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頌[貝多芬作曲]

歡樂頌[貝多芬作曲]

《歡樂頌》,又稱《快樂頌》(德語為Ode an die Freude),是在1785年由德國詩人席勒所寫的詩歌。貝多芬為之譜曲,成為他的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的主要部份,包含四獨立聲部、合唱、樂團。由貝多芬所譜曲的音樂(不包含文字)成為了現今歐洲聯盟的盟歌、歐洲委員會會歌,亦曾被用作羅德西亞1974-1979年國歌《揚起羅德西亞的聲音》的鏇律。席勒的《An die Freude》最早創作於1785年,並收錄於隔年出版的雜誌《Thalia》中,這首詩是共濟會的詩歌。席勒於1803年對《An die Freude》進行修改,刪減了部分詞句,貝多芬在第九號交響曲第四樂章中所使用的歌詞,便是以席勒1803年版本的《An die Freude》為基礎。2016年杭州G20峰會《最憶是杭州》實景演出交響音樂會重要曲目。

基本信息

創作過程

歡樂頌歡樂頌
作品大約創作於1819到1824年間,是貝多芬全部音樂創作生涯的最高峰和總結。1=F調,4/4拍。這是一首龐大的變奏曲,充滿了莊嚴的宗教色彩,氣勢輝煌,是人聲與交響樂隊合作的典範之作。通過對這個主題的多次變奏,樂曲最後達到高潮,也達到了貝多芬音樂創作的最高峰。樂章的重唱和獨唱部分還充分發揮了四位演唱者各個音區的特色。
席勒的《歡樂頌》,因貝多芬的第九(合唱)交響曲而為人所知。貝多芬22歲時(1792年)就有把這首長詩全部加以譜曲的想法,但當他53歲完成第九交響曲時(1823年),他僅挑選了詩的第一節、第二節前半、第三節和第四節的後半作為末樂章的歌詞。
《歡樂頌》其實是《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的終曲樂章。《第九交響曲》是於1822年秋天開始進入創作階段的。但貝多芬卻幾乎花了大半生的時間來醞釀、來籌劃。一直到完成了《莊嚴彌撒》之後,作曲家才開始動筆譜寫這部凝聚其一生力量和信念的宏篇巨作。其實《歡樂頌》原本是德國詩人席勒的一首詩作,氣勢磅礴、意境恢宏。而貝多芬本人正是席勒的忠實崇拜者,這首《歡樂頌》也是貝多芬最鍾愛的詩作之一,席勒在詩中所表達出來的對自由、平等生活的渴望,其實也正是一直嚮往共和的貝多芬的最高理想。所以作曲家從年輕時就開始計畫著把這部詩作變成聲樂作品,根據專家的研究和史料的調查,在貝多芬早期的一些作品中確實就已經有了後來《第九交響曲》最後《歡樂頌》樂章並不完整、成熟的雛形。他曾經說過:“把席勒的《歡樂頌》譜成歌曲,是我20年來的願望!”
第九交響曲的創作手稿直到作曲家的暮年,經歷了人生風雨歷練之後,貝多芬才真正下苦功開始創作自己心目中的最高理想。為了保持創作激情和狀態,貝多芬先後搬了四次家。在1823年的年底,這部凝聚著貝多芬人生哲理的《第九交響曲》完成了。雖然經歷的時間不算短,但作品的創作還是比較順利的,幾乎是一氣呵成。

作品概述

《歡樂頌》是貝多芬全部音樂創作生涯的最高峰和總結。D大調,4/4拍。

這是一首龐大的變奏曲,充滿了莊嚴的宗教色彩,氣勢輝煌,是人聲與交響樂隊合作的典範之作。通過對這個主題的多次變奏,樂曲最後達到高潮,也達到了貝多芬音樂創作的最高峰。

樂章的重唱獨唱部分還充分發揮了四位演唱者各個音區的特色。

席勒的"歡樂頌",因貝多芬的第九(合唱)交響曲在而為人所知。貝多芬22歲時(1792年)就有把這首長詩全部加以譜曲的想法,但當他53歲完成第九交響曲時(182S年),他僅挑選了詩的第一節、第二節前半、第三節和第四節的後半作為末樂章的歌詞。
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意境深邃、氣勢磅礴,其終曲音樂的藝術感染力超過了原詩。但應該指出,席勒的"歡樂頌"本身也是一件藝術作品;它有著嚴整的形式。每行都用四步揚抑格(一重一輕)詩律寫出,非常有規則的。這樣的節奏給人以莊嚴和生氣勃勃的感覺。每節前八行用ababcdcd的交叉韻,後四行合唱部分用abba的套韻。全詩共分八節,各十二行;每一節又分成兩部分,前半八行,後半是合唱——四行。最後一節席勒在往後的集子中刪去不收,原因是詩人自己也看出了它藝術上的缺點。全詩到第七節實際上已達高潮,但熱情奔放的青年詩人,感情象脫田野馬,收勒不住.還要向前奔跑,故寫出了一些過頭的敗足的比喻。

樂曲歌詞

  • 德文原文
  • 鄧映易所譯之通行譯文
  • 直譯譯文
  • O Freunde, nicht diese Töne!
  • Sondern laßt uns angenehmere anstimmen,
  • und freudenvollere.
  • Freude! Freude!
  • 啊!朋友,何必老調重彈!
  • 還是讓我們的歌聲
  • 匯合成歡樂的合唱吧!
  • 歡樂!歡樂!
  • 啊!朋友,不要這些調子!
  • 還是讓我們提高我們的歌聲
  • 使之成為愉快而歡樂的合唱!
  • 歡樂!歡樂!
  • Freude, schöner Götterfunken
  • Tochter aus Elysium,
  • Wir betreten feuertrunken,
  • Himmlische, dein Heiligtum!
  • Deine Zauber binden wieder
  • Was die Mode streng geteilt;
  • Alle Menschen werden Brüder,
  • Wo dein sanfter Flügel weilt.
  • 歡樂女神聖潔美麗
  • 燦爛光芒照大地!
  • 我們心中充滿熱情
  • 來到你的聖殿里!
  • 你的力量能使人們
  • 消除一切分歧,
  • 在你光輝照耀下面
  • 四海之內皆成兄弟。
  • 歡樂,天國的火花,
  • 極樂世界的仙姬;
  • 我們如醉如狂,
  • 走進你的聖地。
  • 習俗使人各奔東西,
  • 憑你的魔力手相攜,
  • 在你溫存的羽翼下,
  • 四海之內皆兄弟。
  • Wem der große Wurf gelungen,
  • Eines Freundes Freund zu sein;
  • Wer ein holdes Weib errungen,
  • Mische seinen Jubel ein!
  • Ja, wer auch nur eine Seele
  • Sein nennt auf dem Erdenrund!
  • Und wer's nie gekonnt, der stehle
  • Weinend sich aus diesem Bund!
  • 誰能作個忠實朋友,
  • 獻出高貴友誼,
  • 誰能得到幸福愛情,
  • 就和大家來歡聚。
  • 真心誠意相親相愛
  • 才能找到知己!
  • 假如沒有這種心意
  • 只好讓他去哭泣。
  • 誰算得上非常幸運,
  • 有個朋友心連心,
  • 誰有一個溫柔的妻子,
  • 請來同聚同歡慶!
  • 真的,只要世上還有
  • 一個可以稱知己,
  • 否則離開這個同盟,
  • 讓他偷偷去哭泣。
  • Freude trinken alle Wesen
  • An den Brüsten der Natur;
  • Alle Guten, alle Bösen
  • Folgen ihrer Rosenspur.
  • Küße gab sie uns und Reben,
  • Einen Freund, geprüft im Tod;
  • Wollust ward dem Wurm gegeben,
  • Und der Cherub steht vor Gott.
  • 在這美麗大地上
  • 普世眾生共歡樂;
  • 一切人們不論善惡
  • 都蒙自然賜恩澤。
  • 它給我們愛情美酒,
  • 同生共死好朋友;
  • 它讓眾生共享歡樂
  • 天使也高聲同唱歌。
  • 一切眾生吸吮歡樂,
  • 在自然的懷抱里,
  • 她那玫瑰色的足跡,
  • 善人惡人同追覓,
  • 甜吻,美酒,生死之交,
  • 都是歡樂所賜予,
  • 蟲豸也和神前的天使,
  • 一同享受著生命。
  • Froh, wie seine Sonnen fliegen
  • Durch des Himmels prächt'gen Plan,
  • Laufet, Brüder, eure Bahn,
  • Freudig, wie ein Held zum Siegen.
  • 歡樂,好像太陽運行
  • 在那壯麗的天空。
  • 朋友,勇敢的前進,
  • 歡樂,好像英雄上戰場。
  • 歡喜,好像太陽飛行
  • 在天上壯麗的原野里,
  • 兄弟們,趕你們的道路,
  • 快樂地,像英雄走向勝利。
  • Seid umschlungen, Millionen!
  • Diesen Kuß der ganzen Welt!
  • Brüder, über'm Sternenzelt
  • Muss ein lieber Vater wohnen.
  • Ihr stürzt nieder, Millionen?
  • Ahnest du den Schöpfer, Welt?
  • Such' ihn über'm Sternenzelt!
  • Über Sternen muss er wohnen.
  • 億萬人民團結起來!
  • 大家相親又相愛!
  • 朋友們,在那天空上,
  • 仁愛的上帝看顧我們。
  • 億萬人民虔誠禮拜,
  • 拜慈愛的上帝。
  • 啊,越過星空尋找他,
  • 上帝就在那天空上。
  • 擁抱吧,萬民!
  • 這一吻送給全世界!
  • 兄弟們,星空的高處,
  • 定住著慈愛的天父。
  • 萬民,可曾跪倒?
  • 可曾認識造物主?
  • 越過星空尋找吧,
  • 他定在星際的盡頭!
  • 反覆:
  • Seid umschlungen, Millionen!
  • Diesen Kuß der ganzen Welt!
  • Brüder, über'm Sternenzelt
  • Muss ein lieber Vater wohnen.
  • Seid umschlungen, Millionen!
  • Diesen Kuß der ganzen Welt!
  • Freude, schöner Götterfunken
  • Tochter aus Elysium,
  • Freude, schöner Götterfunken! [6]
  • 反覆:
  • 億萬人民團結起來!
  • 大家相親又相愛!
  • 朋友們,在那天空上,
  • 仁愛的上帝看顧我們。
  • 億萬人民團結起來!
  • 大家相親又相愛!
  • 歡樂女神聖潔美麗
  • 燦爛光芒照大地!
  • 燦爛光芒照大地!
  • 反覆:
  • 擁抱吧,萬民!
  • 這一吻送給全世界!
  • 兄弟們,星空的高處,
  • 定住著慈愛的天父。
  • 擁抱吧,萬民!
  • 這一吻送給全世界!
  • 歡樂,天國的火花,
  • 極樂世界的仙姬。
  • 歡樂,天國的火花!

作品賞析

主鏇律
進場是由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演奏的,渾厚、低沉的聲音在寂靜中響起,給人一種深沉、平靜的感覺;鏇律演奏了一次之後,中提琴進場重複鏇律,鏇律行進到中音部,主題曲稍亮的音色給鏇律帶來一種明快的感覺,低音部則退到後面和木管一起伴奏;中提琴演奏完鏇律之後也退到伴奏,接著小提琴加入了,小提琴如歌般的聲音歡唱著,讓鏇律真的活起來了;小提琴聲部簡單重複了鏇律後,鏇律行進到樂隊齊奏,這時銅管、木管吹奏主鏇律,其他各聲部伴奏,場面宏大,由前面的平靜、深沉的快樂進入到了萬眾歡騰的場面,歡樂頌的主鏇律貫穿始終。
《d小調第九(合唱)交響曲》(1822-1825),Op.125
SymphonyNo.9inDminor"Choral",Op.125
第一樂章
音樂由弱奏加顫音開始,呈現出一種遙遠、朦朧而又平靜的、原始的遠古景象,但平靜的同時,又使人隱約感到有一種力量的燥動,感到平靜中正孕含著一種前所未有的生命。緊接著音樂由弱到強。由平穩、低沉、艨朧、漸漸發展到明朗、剛勁、節奏鮮明和震撼人心。表現出在遠古時代的自然界,生命從無到有.由低等到高等,由弱到強,發展壯大起來,不可抗拒。這個過程也包含著人類的形成、生存和發展,與異常險惡的自然界進行頑強的搏鬥,在鬥爭中,人類變得更加強大。人類的出現是神聖的、必然的,必將成為自然界的主人。第一樂章的內涵恰似達爾文《物種起源》的濃縮版。
第二樂章
表現人類在戰勝了眾多的艱難困苦之後的蓬勃發展。前進的車輪是不可阻擋的,這是歷史的必然。人類社會初始階段的蓬勃發展是在戰勝了自然界之後。而人類社會在自身的發展中又不斷地出現新的矛盾。人類與自身存在的醜惡的東西的鬥爭又變的漸漸突出,這種與自身的鬥爭不同於與自然界的鬥爭,具有更多的複雜性。貝多芬堅信人類最終會戰勝自身醜惡的東西。第二樂章是以光明必勝的堅定信念而結束。
第三樂章
表現人們沉浸在哲理性的深思遠慮之中,同時也沉浸在歷史的回顧與總結之中。對為人類的進步、發展、解放而流盡最後一滴血的先輩們報以真誠的追憶和思念。在這思考與追憶、回顧與總結之中,人們展望未來,互相鼓勵、凝聚著新的力量、備為迎接新的鬥爭、為全人類得到徹底解放、得到神聖的歡樂和幸福,而進行最有意義的拼搏。第三樂章結束前的音樂已預示著暴風雨般的變革即將到來。
第四樂章
一開始音樂即如火山爆發,顯示出巨大的能量、衝破一切枷鎖,人類經過長時期積聚起來的力量爆發出來了,變革勢如破竹.摧毀一切封建醜惡的東西。變革為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音樂緊跟著片斷重複前三個樂章的主題,但都被代表人類渴望自由歡樂的鏇律所打破。似乎在說:不要這些陳舊的東西,要創新,要前進。經過緊張而充分的準備之後。終於千呼萬喚地出現了‘歡樂頌>主題,象徵著人類經過艱苦奮鬥之後,終於找到了通往自由歡樂的道路。《歡樂頌》主題首先由低音大提琴奏出,接著漸漸發展擴大到弦樂器和整個樂隊,並且力度和節奏越來越強,形成巨大洪流,勢不可擋,人們在通往自由歡樂的大路上迅猛前進。<歡樂頌:}主題變奏之後,再次出現急風暴雨般的聲響。但這次引出的是人們發自內心的歌唱。由男中音領唱:“啊!朋友們。不要唱舊的調子.讓我們暢快、歡樂地唱起來吧。”於是“歡樂頌”在領唱的帶動下,以合唱的形式加入了演奏的樂隊。歡樂頌歌詞是與貝多芬同時代的德國詩人席勒的詩句,貝多芬採用來表現了他的理想。在這兒我們必須了解,在《歡樂頌>的基本思想的理覦中,貝多芬與席勒的不同,席勒認為歡樂是變成兄弟的前提,而貝多芬則認為自由平等博愛是歡樂的前提,人們必須努力爭取,才能獲得解放,歡樂不是上帝的贈品,而是靠人們去奮鬥,歡樂屬於解放了的人們自己。
合唱的加入使整個音樂進入一個神聖的境界。思想、情感升華了,一切醜惡的東西在思想光芒的照耀下,無地自容。人類經過自己艱苦的奮鬥,終於得到了解放,得到了自由和歡樂並終於進入一個神聖的理想世界。

作者簡介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LudwigVanBeethoven),是世界音樂史上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

他8歲開始登台演出,很早就顯露了音樂上的才能。

1792年,他到維也納深造,藝術上進步飛快,創作了大量充滿時代氣息的優秀作品,包括交響曲《英雄》、《命運》;序曲《哀格蒙特》;鋼琴奏鳴曲《悲愴》、《月光》、《暴風雨》、《熱情》等。

他的作品受18世紀啟蒙運動和德國狂飆突進運動的影響,個性鮮明。在音樂表現上,他幾乎涉及當時所有的音樂體裁,大大提高了鋼琴的表現力,使之獲得交響性的戲劇效果;又使交響曲成為直接反映社會變革的重要音樂形式。貝多芬集古典音樂的大成,同時開闢了浪漫主義音樂的道路,對世界音樂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被尊稱為“樂聖”。

社會影響

《歡樂頌》是歐盟盟歌,已被寫入《歐盟憲法》。歐盟之父理察·尼古拉斯·馮·康登霍維-凱勒奇建議了《歡樂頌》作為歐盟盟歌。

G20匯演

2016年9月4日夜,中國的藝術家們為參加二十國集團杭州峰會的中外嘉賓,獻上了一道道精美的文化大餐。從藉助高新科技演繹的水上芭蕾《天鵝湖》,到新編民歌《難忘茉莉花》,再到經典《歡樂頌》,多種形式的文藝作品,進行著一輪輪的跨文化對話,從而傳遞出人類共通的情感元素和情感力量。

四海之內皆兄弟”的歌聲經久不衰,同樣受到中國聽眾的歡迎。特別是在當前,各國正需要同舟共濟之時,《歡樂頌》更凸顯出其深遠意味。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