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楚才中學

武昌楚才中學創建於1997年,原為武昌實驗中學的國中部,是武漢市首批改制學校,2008年回歸公辦。學校坐落於美麗的南湖花園,毗鄰武漢科技大學,教學設施先進,師資力量雄厚,是武昌區2009年標準化建設重點學校。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武昌楚才中學前身為武昌楚才實驗中學。學校創建於1997年,原為武昌實驗中學的國中部,是武漢市首批改制學校,2008年回歸公辦。

辦學成績

創辦至今學校歷年中考合格率、升學率100%,70%學生進入省、市級重點高中就讀,35%學生進入華師一、省實驗、武漢外校等優質高中。從武漢市開始設立“創新素質實踐行”以來共有十餘人獲一等獎。在各學科競賽中先後有40餘人次獲國家及省市金牌。2008年,學校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市、區教育局的精神,為了讓更多的學生享受優質教育,由改制校回歸公辦,實行劃片招生,實現了資源的合理配置。

學校環境

學校坐落於美麗的南湖花園,毗鄰武漢科技大學,遙望於碧波蕩漾的南湖。環境靜謐,人文濃郁,是莘莘學子讀書求學的理想之地。2008年以來,在區政府、區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學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面貌煥然一新。辦學硬體躋身武漢市一流,軟體強勢升級,是武昌區2009年標準化建設重點學校。

師資力量

學校在武昌實驗中學近百年文化積澱的薰陶下,孜孜以求,銳意進取,砥礪淬煉,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教育教學風格。湖北省骨幹教師,武漢市學科帶頭人,武漢市優秀教師,享受武昌區政府津貼的拔尖人才,武漢市師德建設先進個人,武漢市優秀青年教師,武昌區名師工作室成員,武昌區學科帶頭人,武漢市教師五項技能一等獎獲得者,武漢市優質課一等獎獲得者,武昌區優秀青年教師、教壇新秀,武昌區優秀班主任形成了學校的中堅力量。現在,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在育人為本,經營幸福人生的辦學理念的指導下,全校師生正以滿腔的熱情,勇於改革,敢於創新,用辛勤的汗滴奏響幸福的樂章,迎接美好的明天。

辦學理念

育人為本,經營幸福人生

詮釋:

教育以人的生活為目的,

人的生活以幸福為目的,

教育以幸福為目的。

幸福和教育存在著本質的聯繫: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幸福,教育的過程是使人幸福的過程。

幸福需要教育,教育成就幸福。

“ 育人為本,經營幸福人生”的核心有二:

一是學生是幸福教育的根本。“培養真正的人,讓每一個從自己手裡培養出來的人都能幸福地度過一生。這就是教育應該追求的恆久性、終極性價值”。在教育中培養學生幸福的心靈,明確人生幸福的目標,獲取創造幸福的技能,科學發展幸福的品質,從而達到“為學生的終身幸福奠基,為社會的整體進步育人”的教育目標。

二是教師是從事幸福教育的主體。人的本性、人的尊嚴、人的潛能在教育過程中得到最大的實現與發展,在學生享受幸福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自身也享受教育的幸福,最後達到人人都擁有幸福人生的目標,成就教師的幸福人生。

圍繞辦學理念核心建構兩個體系:

其一,幸福教育體系。凸顯幸福教育的養成過程,主要包括,營造高雅的校園文化,提高學生的幸福感知;開展豐富的幸福活動,塑造學生的幸福人格;開設新穎的特色課程,培養學生的幸福特長;加強科學的學法指導,奠基學生的幸福人生。讓學生擁有一個幸福童年,更要擁有一個幸福人生。

其二,教育幸福體系。規範管理制度,端正教師教風;關注教師情感,享受工作幸福;建立激勵機制,激發工作熱情;強調有效教研,提高業務水平。讓教師擁有一種物質精神和諧的幸福生活,達到把教育當作幸福活動的境界。

“育人為本,經營幸福人生”中的“育”強調了過程,“經營”強調了規劃。以此為辦學理念,強調了教育的目的不能虛化,教育的行為不能功利。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在良性的互動過程中,明確目標,合理規劃,最終都獲得幸福的人生。

學校校訓

律己宥人,修身明志,博學篤行。

詮釋:

“律己”體現了曾子所說“吾日三省吾身”中的“省吾身”。經常反省,檢查自己一日的得失,逐漸做到“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做人的基礎也就慢慢立起來了。

“宥人”體現的是孔子“恕”的思想。寬宥別人,是一種胸懷、一種氣度。不是勉強做作,而是發自內心的一種自信與謙和。孔子之道,一以貫之——“恕”,也就是“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律己”對己,“宥人”待人;“律己”強調做人的基礎,“宥人”強調做人的原則。“律己宥人”既明確了如何看待要求自己和別人,又申明了“我”與“人”的關係。

“修身”取自《大學》“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修身”乃為人之本,“修”體現了一個過程,作為一個人,立起來不是一蹴而就,這是一個不斷鍛打,淬鍊的過程。

“明志”,“無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長志”,“常立志”顯其志不明,“立長志”顯其志已明。“志不明”故如燕雀,“志已明”故如鴻鵠。“如燕雀”則一躍不過盈尺,“如鴻鵠”則一飛必將沖天。“明志”之重顯矣。

在“修身”過程中品味天降大任的艱辛,在艱辛與歷練中“明志”。不僅“明志”,更要明鴻鵠之志。那么在為自己勾畫一個美好未來的同時,也把自己與國家、民族和時代的命運緊緊地聯繫在一起。

“博學”取自《禮記·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博學”意謂為學首先要廣泛的獵取,培養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喪失了,為學的欲望隨之而消亡,博學遂為不可能之事。

“篤行”出處同“博學”。“篤”有忠貞不渝,踏踏實實,一心一意,堅持不懈之意。人,只有有明確的目標、堅定的意志,才能真正做到“篤行”。“堅持”看似簡單,實則是對人的意志品質最綜合的考驗。

“博”意味著博大和寬容。惟此,方能兼容並包,使為學具有世界眼光和開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因此博學乃能成為為學的第一階段。越過這一階段,為學就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篤行”是為學的最後階段,既然學有所得,就要努力踐履所學,使所學最終有所落實,做到“知行合一”。

“育人為本,經營幸福人生”的辦學理念與“律己宥人,修身明志,博學篤行”的校訓實現了古今結合,理念相通。“育人”應以何為本?“律己宥人修身”, “律己宥人修身”落實在一個“修”字。“幸福人生”如何經營?“明志博學篤行”,“明志博學篤行”落實在一個“行”字。幸福應該是源於對自身價值的悅納,源於與人相處時的和諧,源於對人生目標的追求。深刻地解讀“幸福”,“幸福”才能真正成為每一個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一生的追求和伴侶。不狹隘的理解“經營”,才能踏實地走向幸福。如《詩經·靈台》中提到“經營”的原意——“經始靈台,經之營之”。眾人經營一個幸福的平台,大家獲得數倍的幸福和快樂。

聯繫方式

地址:武漢市武昌區南湖花園松濤苑社區

學校領導

校長:塗平 黨委書記:王正海 工會主席:侯么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