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戲劇集

歌德戲劇集

《歌德戲劇集》是1984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信息

內容介紹

收入《鐵手葛茲》、《艾格蒙特》、《伊菲格尼亞在陶里斯島》、《塔索》四劇

作者介紹

歌德(1749~1832)德國詩人。1749年8月28日生於萊因河畔的法蘭克福,他的父親是法學博士,得到皇家參議的頭銜,母親是市議會會長的女兒。1765年他去萊比錫大學攻讀法律,1768年因病輟學。1770年進斯特拉斯堡大學繼續攻讀,次年獲法學博士學位。他在1773年寫了一部戲劇《鐵手騎士葛茲·封·伯里欣根》,蜚聲德國文壇。1774年發表了《少年維特之煩惱》,更使他聲名大噪。1775年他應邀到魏瑪,次年被任命為魏瑪公國的樞密顧問。在隨後直到1786年這段時期里,他成了魏瑪公國的重臣,曾在一段時間裡主持公國大政,力圖進行一些改革。然而隨著各方面阻力的增強,加上他對科學研究與文學創作的愛好,他陷入一種矛盾的痛苦之中,這導致他在1786年秋不辭而別,化名潛往義大利,直到1788年6月才返回魏瑪。
回到魏瑪之後,他辭去重要的政治職務,只負責文化藝術方面的工作。此後直到
1794年這段時間,他先後完成了戲劇《哀格蒙特》、《托夸多·塔索》,並著手寫第一部《浮士德》;他還進行了大量的科學研究工作,1790年發現了人的胯間骨。
1794年歌德開始與席勒合作,他倆以各自的創作,把德國文學推向歷史上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歌德先後創作了小說《威廉·邁斯特的學習年代》、敘事詩《赫爾曼與竇綠苔》(1797),重新寫《浮士德》第一部。
席勒在1805年的逝世標誌著從1786年開始的德國古典文學時代的結束。在此後的近30年中,是歌德創作上的鼎盛時期。他完成了小說《親和力》(1809),詩集《西東合集》(1819),《威廉·邁斯特的漫遊年代》(1829),自傳性著作《詩與真》
(1831),《義大利遊記》以及耗盡他畢生心血的巨著《浮士德》第二部(1831)。
1832年3月22日,歌德在魏瑪逝世。

作品目錄

鐵手葛茲·馮·貝利欣根(章鵬高、汪久祥譯)
哀格蒙特(錢春綺譯)
伊菲格涅亞在陶里斯島(錢春綺譯)
托爾夸托·塔索(錢春綺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