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永江

武永江

武永江,男,漢族,中共黨員,1977年10月生。2007年7月起從事輔導員工作,2010年先後擔任長安大學資源學院2006級本科(270人)輔導員、2010級本科(354人)輔導員。

基本信息

愛心育人

愛是鑑別教育的尺度,愛學生是教師教育學生的起點和基礎。奉獻愛心是武永江同志的信條。從新生報到的第一天起,武永江就處處留心和關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尤其是單親家庭、孤兒家庭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在他所負責的2006級學生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占學生總數的33.6%,經濟困難生中單親學生7人,孤兒1人;2010級學生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占學生總數的42.49%,經濟困難生中單親學生20人,孤兒4人。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學習生活狀況,是武永江心中永遠的秤。他記不住父母的生日,也從來沒有給他們慶過生日,但是卻深深留意自己所帶年級的每一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饑寒冷暖。天氣冷了,看見學生穿得單薄,會探知是否有棉衣穿;吃飯時間,不由想到學生吃什麼,能吃飽嗎;快放假了,又會想學生回家的路費夠嗎;學生病了,醫院則成了他常去的地方;就是學生情緒低落了,也會思考是學生還是其家庭發生了什麼變故……。

武永江為學生創設了心靈的家園,在這心靈港灣,藉助於學校“教育型資助體系”,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沒有一人因為經濟困難而掉隊,反而取得優異的成績。91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中,共有4人獲得國家獎學金,33人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65人學生獲得國家助學貸款,81人考取研究生,占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人數的89.01%,占考取研究生人數的80.2%。每解決學生的一個實際問題,武永江就收穫著一份喜悅與成功。每當提起武永江,學生就會發自內心地說:“武老師是真正以教育為樂趣的老師,在他那裡,我們收穫的是尊重和成功!”

精心施教

都說學習是學生的天職,但為什麼要學習?學習什麼?怎樣學習?這些問題對於有些大學生來說,並不很清楚明白,這也是當前校園存在的學習無趣、生活無聊、網路成癮的主要癥結所在。武永江面對這些問題,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於是,他藉助於學校的“新生教育工程”體系(六大板塊:入學與適應性教育、國防素質與養成教育、學科專業與職業認知教育、學風建設與學務指導、成長與發展教育、獎勵與資助教育),通過談話開展工作,讓學習變得有趣,讓學生變得快樂!

學生的每一點進步,都首先讓武永江快樂無比,他不斷摸索著學生的興趣,因材施教。他一直在用心探索怎樣通過交談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然而沒有行動和動作的興趣,就不是真正的興趣,那么師生如何能夠成功地走進興趣的圓圈,創造一種通過一個人的興趣能夠喚醒另一個人的興趣,從而使興趣能夠累加的興趣圈,最終產生一種充滿生命力的良好感覺,以及相應的一種很好的自我價值感?這就成了縈繞在他心頭的一個重要問題。一個人總有感興趣的東西,武永江於是把注意力集中到這個方面,開始與學生深入交談,形成並不斷擴大興趣圈。學生在他身上感受到的“良師益友”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名詞,而是一種融入到點點滴滴中的真實,親切而觸手可得,叫著是老師,感覺是朋友;學習上是老師、生活中是朋友。師友難分,也許就是師生關係的最高境界了。

學生不再把學習當作痛苦的事情,反而在學習中體現自身的價值,取得豐碩的成績。功夫不負有心人,時間是最好的解讀,在十幾年如一日的帶班中,武永江所負責的2010屆本科畢業生,學風好、班風正,在全校率先開展“考試免監考”活動,榮獲“優秀主題實踐活動”稱號;一名學習地質學專業的學生,參加國際數學建模比賽,獲得了“二等獎”;兩名學生注重科學研究,參加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獲得校級特等獎、陝西省一等獎、國家級二等獎,並在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篇;畢業證、學位證的獲得率都為100%;地質學和礦物加工工程專業的畢業生就業率為100%;畢業生黨員166人,佔畢業生總數的61.5%;考取研究生101人,考研率為37.41%,為全校第一,其中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的一名家庭經濟困難的畢業生,考研總分392,“數學二”更是考取了滿分150分,被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專業錄取。

盡心哺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教育人、引導人、完善人、培養人的過程,武永江時刻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以培養健康型人才為目標。他作為一名“長安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的兼職“心理諮詢師”,藉助於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三級體系和彩虹朋輩心理互助的三級體系,每年11月至12月,他都會用心理健康量表對全體新生進行心理普查,做到對新生心理問題早發現、早干預;另外,還定期到心理諮詢中心給學生做心理諮詢。

武永江是資源學院心理輔導站的站長,特別關注特殊學生群體,如心理異常學生、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重災區學生、學習困難學生、家庭出現意外變故的學生等,他利用節假日休息時間,通過個別談話、聯繫家長、專業心理諮詢等途徑,和學生探討戀愛問題、生活適應問題、人際關係問題等,做到以情動人、以理服人、以事感人,避免事態惡化,杜絕和防止意外事件的發生,幫助這部分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健康地走向社會。

潛心鑽研

武永江深深銘記——要將自己的愛奉獻給學生。但要奉獻得有力量、要對學生有幫助、幫助得有效果!這就需要輔導員自身不斷提高理論修養和業務素質。武永江默默克服工作和生活的困難,執著於自己的選擇,先後到南京師範大學攻讀教育學碩士學位、陝西師範大學攻讀思想政治教育學博士學位,參加教育部組織的高校輔導員骨幹培訓班學習、全國心理諮詢師二級資格培訓、第二屆全國高校輔導員工作創新論壇等學習交流活動……學習的同時也將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運用於工作中,讓愛的力量有效擴散、讓學生的精華有力凝聚!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武永江把成功看作舟,把問題比為水,以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為動力、起點和貫穿始終的主線,並用開放和欣賞的眼光來看待每一個學生,強調要著力研究每一個普通學生具有的積極力量,構建出適合學生髮展的工作模式——研究型學生工作體系。這樣的一種付出,使得學生最終受益,同時學生的問題和提升也成為武永江自身發展的源動力和努力的方向。

只要有方向,努力就有收穫,武永江通過工作、研討、培訓和進修逐步邁進職業化,專業化的發展道路。先後負責主持研究多個課題,如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委託項目(輔導員專項)“思維假定視閾中的輔導員與學生和諧交談”、西安市社科規劃基金項目“研究生心理調適與心理健康教育的哲學模式研究”、陝西師範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資助課題“治療型哲學思想研究”等。

另外,他還參與了教育部專項任務項目“依託校園文化平台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眾化研究”課題的研究,撰寫的論文《探析輔導員與學生和諧交談》於2009年在第二屆全國高校輔導員工作創新論壇被會議錄用,並作大會主題交流;在《中國高教研究》和《中國特殊教育》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在他的帶動影響下,資源學院學工辦先後有7人攻讀博士學位,以提升工作理念和方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