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東湖趙氏花園

趙氏花園是清末民初買辦資本家趙宗濤的花園別墅,建築面積2000平方米,建築外型多半是中西合璧,室內大多是中式結構,青磚黑瓦木質地板。

概況

趙氏花園掩映在武漢東湖落雁景區烏龍咀半島的湖光山色中。可惜,曾經風光一

趙氏花園門口的石碑趙氏花園門口的石碑
時的趙氏花園,如今剩下一圈圍牆、一座牌樓,而當年種下的銀杏、雪松、廣玉蘭等樹依舊迎風而笑。 
趙氏花園是清末民初買辦資本家趙宗濤的花園別墅,建築面積2000平方米,建築外型多半是中西合璧,室內大多是中式結構,青磚黑瓦木質地板。整個格局共分為三部分:
(一)別墅主體:占地面積700平方米,分上下兩層結構。其中包括客廳、廂房、主臥室、側臥室、書齋、陽台等配套設施。客廳正中懸掛一幅中堂國畫,畫面是一隻上山的猛虎,猛虎的右側有三兩株蒼松,蒼松腳下是幾塊巨大的山石,山石腳下流淌著悠然的溪水,溪水邊緣點綴著一些疏密有致的蘭草。中堂兩邊對稱掛了一幅對聯,上聯是:臥聽松濤坐聽雨;下聯是:靜觀山色動觀雲。
書齋名曰搏浪齋。齋房上方擺設一方古紅色的書案,案上設有文房四寶,書案後方及左側牆壁設有兩組書櫃,櫃中多排列著一些經商的書籍和古典詩詞名著;書案對面及右側,布置了兩組米色的沙發。
趙氏花園牌樓趙氏花園牌樓
(二)來鵠山
占地面積1000平方米,主要供來客居住的地方。其格局共分兩組,兩組各分上下兩層。兩組建築與花園別墅呈犄角之勢,並有亭廊水榭穿連相接,彼此之間互為映襯,錯落有致,其間園路曲徑通幽,雖有花牆分割,又彼此迴環暢通,園中綠樹成蔭,花木茂盛,山石自然成趣,小橋流水,蒼痕點染,詩情畫意,引人入勝。山荘除客房外,另設有棋牌娛樂室數間。
(三)膳食堂
占地面積300平方米。是趙氏家人和來客的膳食進餐之處,建築格局分為大飯廳、雅客廳和倉庫、備案房、火房、廚師休息室、管家傭人居住處。
常年菜譜有:“三鮮鱖魚”,“青椒菱禾”,“清蒸鱸魚”,“玉指空心”,“蟾蜍折桂”,“野鶴驚春”,“漁舟唱晚”,“沉魚落雁”,“月點波心”,“玉筍香飄”,“野芹炒白乾”,“荇菜氽湯園”等等。
此外,配套及相關設施還有:泊船碼頭,垂釣觀魚池,古水井,花園牌坊及院牆,雁棲亭廊、蒲團養禽島等。

趙宗濤其人

趙宗濤,廣東人,清末民初買辦資本家,即身兼七國的買辦,商界名流。附近人都稱其為:“趙廣佬”。世代經商,家學淵源深厚,曾漂洋過海,受過良好的教育。此人身材雖不高大,但體胳健壯,頭髮烏黑,天庭飽滿,寬大的鼻樑上總戴著一幅金邊眼鏡,好穿洋服,談笑幽默而風趣,思維敏捷,舉手抬足頗有大家風度。19世紀初,武漢既是醞釀中國革命活動的政治中心,又是世界各國紛紛搶占中國經濟市場的重要港口,慧眼獨具的趙先生認定了武漢的發展必將會給他帶來無限的商機,來漢後,他憑藉本身的才學和特有的外交能力,很快與在漢的各國商行建立了互利的關係,通過幾次買賣的合作成功,終於贏得了同行的信賴,一時間生意做得如火如荼,如魚得水,一切形勢的發展幾乎都在他的預料之中。不久,趙先生不僅在漢站穩了腳跟,還編織了一張龐大的經商之網,交結了一幫江湖義士,並且網網都能夠撈起豐收的喜悅,處處都有兄弟們的維護,緊接著他就開洋行,立門戶,建公館,修別墅,真是少年得志,意氣風發,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古人云:繁華落定,必然要有修身之境;紅塵滾滾,最好要以積德為本,經歷了幾年的商海風雲,積累了大量的流動資金,趙先生開始萌生了功成身退、守拙歸田園的生活理念。當他把這種想法告訴好友曹立仁先生後,立刻就得到了曹先生的讚許,並許諾為其擇地造園。
陽光明媚,時值春耕,趙先生應曹先生之邀帶著一位頗負盛名的風水先生泛舟東

趙氏的廚房趙氏的廚房
湖直抵落雁烏龍咀半島,只見此處白鷺橫飛,沙鷗翔集,野荷飄香,水草豐盈,蘆葦浩蕩。一行三人從烏龍咀上岸,途徑一片芳洲沃野,行至一處高隆的山丘,曹先生就請風水先生講起了此地的風水:“此地名為螃蟹地,此丘隆起藏螃黃,周邊半島似蟹腳,長咀關中如二螯;螃黃音蘊龐黃金,二螯伏水財源滾,財源滾;沙鷗翔集白鷺飛,水草豐盈鱖魚肥,鱖魚肥,才子佳人食美味,食美味,良田千頃無所謂,無所謂,漁舟唱晚斜陽醉,煙柳斷腸人不歸……。”不等風水先生搖頭晃腦地念完,趙先生一心想到“螃蟹地”乃寓意吉祥之兆,再放眼望去,只見遠處群山起伏,層巒疊嶂;環顧左右更有兩島尤如游龍戲水,伸向湖中,湖中正好有一島嶼,聯繫起來看大有“二龍戲珠”之境。於是就高興得連連說了幾個好字,時過半月,趙氏花園就開始破土動工了。
趙氏花園的建築布局均圍繞著“螃黃”山丘構造,這也是趙先生領悟了那位風水先生的指點而形成的格局。花園竣工後,趙先生不知從哪裡引進了一批稀有的植物栽植在庭園之中,也不知什麼時候娶來了一位纖巧玲瓏,婀娜多姿能詩善文的才女養在花園別墅里作為朝夕相處,形影不離的三姨太,據說在那段時間裡,曾經忙得不亦樂乎的趙先生完全變成了一個只顧談情說愛不顧生意買賣的大閒人,不過這樣一來花園裡的人氣開始變得越來越旺了,一會兒來了丫環侍女,一會兒又來了管家廚師,一會兒來了跑腿的長工,一會兒又來了看門的打手,等跑堂的跑腿的做飯的管家的等服務人員到齊後,趙氏花園的湖邊碼頭上就開始隔二連三地開來了一拔拔遊船,從遊船上下來的客人有穿西服打領帶的,也有穿長袍戴禮帽的,還有穿裙子的漂亮女子,有中國的,也有外國的,還經常有一二百斤重的黑木箱要人搬進搬出,累得幾個長工叫苦不喋的。花園裡的夜色美得很,燈火闌柵,月前花影,膳食堂里開流水席,來鵠山荘的客房裡,笑聲陣陣,香語嬌音,最誘人的是那棋牌娛樂室里的吞雲吐霧,麻將聲聲,湖畔荷花亭亭靜植,水裡蛙鼓雨後思春,好一幅江南夏夜的繁華之景,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直把那附近的農人羨慕得徹夜難眠。此時的趙先生正享受著他人生最甜蜜的時分,有詩為證:“小築東湖半島間,栽花植樹建耕園,一湖春水忘榮辱,兩岸荷花映日妍,漁舟點點千帆過,白鷺紛飛各自閒,紅顏春暖添香燭,玉樹朝開夜合眠”。
趙氏花園的古磨盤趙氏花園的古磨盤
常言道,水滿則溢,月盈則虧,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趙氏花園的繁榮盛世也不過六、七年的光景後,便日益走向蕭條。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國難當頭,戰爭頻仍的年月里,趙先生再也沒有閒心在花園裡繼續做著他的春夢了。商場原本就是戰場,更何況這個戰場已經被戰火的銷煙包圍得喘不過氣來?每件事情每筆業務都可能發生不可預料的結果。
他不得不經常長時間地離開趙氏花園這個溫柔箱,進城去處理那些非他本人到面不可的大事,隨著政局的動盪,趙先生商務活動的範圍也越來越大,不但經常往返於上海、南京和武漢之間,甚至還得去香港,跑國外,長時間的分別對於年輕力壯、財大氣粗的趙先生來說並不覺得怎么艱難困苦,相反還變得越來越精神飽滿,鬥志昂揚,因為他已習慣於商場裡各種歌舞昇平,紙醉金迷的外交生活,可對於年輕貌美、多愁善感、獨守空房的三姨太來說卻是柔情似水,寂寞艱熬,每當趙先生漂洋過海之時,就是她柔腸寸斷之日,然而三姨太畢竟是一個識大體明事理受過良好家教的人,每當趙先生不遠萬里回到自己身邊的時候她總是百般的溫柔,精心侍候,從不敢多問趙先生的寄旅生活,也許她想,不論他在外面怎樣的飛黃騰達,風流瀟灑,那只是逢場作戲的江湖買賣,只要他對我恩愛如舊,那就是長久的夫妻。可是說歸說,想歸想,離別的日子太長也只能抱著詩書打發時光,有時候會觸景生情,學著古人寫首詩歌釋放一下自己的相思苦悶,其中有首流傳至今的相思詩歌這樣寫道:“日出東林鳥雀飛,日落漁舟唱晚歸。夜靜春山空月色,搗衣聲里起徘徊,清暉玉臂涼如水,半島相思紅豆垂;桃花謝了玉蘭開,輾轉芙蓉出水來,鴛鴦蒲里成雙配,野鴨蘆叢處處飛,人道商人輕別離,忍看紅燭淚滿腮。”

歷史

據史料記載,趙氏花園是清末民初買辦資本家趙宗濤的花園別墅。趙宗濤是廣東人,當時是身兼七國的買辦,商界名流。據傳,趙氏花園是其為三姨太所建。
某日,趙宗濤和好友曹立仁以及一頗負盛名的風水先生,泛舟東湖直抵落雁烏龍咀半島,只見此處白鷺橫飛,沙鷗翔集,野荷飄香。他們從烏龍咀上岸,行至一處高隆的山丘,風水先生忽言:“此地名為螃蟹地,此丘隆起藏螃黃,周邊半島似蟹腳,長咀關中如二螯;螃黃音蘊龐黃金,二螯伏水財源滾……”再放眼望去,遠處群山起伏,層巒疊嶂;環顧左右更有兩島猶如游龍戲水,伸向湖中,湖中正好有一島嶼,頗有“二龍戲珠”之境。趙宗濤相中此地,時過半月就破土動工。

趙氏花園門口的景色趙氏花園門口的景色
趙氏花園的建築布局均圍繞“螃黃”山丘構造,面積有2000平方米,分為別墅、來鵠山莊和膳食堂三部分。花園竣工後,趙宗濤又引進一批稀有植物栽在花園之中。因東湖當時與武昌城外的沙湖貫通,他還在現在的蘆洲古渡處建有碼頭,便於往來。此外,建有垂釣觀魚池、古水井、雁棲亭廊、蒲團養禽島等。
武漢解放後,趙氏花園改為中南軍政委員會農林部直屬苗圃。文革期間,趙氏花園內的別墅等全被拆毀。陳勇稱,保留下來的“趙氏花園”牌樓是東湖早期牌樓中僅存的一座。
當年花園的精緻已不復見,所幸的是,它有望“重見天日”。落雁景區有關負責人表示,景區已初步規劃,兩年內原址重建趙氏花園。

現狀

90年前,武漢超級富豪趙宗濤在東湖邊建立花園別墅,人稱趙氏花園,

成為當時武漢商界頂級聚會場所。現在,東湖風景區啟動“趙氏花園”恢復工程,市民將能一睹昔日場景。
記者2011年1月1日獲悉,東湖“漁父村”一期旅遊建設項目開工,投資866萬元,以徽派建築為主,其中重點恢復趙氏花園景觀。 趙宗濤,廣東人,是兼理七國的買辦民族資本家,在武漢開有洋行、商鋪、公館,還擁有自己的船隊,堪稱超級富豪。 20世紀20年代,在他事業的鼎盛時期,他選中港汊縱橫、荒蕪人煙的東湖落雁烏龍嘴,修建了趙氏花園,除別墅外,還有亭、台、榭、廊,並配以假山、梅、蘭、竹、菊等,整個庭院雅致、精巧,湖邊還有遊船碼頭、會見商界朋友的場所,堪稱武漢頂級私人會所。
根據設計,新的趙氏花園在原址上重建,含展廳、小型會議室等,連同目前還存在的趙氏廚房、井等,主要重現經典景觀。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