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

2003年,增冠"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會名。 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設有理事會、常務理事會和會長會,理事會為最高權力機構。 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及留學人員工作。

簡介

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是由中國留學海外各國歸國同學自願組成的民眾團體。由中共中央書記處領導,中央統戰部代管。2003年,增冠"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會名。
歐美同學會自1913年10月由顧維鈞梁敦彥詹天佑蔡元培顏惠慶王正廷周詒春等人共同發起,聯合京津兩地的留學歸國學人在北京創建以來,始終遵循"修學、遊藝、敦誼、勵行"的宗旨,傳承留學報國的愛國主義精神,團結海內外留學人員,用國外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和進步的思想理念,為國家強盛和民族振興貢獻力量。 歐美同學會建會以來,梁敦彥、陸徵祥、王正廷、胡適、李宗恩、嚴濟慈、曹日昌、章元善、陳岱孫、葉景莘、竺可楨曾任會長。l982年恢復活動以來,茅以升、盧嘉錫、吳階平、丁石孫先後任會長。現任會長韓啟德。 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設有理事會、常務理事會和會長會,理事會為最高權力機構。下設留美、蘇、英、德奧、法、意、加、瑞士、東歐、北歐、拉美、日本、澳新、朝韓14個分會(東南亞分會正在籌建中);16家團體會員及近百個校友會;組織、宣傳、聯絡、建言獻策、團體會員、社會服務、會員活動7個專門工作委員會;MBA協會、企業家聯誼會、商務人士委員會、酒店業專家委員會。與21個省區市留學人員組織,美、英、德、日、澳、等主要留學國家的百餘家留學人員團體建立了工作聯繫。 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廣泛聯繫海內外留學人員,反映他們的意見建議和願望要求,團結和引導廣大廣大留學人員服務於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如發起"報國計畫",組織"為國服務團",召開21世紀中國研討會和海外留學人員座談會,服務奧運,舉辦募捐賑災活動,參與主辦中國留學人員廣州科技交流會、中國·海峽項目成果交易會、中國海外學子遼寧(大連)創業周,還作為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畫(簡稱"千人計畫")的主要視窗單位開展各項工作。 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工作機構下設行政事務管理部、人事文秘部、會員工作部、聯絡工作部、社會服務部和宣傳部。我會辦有會刊《留學生》(月刊),《歐美同學會通訊》和網站。 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及留學人員工作。毛澤東主席對留學人員寄予了"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的深情厚望,周恩來總理曾親自來我會會所探望、視察。1987年,鄧小平同志為《歐美同學會會刊》題寫刊名。1997年,江澤民同志為我會題詞"學習、奮鬥、團結、奉獻",2003年,題寫"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新會名。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出席我會舉辦的重要活動。1993年,江澤民同志出席我會成立80周年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2003年,胡錦濤同志出席我會成立90周年紀念大會並強調指出,歐美同學會要"努力成為黨聯繫廣大留學人員的橋樑和紐帶,成為黨和政府做好留學人員工作的助手……努力成為留學人員之家。"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將堅持"團結立會、民主辦會、依章治會、實幹興會"的辦會方針,高舉留學報國的愛國主義旗幟,弘揚留學報國的光榮傳統,廣泛團結和凝聚海內外留學人員,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新的貢獻。 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現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南河沿大街111號的會所,是建會初期會員募捐集資購置的會產,l986年被確立為北京市東城區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國家撥款對會所進行了擴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