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詹天佑故居

武漢詹天佑故居

武漢詹天佑故居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洞庭街51號,原漢口俄租界鄂哈路9號。詹天佑故居建於1912年,是詹天佑任漢粵川鐵路會辦兼總工程師期間由他本人親自設計監造。古樸的青磚、木趟櫳和滿洲窗,是一座原汁原味的西關大屋。

概述

詹天佑 詹天佑

在紀念館的旁邊,是一所以詹天佑名字命名的國小,一個綠色小花園將故居和學校連線在一起,花園內建有微型的“人”字鐵路和“八達嶺長城”,這是對“中國鐵路之父”的偉大傑作——京張鐵路的紀念。

武漢詹天佑故居 武漢詹天佑故居

1993年,作為武漢市第一家科技名人紀念館——詹天佑居對外正式開放,同時在故居內設武漢市文物管理辦公室。

故居歷史

武漢詹天佑故居地圖 武漢詹天佑故居地圖

1911年辛亥革命之後,孫中山辭去臨時大總統的職務,全力振興他一貫倡導的實業救國的宏圖大略,這個宏偉藍圖的第一個規劃就是主持設計全國鐵路圖。長年身處海外的他,親見了鐵路運輸在西方大工業發展時期所顯示出的巨大的推動力。例如美國因為修築了橫貫東部和西部的三條大鐵路,從此飛速地改變了北美洲蠻荒封閉的歷史。1912年,孫中山視察了粵漢鐵路總公司,與公司當時任總工程師的詹天佑相遇。一個中國近現代歷史上偉大的政治家和一個中國近現代歷史上偉大的工程師就這樣相識了,那一天,他們或許都有一見如故的感覺。之前,他們所走的人生之路不盡相同,但是對於國家發展和建設關注,使他們今天有了太多的共通之處。那一天,他們談得很投合很默契,孫中山當即發出了邀請,請詹天佑到他新設立的中國鐵路總公司任職,他很欣賞這位面容憨厚眉宇深沉的留美鐵路工程師,很早就聽說過他在山海關外修築鐵路的了不起的業績。他明白,像這樣卓越的技術才幹,正是羸弱貧病的中國所急需的。同年,詹天佑任漢粵川鐵路總公司會辦,後提升為督辦,來到武漢,主理修築川漢鐵路和粵漢鐵路的具體事務。 鐵路工程技術人員從來都是以四海為家的,何況當時他身兼粵漢鐵路總公司負責人的職務。1912年他來漢口,和他同來的還有妻子和孩子。

1912年,詹天佑來到漢口,在鄂哈路買了一塊地,建起了一個家。二十世紀初的俄鄂路是一個美麗幽雅的街區,絕對不似今天我看到的這般頹廢蒼涼。詹天佑親自畫圖設計親自監督施工,房屋很快樹立起來。兩層樓磚木結構的西式樓房,正面大門朝街,前有庭後有院,樓房門前以庭院和院牆與街道相隔,一個鬧中取靜的典型的獨立式庭院住宅。

1919年,詹天佑在漢口病逝,第二年,詹夫人帶著孩子離開了漢口,房子歸屬一個比利時人。

跟據居住在這一地區的老住戶回憶:抗戰時期,詹天佑公館曾經被戰時紅十字會急救中心使用過,當時南京失陷,日軍出動大批飛機加緊轟炸武漢。從1937年秋,至1938年10月25日止,日機入侵武漢六十一次,投彈4590枚,炸死居民3389人,傷5230人,炸毀建築物4900餘幢。在大轟炸期間,這所大房子臨時地充當了戰時急救中心,一樓每一間房間連同走廊都擠滿了被日本飛機炸傷的外國僑民和漢口市民。日本侵華戰爭時期,居住在漢口原租界區(當時稱為特別區)的外籍僑民與中國百姓的從心理上保持了協同一致。由這一片斷,可以推想到詹公館後來的屋主,也就是從詹夫人手裡買下房子的那一位比利時人大約是一個和平主義者,出於人道主義精神將房子暫時騰出供戰時緊急救援服務。另外一個推想就是,也許由某一團體出面臨時徵用作為國際紅十會的緊急救援場地。

1949年5月16日武漢解放,曾經在漢口居住的外籍僑民陸續離開中國,這位比利時人也不例外。資料記載:湖北省政府從這位比利時人手裡贖回了這幢小洋樓,撥給湖北省五金礦產進出口公司作為職工宿舍一直到1993年。

據目擊者介紹:1993年,湖北省政府向湖北省五金礦業公司收回小樓籌辦詹天佑故居陳列室。當時,在這幢老房子裡居住了多年的一批住戶剛剛搬遷,樓房內外蒼夷滿目,一幅劫後餘生的圖景——詹公館當年的氣象早已雲散,眼前殘存的是一個貧窮時代的印跡。

為弘揚祖國科技事業,激發後人愛國精神,1992年武漢市人民政府將該建築內居民遷出並進行維修,恢復原貌。1993年元月建立詹天佑故居陳列館,同年4月26日正式對外開放。1995年列為武漢市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十餘年來,共接待中小學生,海內外觀眾10餘萬人次。

結構布局

詹天佑故居陳列分原狀陳列和輔助陳列。原狀陳列主要恢復了詹天佑一樓工作室,以再現當年詹天佑在此工作和學習的情況。(二樓詹氏夫婦及其子女住房復原工作正在籌備之中)。一樓輔助陳列題為“傑出的愛國工程師詹天佑”共四部分: 第一部分:幼年留學美國,介紹詹天佑青少年時期刻苦學習的經歷。

第二部分:獻身鐵路。展示清朝末年,詹天佑主持修築中國人自力創辦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和修築商辦川漢、粵漢鐵路主要的業績。

第三部分:振興科學技術。反映詹天佑培養青年工程技術人員開展學術研究和主持全國交通技術工作的突出成就。

第四部分:竭力護路衛國。記述詹天佑為維護國家主權,奮鬥至生命最後一刻的事跡,以及政府和人民對他的緬懷之情。

詹天佑故居現有文物藏品43件﹝套﹞。其中有詹天佑出國留學時使用的木箱,修築鐵路時用的計算尺,工作學習用的英漢大詞典及詹天佑親筆題字送給其子的照片等。

國家領導人:盧嘉錫、宋健、錢偉長、嚴濟慈、伍修權、周培源、洪學智等先後為故居題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