欶

欶,中國漢字,指吮吸、飲、喝。

基本信息

簡介

欶

【漢字】欶【拼音】shuò sòu

【注音】ㄕㄨㄛˋ ㄙㄡˋ

【部首】欠

【筆畫】部首4,部外7,總11

【筆順】12512343534

【四角】57982

【五筆】GKIW

【倉頡】DLNO

【統一碼】U+6B36

字義

【基本字義】

一、欶(shuò)

1. 吮吸。

2. 飲,喝。如:“酒醪欣共欶。”

二、欶(sòu)

古同“嗽”,咳嗽。

【詞組】共欶

【詳細字義】

欶 shuò 形聲。字從欠,從束,束亦聲。“束”指用繩索捆綁,引申指“不由自主”。“欠”意為“上半身用力”。“束”與“欠”聯合起來表示“上半身不由自主地抖動並嗆聲”。 本義:咳嗽。 轉義:渴飲。長時間咕嘟咕嘟地飲水。

欶,吮也。從欠,束聲。——《說文》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辰集下】【欠字部】欶 ·康熙筆畫:11 ·部外筆畫:7

《廣韻》所角切《集韻》《韻會》色角切,音朔。《說文》吮也。《通俗文》含吸也。《韓愈詩》酒醪傾共欶。

又著也。《淮南子·修務訓》淬霜露,欶趹。 《集韻》或作嗽、、嗍。

又《集韻》所六切,音縮。

又蘇谷切,音速。義同。

又《廣韻》蘇奏切《集韻》先奏切,音漱。上氣也。一曰咳也。與嗽同。《周禮·天官·疾醫》冬時有嗽,上氣疾。《注》嗽,亦作欶。《疏》上氣逆喘也。

拼音是shuo的漢字

拼音是shuo的漢字共有16個,如下: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