計規範》(TB10621-2014)相關技術標準的規定,該項目名稱調整為武漢至十堰鐵路孝感至十堰段。

二、項目法人單位為湖北漢十城際鐵路有限責任公司。

三、主要建設內容和技術標準

(一)主要建設內容。線路自在建的武漢至孝感城際鐵路孝感東站引出,經隨州、棗陽、襄陽、谷城、丹江口,終至十堰,全長395公里。全線設孝感、雲夢、安陸、隨州、安居、棗陽、東津、馬集、老河口、谷城、丹江口、武當山、十堰13座車站,預留朋興站。

(二)主要技術標準。鐵路等級:高速鐵路。正線數目:雙線。設計行車速度:350公里/小時。最小曲線半徑:一般地段7000米,困難地段5500米。最大坡度:20‰。牽引種類:電力。到發線有效長度:650米。列車運行控制方式:自動控制。調度指揮方式:綜合調度集中。其他具體技術標準執行《高速鐵路設計規範》(TB10621-2014)。

(三)規劃運輸能力:4000萬人/年。

四、投資估算、資金來源及建設安排

項目總投資527.5億元,其中工程投資504.6億元,動車組購置費22.9億元。資金來源為:項目資本金占總投資的50%,計263.75億元,其中資本金80%計211億元,由湖北省鐵路投資集團公司及孝感市城市建設投資公司、隨州市城市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襄陽市建設投資經營有限公司和十堰市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共同出資(含征地拆遷費用),其餘資本金20%計52.75億元,由中國鐵路總公司以自有資金出資。資本金以外的資金利用中國農業銀行等貸款解決。

建設工期4年。

五、該項目要按照鐵路投融資改革的要求,依據《公司法》完善項目法人治理結構,並負責項目的建設、運營與管理。鐵路總公司要在人才、技術與接軌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

六、下階段工作要進一步最佳化工程建設方案,結合城市規劃,最佳化鐵路樞紐布局,推進鐵路客站及周邊用地綜合開發。切實落實對武當山風景名勝區、丹江口水庫飲用水源保護區等的環境保護措施。加強防範、化解社會穩定風險的各項措施。

七、核准項目的相關檔案分別是國土資源部《關於武漢經襄陽至十堰城際鐵路建設用地預審意見的復函》(國土資預審字[2015]1號),環保部《關於支持湖北省重大建設項目環評審批相關事項的復函》(環保函[2014]949號)、湖北省環境保護廳《關於新建鐵路武漢經襄陽至十堰城際鐵路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覆》(鄂環審[2015]27號),湖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選字第14172號),《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於新建武漢經襄陽至十堰城際鐵路項目節能評估報告的審查意見》(發改辦環資[2015]238號)。

八、如需對本核准檔案所規定的有關內容進行調整,應及時以書面形式向我委報告,並按照有關規定辦理。

九、請根據本核准檔案,辦理相關土地使用、資源利用等手續。請國家電網公司同步安排外部電源電力工程,保證與本項目同步建成。請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參信息化部在通信遷改等方面給予支持配合。

十、本核准檔案有效期限為2年,自批覆之日起計算。在核准檔案有效期內未開工建設項目,應在核准檔案有效期屆滿30日前向我委申請延期。項目在核准檔案有效期內未開工建設也未申請延期,或提出延期申請但未獲批准,本核准檔案自動失效。

國家發展改革委

2015.9.28

西商城際鐵路

為西安市至商洛市的城市輕軌鐵路,西商城際鐵路已被陝西省列入“關中城際鐵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計畫2020年前後進行施工,主要站點:西安南站-藍田-商洛。2014年在商洛市的整體規劃之下,提出“商洛一體兩翼”的發展戰略,將首要任務確定為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其中包括了西商城際鐵路、商洛機場、西武高鐵等的建設推進計畫。將協同各方力量共同促進早日開工建設,推進西武高鐵建設。

201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正式公布,途經商洛的西安至武漢高鐵項目進入國家“十三五”規劃,西安至十堰段即將進入前期準備工作。

沿途站點

武漢西站

武漢西站是湖北省武漢市武漢鐵路樞紐內規劃的一個綜合客運站,其中一種設計方案是在福銀高鐵武西高鐵、沿江高鐵上新建武漢西站,同時沿武漢西站、天河機場、武漢站規劃設定一條鐵路客運環線,將城鐵高鐵、城市軌道交通與天河機場進行高效銜接,目前武漢鐵路局正在規劃中,預計2019年建成通車。

漢口站

漢口火車站,站址在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金家墩,郵政編碼430014,始建於1898年,重建於1958年,改造於2008年,2010年新站改造完工並投入使用;離北京西站1215公里,離廣州站1089公里。隸屬武漢鐵路局管轄,現為直屬特等站;

孝感東站

漢十高鐵計畫4年修通,屆時,從武漢到十堰的時間縮短至2小時內、到襄陽1小時、到隨州僅半小時,實現“武漢城市圈”與“襄十隨城市群”的對接。遠期實現從武漢乘坐高鐵到西安,無需再繞道鄭州,路線裁彎取直,向武漢西北方經漢十線延伸直抵西安,時間也將縮短。

雲夢北站

雲夢東站,即雲夢縣東火車站,是即將開工建設的漢十城際鐵路(西武高鐵武十段)在雲夢縣境內設立的一個站點。預計2018年投入使用。

安陸西站

安陸西站是漢十城際鐵路(西武高鐵武十段)在安陸市境內設立的中間站點,預計於2015年開工建設,2018年投入使用。

隨州南站

隨州南站是湖北省內武襄十城際鐵路和武十高速鐵路(省外是武漢至西安客運專線高鐵)沿線規劃的一個車站,2015年2月動工,預計2018年建成並投入使用,車站建成後,從隨州南站可乘坐動車組、城際動車、高速動車直達武漢、孝感、襄陽、十堰、宜昌等城市。

隨縣站

隨縣火車站(安居),位於隨州市安居鎮車崗村。新站於2016年1月1日正式開建,距隨州南站17km,距離孝感東站99.5km,距襄陽東津站124km,30分鐘可達武漢天河機場站,離廣州站1248公里,隸屬武漢鐵路局管轄,預計2018年建成通車。

棗陽站

棗陽火車站,位於湖北省棗陽市車站路,建於1966年,是漢丹線上的車站,隸屬武漢鐵路局襄陽車站管轄,是湖北省內武襄十城際鐵路和武十高速鐵路。

襄陽東津站

襄陽東津站,即襄陽東津新區火車站,是襄陽三個客運火車站之一(已使用的襄陽站,襄陽東站),是西武(武襄十城際鐵路)、鄭渝高鐵、呼南高鐵(貴襄高鐵和襄荊宜城際鐵路—)上的一個重要站點,將於2015年底展開建設,預計2018年之前投入使用。

襄陽東津站規模基本確定,站內共設9個站台、20條到發鐵路線,能夠滿足鄭萬、漢十、襄貴3條高鐵的運行需要

隆中站

隆中站,是漢十高鐵的一個越行站。

谷城北站

谷城北站,是漢十高鐵的一個中間站。是湖北省內武襄十城際鐵路和武十高速鐵路。

丹江口南站

丹江口南站是西武高鐵沿線在丹江口市的一個車站,位於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土關埡鎮金山村,車站建成後,從丹江口南站乘動車將可以直達十堰孝感、武漢、隨州、等城市。西武高鐵十堰到西安段從十堰到西安,規劃設站:十堰北站,鄖西站,商洛站,到達西安站。2015年漢十高鐵全線開工建設,預計2018年通車。

武當山西站

武當山西站是西武高鐵漢十段在武當山景區附近設立的中間站點,於2015年開工建設,預計2018年投入使用。

十堰北站

十堰北站,位於十堰市張灣區漢江路街辦水堤溝。規劃設4台11線,9條站線,2條上下行正線,一期建設2台6線,預留2台5線合康高鐵場。將從在建的漢孝城際鐵路孝感東站引出,經朋興(預留)、雲夢東、安陸西、隨州南、隨縣、棗陽、襄陽東津、隆中、谷城北、丹江口南、武當山西、十堰北,全程設站13座,線路全長399km,設計時速350公里,計畫4年建成,2018年底投入運營。屆時,乘火車從漢口到十堰的時間將縮短至2小時內。

鄖西東站

鄖西東站是是西武高鐵沿線的一個車站,計畫2017年開工建設,2020年完工。

山陽縣和丹鳳縣設站還未確定。

商洛高鐵站

商洛西站目前正在規劃中。金陵寺高鐵站

金陵寺站目前正在規劃中。

藍田縣高鐵站

目前正在規劃中。

西安北站

西安北站(Xi'anbeiRailwayStation)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占地53.3萬平方米,規劃總整體建築面積42.5萬平方米,主建築面積33.6萬平方米,其中主站房面積為17.1萬平方米,無柱站台雨棚9.4萬平方米,建築高度43.6米。是西安“三主兩輔”鐵路客運樞紐之一,也是國家大型高鐵樞紐、中國大型高鐵站之一。

最新進展

2011年官方委託鐵四院對西武高鐵進行了研究,並於年底拿出了研究報告;推薦方案是經:西安—商洛—十堰—襄陽—隨州—孝感—武漢,全長1026公里,設計標準時速350公里;其中西安設一站(市區設南站)、商洛設一站(市區設站)、十堰設三站(鄖西、市區、武當山)、襄陽設三站(谷城、市區與鄭渝鐵路並站、棗陽)、隨州設一站(市區設站)、孝感設三站(安陸、雲夢、市區與漢孝城際鐵路並站)、武漢設一站(比選漢口站和新漢陽站兩種方案);西武高鐵列入國家十二五高速鐵路建設規劃困難較大,僅列入省級規劃,預計將於十三五開工建設

2013年6月15~16日,由鐵四院負責完成的《湖北省鐵路網發展規劃》、《武漢至西安快速鐵路規劃研究》和《江漢平原貨運鐵路監利支線、洪湖支線規劃專題研究》等三項目專家諮詢會在武漢召開。參會的有來自鐵道經濟規劃研究院、湖北省鐵路公司、湖北省交通廳、武漢鐵路局等單位的專家;湖北武漢市、襄陽市、宜昌市、孝感市、隨州市等地方政府;湖北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鐵四院莫小玲副院長、陳澤建副總工,以及總體組全體成員。會議由湖北省發改委鐵路辦主任王祖建主持。

王祖建對三個項目的背景進行了簡單介紹。來自鐵四院線站處交規所的金治華教授級高工、吳文偉高工,線路室黃偉利高工分別代表項目組向參會專家和與會部門人員詳細匯報了項目的研究成果。

在後續討論中,省發改委和地方政府人員分別就項目情況進行了發言,對鐵四院完成的三個項目給予高度評價,認為在湖北鐵路發展的重要時期,對全省鐵路網進行系統規劃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認為區域性鐵路武漢至西安快速鐵路的研究,對促進武漢和西安兩大客運中心的快捷交流和促進沿線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顯得十分必要;認為監利支線、洪湖支線作為江漢平原貨運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應抓緊項目的實施。

專家組成員對三個研究報告分別進行了深入討論,最終形成專家意見,認為鐵四院完成的三個項目研究報告基礎資料詳實、內容比較全面、規劃思路正確,報告推薦的方案基本適宜,符合規劃報告編制要求。

湖北省鐵路網發展規劃是在湖北省鐵路建設取得可喜成果,但與加快實施湖北中部崛起戰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的重要發展時期,對全省鐵路網進行的系統深入的規劃研究,合理地安排了全省鐵路建設,對進一步推動湖北鐵路建設發展、鞏固和提升湖北鐵路在全國鐵路網中地位和作用、促進全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升湖北區域競爭優勢具有重要意義。武漢至西安快速鐵路規劃對打通兩大客運中心快捷通道,構建西北至華中、華東贛閩地區快速客運通道,完善區域路網結構、提高通道客運能力和服務質量,促進沿線地區經濟發展和旅遊產業繁榮等具有重要意義。監利支線、洪湖支線是江漢平原貨運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該項目實施對促進監利、洪湖兩市縣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客運專線建設指揮部

湖北省成立武漢至西安鐵路客運專線建設指揮部

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成立湖北省武漢至西安鐵路客運專線建設指揮部的通知

各市、州、縣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

為深入推進“一元多層次”戰略體系,加快漢江生態經濟帶開放開發,搶抓國家鐵路建設機遇,省人民政府決定成立湖北省武漢至西安鐵路客運專線建設指揮部。現將組成人員名單通知如下:

指揮長: 王曉東常務副省長

副指揮長:許克振副省長

成員: 陳新武省政府副秘書長

程用文省政府副秘書長

李樂成省發展改革委主任

賈耀斌武漢市常務副市長

張維國十堰市市長

別必雄襄陽市市長

滕 剛孝感市市長

郄英才隨州市市長

潘幼成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

郭唐寅省公安廳副廳長

洪 流省財政廳副廳長

鄒清平省國土資源廳副廳長

周歆昕省環保廳副廳長

童純躍省住建廳總規劃師

馬立軍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

史芳斌省水利廳副廳長

蔡靜峰省林業廳副廳長

彭 瑜省國資委總經濟師

許國勇省地稅局紀檢組長

王祖建省鐵路辦專職主任

王文君武漢鐵路局副局長

傅景偉省電力公司副總經理

黃平省鐵路公司總經理

指揮部辦公室設在省發展改革委,承擔指揮部的日常工作,潘幼成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

2014年1月17日

西安到武漢沉寂3年的西武高速鐵路,終於邁出了實質性步伐。

“能否今年年內動工,要看省里的決心了。”湖北一位地級市發改委交通科的人士透露。

4月,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副院長湯友富等人,分別踏勘了西武高速鐵路湖北十堰的北站選址,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副院長彭文盛等人,也在陝西商洛踏勘了線路走向。兩省同時加快路線踏勘,是上述線路加快進程的重要信號。

根據湖北省發改委和中國鐵路總公司的商議,5月上旬前,中國鐵路總公司還將進一步審查西安到武漢高鐵的線路走向、站點設定等。

湖北社科院副院長秦尊文指出,湖北決定先把自己的線路建設好。西武線建成之後,西北到東南地區經過武漢到南昌,以及福州、廈門,是一條快捷的直線通道。

東南沿海省份處於海上絲綢之路,西北又在陸地絲綢之路經濟帶上,“武漢又處在長江經濟帶上,這樣以後湖北可以貫通兩個絲綢之路經濟帶,以及長江經濟帶。”秦尊文說。

西武高鐵有望“十三五”建成

2014年4月15日,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副院長彭文盛、主管總工程師馮威等,在陝西商洛進行了線路踏勘,同時與當地市領導進行了座談。

商洛市發改委投資科劉瀟涵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商洛距離西安比較近,高鐵建成後,西安到商洛只有半小時的路程,發展將加快。根據情況看,西武高鐵陝西段,將列入政府三年內的前期工作重點,在十三五期間有望建成。

與此同時,西武高速鐵路湖北段也在加快。

2014年4月10日,西武高鐵湖北段(武漢至十堰城際鐵路)可行性研究報告,通過了中國鐵路總公司的審查。西武高鐵湖北段正在進行環評,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副院長湯友富等在湖北段進行了線路踏勘。

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對上述線路湖北段進行環評,待國家發改批覆項目施工許可後,項目才能正式立項。

西武高鐵項目武漢至十堰北段工程總長為432.48公里,預估算投資總額520.96億元。

2014年1月17日,湖北省政府成立了湖北省武漢至西安鐵路客運專線建設指揮部,指揮長由常務副省長王曉東擔任。沿線城市市長是指揮部成員。

秦尊文指出,湖北希望該線路儘快動工,先將湖北段建設完,爭取以後整條線路儘快動工。“湖北希望在十二五就開始動工。”他說。

串通兩大絲綢之路經濟區域

西武高速鐵路的建設意義重大,其將使得西安、湖北,以及沿線城市的地位在區域格局中增強。

截至目前,西安到鄭州有高鐵,西安到成都、太原的高鐵在建設之中,西安到銀川的高鐵已經規劃,但是西安到武漢、包頭、重慶的高鐵,還在加快醞釀。

秦尊文指出,以後襄陽將會有2條高鐵線通過,即鄭渝線和西武線,宜昌也會有鄭渝線和滬蓉高鐵通過,這樣,宜昌和襄陽作為湖北副中心的地位將凸顯。

“過去做大武漢經濟中心地位後,宜昌和襄陽的地位有些邊緣化,但是新的高鐵建設後,兩地將成為新的投資熱土。”他說。

秦尊文指出,最核心的還在於,福州、廈門到南昌、九江的高鐵已經通車,九江到武漢的城際鐵路也將通車,隨著西武線建成,大西北到東南海峽西岸經濟區,將有了一個直線的快速通道。此把海上絲綢之路與陸上絲綢之路,相互貫通連線。(編輯肖欣欣趙飛飛)

可行性報告

根據鐵四院編制的預可行性研究報告,推薦西武高鐵規劃線:武漢—孝感—隨州—襄陽—十堰—商洛—西安,這一線路有兩大好處:

一是經過的地方更多特別是經過湖北腹地,輻射範圍更廣,是一條最便捷、最最佳化的經濟發展線路,是湖北大三角經濟帶其中一邊的經濟走廊,途經湖北省五個行政區域,並經過除武漢外的四個地級市的中心城區,十四個縣市,國土面積7.3萬平方公里,惠及人口2500萬人,經過的行政區域、國土面積和人口分別占湖北省的的29.4%、40.5%和41.6%以上。

二是與鄭渝高鐵(在襄陽交匯),徐蘭高鐵(在西安交匯),武廣高鐵(在武漢交匯)有效對接,形成西北地區到中南地區新的高鐵通道,並在這一區域形成高鐵網路,總體大量節省投資。

西武高鐵是連線西安、武漢的高速客運專線,目標時速為350公里/小時,將經過十堰、襄陽、孝感等城市。

西武高速鐵路線路規劃圖

西武高速鐵路線路規劃圖西武高速鐵路線路規劃圖

2010年9月2日上午,十堰市發改委和中鐵四院有關專家就十堰中長期鐵路網規劃編制進行座談,會議研究了我市中長期鐵路網規劃編制和武漢至西安客運專線規劃。十堰市副市長梁吉祥出席座談會。

據了解,規劃中的西武客運專線由西安引出,途經商洛、十堰、襄陽、隨州、孝感、最後直達武漢。截至2007年底,十堰市境內有高速公路163公里,鐵路145公里,60%的縣市不通高速和鐵路。2008年以來,市委市政府提出“一個機場、兩個碼頭、三條鐵路、四條高速”等重大交通項目,即在未來5--10年內,實現“縣縣通高速、縣縣通鐵路”的目標,將我市打造成全國重要的公路港、鐵路港。

此次編制鐵路網規劃是十堰市歷史上第一次,事關我市“十二五”發展,事關十堰市長遠發展,事關十堰市交通條件的改善,事關十堰市在全國交通樞紐和中部崛起中的戰略地位,事關統籌各縣市城鄉發展。武漢至西安客運專線是貫通我市東西的又一條快捷交通大通道,建成後,將使十堰市南到武漢、廣州,西到西安、成都時間大大縮短,為十堰市旅遊產業和經濟社會發展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

此次編制主要目的是對擬規劃建設的鐵路項目線路走向和站點設定進行科學論證,並提出可行性的建設意見;對全市鐵路網路布局進行研究,為“縣縣通鐵路”的可行性進行研究論證,提供科學依據;促使鄭(州)萬(州)、(武)漢西(安)等高鐵項目納入國家規劃,儘快組織實施;為實現城市發展和鐵路建設協調共贏提供決策依據或建設意見;為實現各鐵路項目之間以及鐵路項目與其它交通工具之間有效銜接提供參考意見。

梁吉祥要求,高度重視中長期鐵路網規劃編制和漢西客運專線的規劃研究工作,高質量地編制好兩個規劃報告,高水平搞好配合服務。《規劃》要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站場設定要科學合理,漢西客專規劃研究要有一定深度。

十堰市發改委還向中鐵四院專家提出了幾條建議,即規劃必須涵蓋所有縣市,爭取“三縱三橫”,確保縣縣通鐵路;對高鐵經丹江口城區要納入研究;除城區新增高鐵和普客站外,將鄖西、丹江高鐵設站進行研究;將丹西鐵路納入規劃研究;妥善處理東風公司現有貨場(站)關係。

西武高速鐵路考查

西武高速鐵路考查西武高速鐵路考查

2010年9月3日,武漢市發改委和中鐵四院有關專家就十堰鐵路規劃編制和武漢至西安高速鐵路客運專線規划進行座談,並深入鄖西縣實地考查調研。縣領導紀道清、謝守斌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座談,並陪同調研。

據了解,武漢至西安高速鐵路客運專線途經孝感隨州、襄陽、十堰、鄖西、陝西商洛到達古都西安。此次市發改委和中鐵四院有關專家深入鄖西縣主要是對武漢至西安高速鐵路客運專線的規劃建設及線路走向和站點設定進行科學論證,提出可行性建設意見;對全市鐵路網路布局進行研究為“縣縣通鐵路”可行性進行研究與論證,提供科學依據;促使鄭(州)萬(州)、(武)漢(西)等高鐵項目納入國家規劃,儘快組織實施。

座談會上,鄖西縣領導紀道清、謝守斌分別向專家們介紹了該縣基本情況,並詳細分析了“武西”鐵路客運專線過境鄖西的有利因素及優勢,希望各級領導及專家切實關注鄖西發展,儘快將武西高鐵專線納入“十二五”發展規劃,請求武西客運專線過境鄖西,並設定跨省客運中心站;同時表示,鄖西縣將在人、財、物等方面竭盡全力服務和支持武西鐵路過境鄖西段建設,並提供一切優惠政策,創造最優越的外部環境。

基本構架圖基本構架圖

201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正式公布,途經商洛的西安至武漢高鐵項目進入國家“十三五”規劃,西安至十堰段即將進入前期準備工作。

列入國家規劃

武漢是中部地區鐵路樞紐,西安是西北地區鐵路樞紐。在高鐵時代,這兩大樞紐卻沒有直接關聯。

“如果在武漢和西安之間拉出一條斜線呢?”全國人大代表、武漢鐵路局局長余卓民說,“這將連線武漢和西安兩大樞紐所輻射的大片區域。儘管線路不長,卻能極大地‘活化’東中西部之間的高鐵網路,作用事半功倍。”

謀劃中的武漢至西安高速鐵路(簡稱武西高鐵)究竟有何等重要的作用

一根勾連中部與西北的重要紐帶

“建設武西高鐵非常必要,十分迫切!”全國人大代表、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李憲生說。

據介紹,武西高鐵自武漢樞紐引出,向西北方向經湖北省孝感、隨州、襄陽、十堰和陝西省商洛等大中城市,接入西安樞紐。線路全長約1000公里,其中湖北境內約800公里,陝西省境內約200公里。預估算投資總額為900億元。

建設武西高鐵,可滿足當前區域板塊之間強烈的互通需求。

武西高鐵輻射範圍內的西北五省位於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重點區域,其能源、礦產、旅遊資源十分豐富。隨著西部大開發的逐漸深入,需要雄厚的資金、技術、管理等要素作保障。

鄂湘贛三省屬於國家中部崛起戰略的重要區域,具有承東啟西、通南達北的地理位置,在東部沿海資金、產業布局向西部梯度轉移中的紐帶和載體作用非常突出。

西北五省與中部鄂湘贛三省的互通需要武西高鐵支撐,西北五省與經濟發達的長三角、珠三角、海西經濟區的互通更需要武西高鐵的支撐。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委員周堅衛介紹,建設武西高鐵將極大地改善東中西部區域之間的投資環境,對發揮各地區的比較優勢,在更大範圍內實現資源最佳化配置,促進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和東中西部互動互補,實現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

據了解,該通道不同於一般連線省會城市之間的線路,可成為斜向貫通東中西部高速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紐帶,在國家統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活化”井字形路網的重要一筆

“國家《中長期鐵路規劃(2008年調整)》‘四縱四橫’客運專線骨架網,為井字型路網布局結構,六大客運中心相互聯繫部分需要繞行,路網靈活性有待進一步加強。”全國人大代表、武漢鐵路局局長余卓民說。

據了解,西安作為西北地區的門戶,是西北地區客運集散中心;武漢地處中部地區腹部,是中部地區的客運集散中心。同時,由於武漢樞紐在路網中所處的獨特位置,具有其他客運中心難以相比的便捷優勢和服務功能。

如果修建武西高鐵,武漢至西安客運里程比經鄭西、鄭武高鐵縮短300公里以上,比經寧西-京廣、西康-漢丹線縮短200公里以上。在旅行時間上,比經鄭西、鄭武高鐵節約1小時以上,比經既有隴海-京廣、寧西-京廣、西康-漢丹線節省10小時左右。

余卓民認為,建設武西高鐵,將大大加強西安和武漢、上海、廣州三大客運中心的聯繫,對於彌補西北至華東、華中、華南及海西地區繞行距離較遠和時間較長的不足,對於提高全國高速鐵路網的客運能力具有極其明顯的作用。

構建鄂陝聯動的高鐵經濟長廊

全國人大代表、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李憲生認為,武西高鐵對促進沿線經濟社會發展和城鎮化進程作用巨大,將推動鄂陝兩省構建聯動的“高鐵經濟長廊”。武西高鐵可進一步加強鄂西北城鎮群、武漢城市圈、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及關中城市群的相互聯繫。“武西高鐵沿線經過武漢、西安兩個特大城市和7個大中城市,連線20多個縣市,均為區域內重要的人口集聚區、工業較發達地區。”周堅衛說,“同時,沿線及周邊地區也是我國旅遊資源富集區,自然風光和歷史文化交相輝映,旅遊資源開發及旅遊業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具體來講,該鐵路將串聯秦始皇兵馬俑、商山-洛水風景區、丹江漂流、商鞅邑城、金絲大峽谷國家森林公園、武當山、古隆中、炎帝神農故里、古孝子之首董永故里、黃鶴樓等著名風景名勝區,溝通西安、商洛、十堰、襄陽、隨州、孝感、武漢等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將西北風情與華中美景融為一體,形成獨具特色的武漢-西安旅遊帶,在中西部增添一條新的旅遊觀光精品線路。

武西高鐵已列入地方“十二五”規劃

李憲生介紹,通過鄂陝兩省的初步研究,武西高鐵項目具有良好的工程可行性和經濟合理性,環境影響評價可行,沿線人民民眾也熱切盼望建設武西高鐵。湖北、陝西兩省已將該項目列入了地方政府“十二五”規劃。

據了解,湖北省領導已在北京與鐵道部有關領導舉行會晤,簽署了部省會談紀要,明確雙方共同做好工作,努力將武漢至西安高速鐵路項目補充列入鐵路“十二五”規劃。鄂陝兩省政府也聯合向國家發改委、鐵道部上報了請求將武西高鐵納入“十二五”規劃並儘快組織實施的請示。

湖北省全國人大代表向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提交了《關於建設武漢至西安客運專線的建議》。

2011年3月5日下午,在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湖北代表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現場,全國人大代表、省委書記李鴻忠建議,儘快將武(漢)西(安)高鐵納入到國家“十二五”規劃,引起在場湖北代表團全國人大代表的共鳴。

省委書記建議引起代表共鳴

修建一條連線武漢和西安的快速通道,不僅是李鴻忠的願望,也是2013年全國“兩會”所有在鄂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的期盼。其中,在鄂全國政協委員已經聯名提交了一份修建武西高鐵提案。

武漢至西安高速鐵路(簡稱“武西高鐵”)自武漢樞紐引出,向西北方向經我省孝感、隨州、襄陽、十堰和陝西省商洛等大中城市,接入西安樞紐。線路全長約700公里,其中湖北省境內約500公里,陝西省境內約200公里。預估算投資總額約為900億元,其中靜態投資約為800億元。

“武漢是中部的交通樞紐,西安則是我國大西北的交通樞紐。”全國人大代表、武漢鐵路局局長余卓民說,若能修建武西高鐵,將把武漢和西安這兩大交通樞紐連線起來,形成西北地區從中部進入長三角、珠三角、海峽西經濟帶最便捷、最快速的陸路通道。

若修高鐵武漢至西安只需2小時

“武西高鐵修通後,武漢到西安乘火車的時間,將從現在的10多個小時縮短至2個小時左右。”在余卓民看來,修建武西高鐵既有利於促進中西部地區的區域協調發展,也能帶動沿途地區旅遊業的開發。

“陝西的古都西安湖北的道教聖地武當山、原始森林神農架,及鄂西地區的旅遊資源,都將因為這條鐵路的修建,而帶來更多的客源。”余卓民說,武西高鐵向西北可以輻射蘭州、西寧、烏魯木齊,向東可以輻射東部沿海發達地區。

據了解,2011年1月26日,湖北省和陝西省聯合向國家發改委、鐵道部呈報了《關於懇請將武漢至西安客運專線納入全國鐵路建設“十二五”規劃並開展前期工作的函》,兩省對建設武西高鐵高度重視。

修建武西高鐵不存在技術障礙

“目前,修建武西高鐵不存在技術上的障礙。”余卓民說,發展高鐵是今後鐵路事業發展的方向,這在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和政府工作報告中都有體現。作為中部特大城市的武漢,要實現從九省通衢到九州通衢的跨越,建設一條連通我國西北地區的快速通道很有必要。

在駐鄂全國政協委員提交的聯名提案中,也對修建武西高鐵的重要性進行了論述。提案稱:建設武西高鐵對於促進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和東中西部互動互補,統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構建了武漢和西安兩大客運中心的快速便捷通道,可以進一步最佳化路網結構,增強高速鐵路客運能力等。

201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正式公布,途經商洛的西安至武漢高鐵項目進入國家“十三五”規劃,西安至十堰段即將進入前期準備工作。

發展意義

作為中國西部最大的省份,陝西厚重的歷史無與倫比。可是,陝西的交通現狀卻格外尷尬。尤其是通往東南方向的交通,無論是到武漢,到南昌,到福州,還是到廈門,陝西都必須通過鄭州這個樞紐城市。稍微有些地理常識的人都知道,這條線路是一個九十度的大轉角,大大加長了陝西通往東南沿海各省的交通距離,在如今時間就是金錢,距離就是商機的情況下,這個轉折,對於陝西的經濟發展而言,是一個非常無奈的感嘆號。

武西高鐵武西高鐵

在以前,提倡西武高鐵主要是當其為西安和武漢的城際鐵路來提倡的,重視的是兩地間的人員往來和對當地經濟的重大促進作用。其實,這條鐵路的重要性遠遠超過城際鐵路,它應該名副其實的是西部大開發的快速通道,對我國加快西部地區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1、西武高鐵對經濟的發展絕對不止是陝西和湖北兩省。它的延長線向東是貫穿的是東南沿海我國經濟最發達的長三角、海峽西岸經濟區和珠三角。輻射的人口占全國的三分之一強,經濟實力超過全國的二分之一。向西連線的是甘肅、青海乃至新疆和西藏,這些地區的人口不到五千萬,卻擁有全國五分之一強的國土面積。西武高鐵的對東西交通距離的縮短有著非凡的意義。雖然,西鄭和鄭武高鐵的修建使得西安到武漢的最快行程可縮短到四小時以內,但是,這個大轉彎不解決,東南和西北的交通連線始終處於一種尷尬的局面。僅考慮西安和武漢兩地,也許問題不大,如果考慮到輻射功能上,也就是隨著武漢與東南各城市高鐵連線,西安向西的高鐵也修剪後,這個大轉彎就格外地刺目,它要讓東南和西北的所有城市繞行三至四百公里路程。其成本之大,得不償失。

2、從國家大力度支持西部大開發的戰略舉措看,應該修建這條高速鐵路。有了這條鐵路,就能給西部大開發帶來巨大的人流和資金流。以往,因為交通不便,或者往往通過鄭州的轉折,總讓東南和西北的交往隔了一層。這條鐵路的修建則可以直接連通東南和西北,避免繞彎子。西部開發最大的制約因素一方面是資金,另一方面是人力資源。如果沒有很好的連通渠道,東南沿海的技術和人才很難西上。東南和西北在交流上的滯後必然影響西部的發展,推遲西部和東部的共榮。

3、從區位上講,西武高鐵是完成陝西華麗轉身,把陝西從印象中的西部拉到中國中心地帶的一個重要標誌。雖然陝西有中國的大地原點,可是以往給人們一種陝西就是偏遠西部,甚至是沙漠荒原的錯誤印象。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途徑就是縮短東南和西北的交通,從而把陝西拉到第二梯隊甚至是第一梯隊中,而不是永遠在第三梯隊。

4、修建西武高鐵,最直接的道路就是穿越雲嶺、秦嶺進入關中。這條線路一路風景旖旎,自然生態條件良好。何況秦嶺是中國的中央公園。這條鐵路除了人員運輸上有巨大作用外,還是一條景觀鐵路,這是其他城際鐵路所沒有的。

5、西武高鐵的修建,涉及的城市人口也相當可觀。到2020年,關中城市群的人口將超過一千萬,而武漢中部城市群的人口超過兩千五百萬。兩城連線的是三千五百萬以上的人口,符合發展城際高鐵的要求。

湖北:武漢漢陽站、孝感東站、雲夢北站、安陸西站、隨州南站、安居站、襄陽東津站、老河口、谷城、丹江口、武當山站、十堰北站,全長約388.8公里,按350公里每小時設計,總投資約536億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