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瀛橋

步瀛橋

步瀛三拱古橋殘,妙語八仙天意傳。千古相承成故典,眾期石落出大官。 步瀛橋,又名度仙橋,築於北宋靖康(1126)年,據今已875年。半邊橋長久不塌,堪稱我國橋樑史上的奇觀。橋全長30米,寬4.5米,原高8米。由於河床抬高2米,現高只有6米。三拱,每拱跨度為8.5米。26米寬的河面,8米高的拱,難免讓人產生當年的河水是浩然奔涌、碧波蕩漾的遐想。 傳說在石橋落成慶典時,有“八仙過橋,予示吉祥”的故事,膾炙人口,至今傳為佳話。

基本信息

簡介

步瀛橋位於上甘棠村西南的謝沐河上,是上甘棠村的主要出入口。於大宋宣和乙已年十二月(1119年)開始修建,靖康元年二月(1126年)完工。步瀛橋全長30米,寬4.5米,跨度9.5米,拱盡高5米。全橋三拱,採用半圓形薄拱,造型小巧別致,是湖南省最古老的石拱橋。

取名

“步瀛”一詞源於唐代殿試考中進士登瀛洲之意,“瀛洲”傳說是東海神仙居住的地方。取名“步瀛橋”寄寓甘棠周氏子孫步過石拱橋,成就功業,成為國家棟樑之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