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鰻

歐洲鰻(Anguillaanguilla)俗稱歐鰻。主要分布在葡萄牙、西班牙、法國、英國、北海、挪威海、波羅的海、地中海、黑海等區域,是除日本鰻外第二大被人工養殖的鰻鱺種類。目前,歐洲鰻的人工繁殖技術仍然沒有得到突破。人工養殖要依靠天然種苗。歐洲鰻苗從前一年的11月開始到當年的5月都有供應,以法國南部和英國的鰻苗質量最好。供應期早的鰻苗質量較供應期晚的鰻苗質量好。鰻苗一般通過飛機空運到養殖目的地。
隨著日本鰻養殖業的迅速發展,苗種資源匱乏,導致苗價居高不下。於是日本和我國台灣省於20世紀80年代末先後從歐洲引進歐洲鰻苗進行養殖,但由於當時對其生活習性不很了解,遭至養殖失敗。90年代初我國主安養鰻區的江蘇、福建、廣東等地,也先後引進歐洲鰻進行試養。由於採用日本鰻養殖方式,也遭至失敗。通過我國水產科研人員的不懈努力,近年來歐洲鰻養殖已基本獲得成功,養殖成活率達到80%左右,當年養成率能達到30%左右。
歐洲鰻與日本鰻相比,有以下不足之處:①不耐高溫,其生長最佳溫度為24~26℃;②易患寄生蟲病,寄生蟲是歐洲鰻的一大殺手,如指環蟲、車輪蟲、三代蟲、白點蟲等;③生長大小差異大;出成率低;④攝食活力弱且成長緩慢,一般從玻璃鰻長到200克的上市規格需要18個月時間;⑤養殖池底淤泥必須徹底清除,水質要求高,溶氧量應維持在5~7毫克/升,pH穩定在6.9-7.5。根據我國近年來歐洲鰻養殖成功經驗,主要採用三種類型:一是利用深井水養殖歐洲鰻;二是利用山澗溪水養殖歐洲鰻;三是利用海水養殖歐洲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