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罔

欺罔,漢語辭彙。 拼音:qī wǎng 釋義:欺騙蒙蔽。

基本信息

詞目

欺罔

拼音

qī wǎng

出處與詳解

欺騙蒙蔽。

1、《論語·雍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2、《漢書·郊祀志下》:“挾左道,懷詐偽,以欺罔世主。”

3、宋 孔平仲 《孔氏談苑·帝王兒不必會文章》:“帝王家兒不必要會文章,但令通曉經義,知古今治亂,他日免為侮文弄法吏欺罔耳。”

4、宋 蘇軾 《論河北京東盜賊狀》:“且天上無雨,地下無麥,有眼者共見,有耳者共聞,決非欺罔朝廷,豈可坐觀不放。”

5、《東周列國志》第七十五回:“孫武曰:‘王如以臣言為迂,請將後宮女侍,與臣試之。令如不行,臣甘欺罔之罪。’”

6、梁啓超《梁啓超全集》:“湯斌之柔媚取容,欺罔流俗,而以為一代開國之大儒,配食素王,末流所鼓鑄,豈待問矣!”

7、陳毅 《藝術》詩:“剝削專政多奸黠,把持文藝為御用。一是歌頌供笑傲,一是欺罔迷大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