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沙湖大橋

武漢沙湖大橋,沙湖位於武漢市武昌中心城區,清末修築的粵漢鐵路穿湖而過,路西為小沙湖,又名內沙湖,現已幾近湮沒;路東為大沙湖,又名外沙湖,即現在的沙湖,現有面積3.2平方公里,是武漢市僅次於東湖的第二大“城中湖”,也是武漢市區內環線內唯一的湖泊。 沙湖大橋沙湖公園是以沙湖為主體、沿沙湖周邊規劃的濱湖公園,遠期規劃為充滿活力的城市“綠心”和自然生態的城市水公園,通過創造大面積的綠化,創造水“綠”交融的濱水公共活動空間。其周邊規劃為居民及商務中心用地。一水一園一橋,將成為我市內環最靚麗的景觀。

武漢沙湖大橋,沙湖位於武漢市武昌中心城區,清末修築的粵漢鐵路穿湖而過,路西為小沙湖,又名內沙湖,現已幾近湮沒;路東為大沙湖,又名外沙湖,即現在的沙湖,現有面積3.2平方公里,是武漢市僅次於東湖的第二大“城中湖”,也是武漢市區內環線內唯一的湖泊。

沙湖大橋沙湖大橋

沙湖公園是以沙湖為主體、沿沙湖周邊規劃的濱湖公園,遠期規劃為充滿活力的城市“綠心”和自然生態的城市水公園,通過創造大面積的綠化,創造水“綠”交融的濱水公共活動空間。其周邊規劃為居民及商務中心用地。一水一園一橋,將成為我市內環最靚麗的景觀。
 

 沙湖大橋

2009年7月6日,東湖沙湖連通工程正式動工,沙湖大橋同日開建。不久的將來,“楚河漢街”將成為一張具有楚文化底蘊的城市新名片。

沙湖大橋沙湖大橋地圖

同時,沙湖大橋的建設,也不僅僅是起到長江隧道交通疏解作用,橋樑兩端,架起的還有武昌金融、商業格局的變化。

武昌中央活動區呼之欲出

東沙湖連通、沙湖大橋兩大工程總投資118億元,這筆錢相當於今年400億元城建總投資的近30%,可以建造兩個半二七長江大橋。
如此“大手筆”,除最佳化交通格局之外,提升的是整個武漢的城市形象。武漢市市長阮成發稱,通過開發東湖、沙湖濱水公共空間,提升環境品質,整個武昌中央活動區“骨架”已清晰可見。
武漢市規劃局獲悉,在水果湖行政中心的西北側,將以沙湖生態公共活動區為生態、人文景觀紐帶,把中北路商務中心和武昌濱江商務區連為一體,使中南金融中心和徐東商圈南北呼應,整體構成功能結構完善的武昌中央活動區。
如今,中南金融中心已現雛形,長江二橋通車則帶動了徐東商圈的日漸成熟。而在武昌舊城區,世界一流的城市設計師、建築師,正在按照規劃方案打造總面積170公頃的新首義文化區,為紀念辛亥革命“百年慶典”賀禮。
武漢市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劉春洋稱,沙湖大橋通車後,隨之必將帶來周邊區域商業、金融、服務等行業的提升,中北路商務中心和武昌濱江商務區有望在近年內形成建設熱潮。
武漢市規劃局規劃師李沁稱,沙湖大橋通車後,將大大提升徐東片和中北路片的商業人氣,武昌的金融、商業重心將由原來的武珞路沿線向北部擴散。

沙湖大橋沙湖大橋

相信在不久的未來,長江之濱將呈現“兩岸燈火闌珊、樓光樹影璀璨”的景象。
 

周邊交通格局“翻天覆地”

預測長江隧道47%的交通量需通過沙湖通道,至2020年沙湖通道日機動車交通量將達6。5萬輛。為有效疏解交通,規劃提出武漢長江隧道武昌岸四級疏解的策略。
友誼大道立交為第1級疏解,承擔隧道流量的45%;沙湖路為第2級疏解,承擔隧道流量的11%;中北路為第3級疏解,承擔隧道流量的34%;東湖路為第4級疏解,承擔隧道流量的10%。
為避免過大交通流量對東湖路及水果湖地區的衝擊,沙湖通道與二環線東湖路連線段採用雙向4車道的地面道路。
沙湖大橋通車後,中北路將承擔長江隧道流量的34%,會不會變得擁堵不堪呢?
武漢市規劃局市政所所長葉青稱,現有過長江隧道車輛通過徐東大街、秦園路、中山北路等連通道,連通中北路。沙湖大橋通車後,整箇中北路的交通流量會有比較大的攀升,沙湖通道與中北路相交的節點交通流量將會由目前的約每小時5000輛提升至8000輛左右。
為疏解交通,規劃提出了複合地下空間方案,沙湖通道中北路立交一層為“漢街”的人行層,並配套捷運4號線站點建設地下空間,二層為中北路直行高架,形成完全人車分離的交通系統。
此外,中北路(東亭至周家大灣)與二環線東湖路將新增4條連通道,完善支路網系統。
 

分期施工確保友誼大道“緩而不堵”

友誼大道立交是長江隧道在江南的交通疏解工程。一期包括友誼大道北側兩條進出匝道、往沙湖方向的直行出入口以及友誼大道南側兩條進出匝道,這些工程均在去年完工。二期工程包括友誼大道通往沙湖大橋的左轉高架和右轉匝道,沙湖大橋通往友誼大道的左轉高架和右轉匝道。
武漢市地產集團介紹,為了確保長江隧道在施工階段“緩而不堵”,將採取分期施工、分期圍擋方式,先施工友誼大道立交高架橋,再施工匝道橋,與交管部門配合,盡全力保持一條綠色通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