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教真詮-清真大學-希真正答

正教真詮-清真大學-希真正答

《正教真詮-清真大學-希真正答》是1988年寧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明王岱輿,余振貴點校。

作者介紹

王岱輿阿衡傳

金吉堂

民國二十四年夏,東魯唐公柯三,為參加成達師範學校第二屆畢業典禮,自首都蒞平。翌晨偕成校諸君子,掃墓西鄰,因知先賢王公岱輿之墓,雜於故李氏塋中,遂枉道以游。至則敗冢荒碑,掩映於迷煙蔓草之間,欲求阿衡之為人,而碑石所鐫僅“鄉賢王岱奧之墓”數字,無詳記可籍。唐公嘆日:使先賢之大德不彰,後人之咎也;不加整治,何以發潛德之幽光?愛樹新碑,並鐫阿衡之生平事略,以告來者。

阿衡姓王氏,名岱輿,別署真回老人、其先天方人,以精天文歷算之學,洪武中授欽天監官,俾子孫世其職。有詔,許其居住南京,並免謠役,遂為應天府上元縣籍。

阿衡天資穎異,博聞強記。少習經文,不知書也。年二十,稍涉世故,以為居斯土,而不明斯文,無惑人之不我知而致疑也。始發憤讀書,自六經論孟,百家諸子,以及二氏方外之書,靡不畢覽。終乃歸宿乎經典,沈潛於性命之理。遠近來問難者,無不心悅誠服。一時名阿林若馬忠信、伍連城之儔,成列門牆。繼而慨大道之莫宣,念斯人之多惑,竭數年精力,著作《正教真詮》、《清真大學》二書。而值連城更裒集阿衡日常答辯之言若干則,輯為一書曰《希真正答》。《真詮》凡四十篇,或辯難而成,或明理而作。廣西提督馬承蔭嘗日,雖未及見其人,而《真詮》一集,神遊海宇,功在萬世,非其文吾不知其人也。其為人所推崇蓋若此。阿衡嘗日:余間性理史鑑之書,旁及諸子百家,覺其議乖道異,各相牴牾,揆之清真,懸殊霄壤。——所謂性理,蓋指宋儒之理學言也。—一又日:夫國有君,府有牧,州有守,家有長,世界有主,道一也。儒者紛紛以理氣二字盡之,是天下國家可以無君長而治也。其辭嚴以正,其論辨以明,蓋自正教人華以來,一人而已。

順治初,清兵下金陵,市井蕩然。阿衡素不治生產,罹浩劫,益覺蕭索,乃飄然北上,涉江淮,越齊魯,蒞京師。富紳馬思遠館之正陽門外。馬篤信而好客,以阿衡為有道之士,故延致之。京師處輦轂下,為四方瑰偉奇特之士所薈萃,阿衡益出其所學談經論道,莫能與競者。有鐵山寺住持某,佛教之翹楚也,以道高情深名,詣阿衡窮潔終日,辭屈,終人教。至今“王岱輿盤道”,猶傳為佳話。

阿衡歿即瘞於李氏塋中。李,教中富紳,背香料業,在當時至有聲聞,時人號為“香李”雲。

傳者日:正教在華,有閉關自守之稱,而前此之阿林,對教義之所以然,往往不能徹底發揮。獨王公岱輿發人之所未發,言人之所不敢言,正教光輝,因之昭著。古雲“有非常之人,然後作非常之事”。噫嘻!此阿衡之精神所以不朽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