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鷹爸

武漢鷹爸特訓四歲兒子,每天必修課3000米跑步,一邊洗冷水澡,一邊哼著歌,鷹爸特訓後兒子從不生病

武漢鷹爸

武漢鷹爸 武漢鷹爸

武漢鷹爸訓練兒子每天3000米雷打不動如此特訓孩子對與否?

3000米跑步是每天必修課一邊洗冷水澡,一邊哼著歌,鷹爸特訓後兒子從不生病

今年春節期間,南京4歲“裸跑弟”爆紅網路,對這種極限教育方式,引來網民議論紛紛,“鷹爸”被媒體推向大眾視線。

而前不久,在常青花園第三社區組織的徒步比賽中,4歲的男童王鼎森走完18公里全程,將不少叔叔阿姨甩在後面,連一起陪同的媽媽也自嘆不如。

記者7日見到了王鼎森,得知他在武漢版“鷹爸”的特訓下,每天跑步3000米,日復一日從不耽擱,徒步走完18公里,其實只是小試牛刀。

從常青花園步行至金銀湖,來回18公里,4歲的男童王鼎森沒有歇一口氣。

武漢鷹爸特訓4歲兒子

回憶兒子3日的表現,在醫院做護士長的媽媽彭巧霞依然有些吃驚,早上8點15分從常青花園中心花園出發,11點45分返回,整整三個半小時,兒子在路上沒歇一口氣。

因為兒子步幅小,跟不上大人,一路上基本上是小跑。因為擔心上廁所不方便,一路上沒讓他喝一口水,只給他吃了兩個橘子和一小片麵包。“一起出發的300人,有些沒走完全程,兒子堅持走完了,我自己也累得夠嗆,感覺體能上已經不如孩子了,賽完全程兒子還去鄰居家玩了一個小時。”

“真是沒想到,4歲的孩子還能走下來18公里。”常青花園第三社區負責人胡霞表示:開始時擔心18公里的路程小傢伙走不下來,可沿途美景和隊伍中時不時傳來的幾句鼓勵,讓小傢伙一直很興奮,沒人幫他也沒人抱他,3小時的路程,森森差不多是跑著到達終點的,把不少大人都甩在後面。

7日,武漢氣溫11度至17度,不少大人穿上了毛衣,下午5點,常青花園實驗幼稚園睿迪分園,記者面前的王鼎森只穿了一件小襯衣,裡面一件背心,還扎一根皮帶。

“冷不冷?”“不冷!”話未說完,王鼎森甩開膀子和爸爸一起往家裡跑。“最喜歡什麼?”“最喜歡騎腳踏車,還有跑步,我比所有小朋友都跑得快。”王鼎森一邊跑步一邊回答。

武漢鷹爸訓練四歲兒子3000米跑步是每天必修課,雷打不動

其父王劭彥介紹,幼稚園離家1500米,周一到周五每天一個來回,只要不是大雨天,都是跑步完成。雙休日自己則帶孩子到中心花園跑步,一口氣3000米,雷打不動。

記者伸手摸了摸王鼎森小腿和腹部,感覺有些硬度,非常結實。“都是鍛鍊出來的,基本沒生病。”擔任警察的王劭彥透露,在兒子1歲半前,經常感冒發燒,自己小時候身體也不算好,經常生病,不想讓兒子重蹈覆轍,如何讓兒子強壯起來成為困擾夫妻倆的一個重大問題。

經過翻箱倒櫃查閱資料,王劭彥和妻子彭巧霞制定了兒子的鍛鍊計畫,跑步成為首選。

王劭彥稱,開始的時候,孩子不想跑,老是想大人抱他,但即使孩子哭,依然還是讓他自己跑。從100米到1000米再到3000米,3歲基本可以跑下3000米,但一口氣跑不下來,兒子跑跑停停非要休息,他們就在一旁打氣,說“身上有小懶蟲,多了就跑不動了。”兒子慢慢開始聽話,最終堅持了下來,現在一口氣跑個3000米已經不算什麼了。

武漢鷹爸訓練四歲兒子洗冷水澡

一邊洗冷水澡,一邊哼著歌

除了讓兒子跑步外,王劭彥堅持讓兒子洗冷水澡。2009年4月,王劭彥第一次將兒子抱進冷水池的時候,爺爺奶奶心疼不已,拚命反對。妻子彭巧霞見到在冷水中瑟瑟發抖的兒子時,也心疼得掉下了眼淚。

“雖然是學醫的,自己心裡也沒底。”彭巧霞說,剛開始洗冷水澡又哭又鬧,沒想到洗了幾次後,兒子漸漸適應了,經常邊洗澡邊唱歌。7日晚8點,王鼎森徑直走進了家裡的淋浴房,冰涼的自來水嘩嘩而下。“好舒服啊。”塗洗髮露、抹沐浴露,四歲的王鼎森嫻熟地完成了一系列動作。

王鼎森不僅習慣洗冷水澡,衣服也穿得比別人少得多。在幼稚園董老師印象中,王鼎森是幼稚園唯一跑步上學的孩子,大冬天總是穿很少的衣服,和他爸爸一起跑步來到學校,手凍得像個包子。一進教室就活躍了,陽光充滿朝氣,尤其喜愛運動,體育課經常為班上孩子示範動作。

董老師稱,王鼎森父母獨特的培養方式,給孩子帶來很多優勢,孩子的意志力、自理能力還有閱讀和語言能力在班上都很拔尖。

武漢鷹爸訓練四歲兒子

特訓後兒子從不生病

為了鍛鍊孩子膽量,新買的童車,王劭彥堅持拆下了後面兩個輔助輪子,摔下來也不去扶,很快兒子學會騎小腳踏車;今年暑假,王劭彥堅持帶兒子去學游泳,嫌年齡小麻煩,被10多家游泳館拒收,求爺爺告奶奶,最終才找到一家願收四歲兒子的游泳館。腳踏車會騎了,仰泳、蛙泳也會了。

王劭彥不諱言自己是“鷹爸”,他說運動和智力水平有很大關係,四肢發達頭腦簡單是一種誤讀,只有身體好,動作協調,智力發育才更好。

記者問王劭彥,該如何控制孩子的承受範圍,有沒有過度鍛鍊兒子?王劭彥說:“並沒有過度,各種鍛鍊都是採取循序漸進的方法,比如冷水浴是科學的,但是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效仿,至少男女有別,但男孩子也有體質差異,不能一刀切,自己的孩子經過觀察,我認為能夠承受,現在身體越來越好,幾乎沒有生過病,足以證明我是對的。”

反思

對於孩子的未來發展,王劭彥表示,不想過早給孩子定目標。只希望兒子德智體全面發展,不說未來怎么成功,起碼是一個快樂的人,熱愛生活熱愛家人,未來也不排除讓孩子當運動員,“到目前沒送過孩子進培優班,我認為父母的培養才是最重要的,陪孩子一起成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